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访谈 → 正文
用设计营造理想的乌托邦——四川美术学院谢亚平教授专访
作者: 百度教育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7年6月1日

个人简介

谢亚平,女,教授,博士,任教于中国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设计历史与理论、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艺术类项目、省级社科规划项目、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个人编著曾获得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一等奖。合著《手艺的重译》、《人工开物》、《传统手工技艺》等书。论文《“器”以载艺》、《论传统手工技艺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策略》、《手感的体悟》、《文化产业视野中的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发表于国内重要学术杂志。

 

记者:谢老师,请介绍一下您从事设计和教育工作的经历?

谢老师:2002年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史论专业毕业,同年成为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专业教师。2012年中国艺术学院设计学博士毕业。2016年起担任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


记者:谢老师,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副院长,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四川美术学院设计教育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

谢老师:川美手工艺教育从1940年开始。手工艺术学院成立于2016年5月,以培养中国“当代艺匠”为目标,秉承大艺术、大工艺传统,着眼“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传承,倡导“大国工匠”精神,塑造中国当代生活美学的缔造者,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


记者:请谈谈您对手工艺术这一特殊艺术设计语言的心得和看法,以及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谢老师:手工技艺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其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每一代人既站在传统的历史之中,又站在现代的出发点上;每一代人站在自己时代的境遇中解读传统,对传统的解读并不是发现“传统”的“原义”从而接受传统,而是站在现代的立场,从当下出发,建构传统对现代的意义。维护传统手工技艺自我更新、自我创造的能力,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特点,注意其依赖和对应的构造性环境,关注其内在方式和存在过程,才能保护它的生命之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天的手工艺要运用手工智慧。满足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


 记者:请您谈谈对中国设计教育现状是如何看待的?

谢老师:变局时代的到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中国设计师的眼界和方法、本土化设计命题的强化等,都会推动设计教育的进化,未来十年会有很大变化。


记者:最后,对于《启程-全国设计院校毕业设计作品联展》这一新型的线上毕业设计作品展,您有什么话想要说吗?

谢老师:在互联网的艺术平台上,各个院校的设计作品会产生新的社会关联,希望设计毕业展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记者:感谢谢老师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谢老师:不客气~

(责任编辑: Admin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