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专题 → 正文
2009中国设计企业蓝皮书(2)
作者: 樊鹏 沈扬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09年3月30日

业务压力,当设计师遭遇客户
    中国一向以“世界工厂”自诩,可见制造业在国内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之大,也导致了国内传统企业对设计的普遍不重视,甚至不认同。在日常广告中常常见到的设计相关的词汇,似乎也沦为了广告宣传的噱头。

    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司生存及维持正常运作的第一要素——盈利,就显得颇为困难。对于发展初期的设计公司来说,一无客户积累,二无品牌宣传,三无资金优势,与大设计企业竞争,显然不能“硬碰硬”,北京早晨设计创始人魏来当初的做法就显得相当聪明:“在公司发展的时候我努力争取大公司的小活,这样竞争少,97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公司为了省钱,差不多的活都给小公司了。这就有机会去接触到大客户,干好了客户就把大活也交给你了。设计师必须要挑活的,挑客户比挑价钱还重要。做出口碑后,客户会给你介绍客户,你的客户就是业务员。”

    然而当这些“义务业务员”介绍来新的客户之后,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就是与新客户的沟通。“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功夫在诗外’,设计公司和客户沟通,当然设计非常重要,得有很好的设计去服人,但是有时候客户跟你不是一条心,这个时候,我觉得设计之外的知识能力非常重要。这个能力是来自于审美之外的,要讲出道理让别人能够服气。”深圳陈绍华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磊奇向视觉同盟记者解释。可见传统企业虽然对于设计不重视,但是不重视的源头是企业对设计的不了解,通过与他们的深入沟通,也同样能够打动这些企业。

    剥离客户这个外部原因,接活难的问题源头就落在了设计公司自身上。“我认为跟设计公司自己的理解也有关系。因为我们毕竟还是服务范畴的,我们是乙方。设计师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并不是设计师对每个问题都能看得很清楚。我认为现在中国,至少大多数设计师对商业的思考是缺乏的。所以企业委托我们做设计,只是借助了我们的专业性,我们是协作方,他们是主导方,我们要借助他的商业思考。我们通常在前期就会跟客户沟通,一起来做。对甲方来说,我希望他把我作为他的一个团队,我们也会把他的人作为我们的团队。”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永才如是说。

    作为服务提供方的设计公司,与企业客户合作的时候,似乎永远会有与客户沟通难的心结,毕竟隔行如隔山,沟通的重要性才因此得到充分体现。在理解、尊重客户的基础上,用优秀的创意打动客户,对客户进行引导,而不是为客户决定,才是设计公司正确的选择,因为产品的责任人永远是企业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