因本文涉及版权事宜,如需转载请按如下要求进行: 1、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视觉同盟专稿”; 2、转载请全文转载,不得修改文章内容; 3、转载请保留文章内所有链接; 4、转载禁止盗链文章内图片。 谢谢合作!
专题链接请点击:《2009中国设计企业蓝皮书》
采访对象:清美未来 张军
记者:樊鹏 沈扬
 清美未来设计 艺术总监 张军先生
视觉同盟:清美未来将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张军:我们以把咨询和设计做一个特别好的结合体为目标,把类似于麦肯锡的咨询能力跟我们的设计融为一体。我们对自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能够跟国际达到同一水准,是我对设计师的一个要求。其实这一点,让设计师也非常难受,因为会觉得自己不行,但是我的要求就是这样。 我们目前在咨询这一块,逐渐在提升,我们和客户交流很多时候都是在策略上。商业设计,实际上归集根本是商业。现在客户的要求和过去不同,也可能是我们公司接触的客户跟一般的客户不一样,客户对于这方面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就是从商业咨询角度,能做到跟国际同步水准,这是我们的标准。如果做到这样的话,公司的结构也有调整。过去是以设计为主,现在把咨询当成公司未来发展的目标。 一般做设计的都比较痛苦,我做到现在都觉得比较难,从来没有像很多人认为设计非常简单一样。说这句话的人,就不会做设计,或者说没有真正懂得设计是什么。 商业设计分几种: 一种是牟利。牟利的商业设计很简单,以利润最大化为主,但是都是现钱。 一种是做的东西要跟别人不一样。所谓的不一样,不是说跟别的设计公司不一样,是你做的东西,要跟你所认知的所有东西都不一样。想要做到这一点,对设计师来说就变成了一个痛苦的事情。因为你做的东西,常常会发现要么跟这个靠,要么跟那个靠。 我们最近也在修内功,比如对于公司的管理、架构都在做调整,公司的流程都向一流的公司逐渐转变。去年我们就在做,但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员工不理解,会出现变相的对抗,这也是我们一直面临的问题。我们从小公司到大公司的转变,这是必然要经过的,但是目前还在做调整。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要做成国内的精英。我们跟国内所有的设计公司相比,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设计上更具国际化;第二,比较新。 我是属于自我认知比较强的,我认为对的,就会去坚持。客户可能会认为不对,但我还会去坚持。原因是什么?对的早晚会出现,只不过客户还没有真正理解。等有一天理解的时候,我们已经上去了,因为目标是这个。 说白了,要做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我们公司成为最好的。为我们成为大的设计公司,做一个战略地图,只是往前走而已。当然这个说说很简单,做起来是很痛苦的。 视觉同盟:作为设计企业经营者,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您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张军:设计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制度、人。没有好的制度,好的人才不会留下;没有好的人才,制度就是空壳,相辅相成的。 制度要根据企业的文化,我们毕竟属于智力型的公司,对员工过于苛刻的话,会造成员工的不理解。第一,很多员工都是小公司出来的,在过去的公司可能比较宽松。第二,对于设计公司的理解,还理解为自由、舒适。但是商业设计,实际上需要的是严谨、认真和商业思维,需要的是逻辑思维性。 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品牌塑造,品牌塑造需要的是逻辑思维性,商业思维性,所以对于企业的经营判断,从设计角度、商业角度去执行。它需要更强的素质要求,不是简单的做一个设计。 做设计实际上是几个层面的工作: 第一是技术。所谓的技术,必须做设计做到了这个水准。 第二是意。就是做设计的时候,要把意义能够做出来。 第三是精神。这个是逐渐向上提升的。但是现在国内的设计师第一层面都没有达到。 我们这个行业,说白了,做到一定程度上是“成精”的。所谓的“成精”,就是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同时有很强的宏观力,又要有很厚的文化修养。只有在这几块上全都强的时候,才能称之为“好”。 设计界很多都属于片面阶段,不够内外兼修。要么修外功,要么修内功。用我的话说,可能跟设计公司自我要求和理解有关。实际上我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我就要做我想做的,也不在乎钱什么的,只要对我来说够就可以了。所谓的“够”,就是只要能推着公司往前走就可以,我不是特在乎挣多少钱。 视觉同盟:您如何看待公司人员流动的问题? 张军:人才流动给我的感觉很多设计师要的是成长的机会、学习的机会。人才走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员工觉得公司没有可学习的地方了。就是公司没有赶上员工的成长,员工觉得没意思,走人了。 第二个原因,老板对于员工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够好。 第三个原因,员工觉得在一个地方一年到两年,会产生逆反。 视觉同盟:很多公司反应跟客户交流存在障碍,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军:我认为是设计公司自己水平低。我们公司基本上很大的问题都不是出在设计上,全是出在价格上,这是我们公司面临的问题。我们遇到的客户基本上对我们都是很有期望的,拿着水准做。但大部分国内的设计公司做的时候,就在糊弄客户,或者说做得不够好,但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是大的问题。
更多文章请点击:《2009中国设计企业蓝皮书》专题
相关访谈: 设计师应关注生活品质 沈浩鹏专访 感性与理性交错的设计管理 浩汉设计总裁陈文龙专访 人性本善的管理 陈绍华设计总经理于磊奇专访 如何调动设计师的能力和热情 - 紫阳·伙伴设计王紫阳专访 独立设计师的梦想 深圳平面设计协会的秘书长孔森专访 解建军:我的东道我的团 我们的理念就是提升设计的价值 张达利专访 设计公司如何目标管理 朗图创作总监冯志锋专访 创造品牌 早晨设计创始人魏来专访 正邦品牌董事长陈丹谈设计企业管理 变革中的设计企业 洛可可总经理贾伟专访 物质和精神并重的人才战略 深圳浪尖设计总经理罗成专访 探索设计公司盈利模式 嘉兰图王永才专访 用体验的方式做设计 澳深设计李耀华专访 创意加规范 深圳蓝格创意总经理尧铭侃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