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院校专题 → 正文
人才与未来—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主题演讲:《培养自主创新人才 推动民族品牌发展》
作者: 曹金花 整理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9年9月21日


阿尔特(中国)汽车设计总监 陈群一

    主持人:首先有请阿尔特中国汽车设计总监陈群一先生,他的演讲题目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推动民族品牌发展”,大家欢迎。
   
    陈群一: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汽车设计方面的一些心得。主要想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
    第一,是对汽车设计的一些理解。因为我们从事的是汽车设计这样一个行业。
    第二,结合我们设计公司给国内很多家企业做的一些案例,介绍一些案例的情况。
    第三,讲一下目前中国汽车设计师的现状、生态环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一些机遇和困惑。
    最后,讲一下对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们是这么理解汽车设计,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科学,不是一种自然科学。所谓自然科学是全球统一标准,不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群全世界的标准答案是一个答案。比如说天文、地理、物理学等等。但是社会科学不是这样的,社会科学是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间,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比如说我们永远也提炼不出一道世界上都喜欢吃的一道菜,最好吃的菜是什么。全世界姑娘最美的美女是什么,因为这是不同人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汽车设计是类似于这样一种科学,就是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标准。
    既然是一门科学,它就不能是太主观的一个关系。因为我们经常在国内的很多评审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很多大企业,比如说一汽、二汽、上汽,他们去评审造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党委书记定造型的情况。在很多民营企业里面,经常是老板一个人定造型。所以在汽车设计里面经常出现“老板决定”这么一个事情。有一句开玩笑的话“谁的官大,谁的表走得准。”这是一个不正确的现状。
    在国外,它是这么来处理这个问题的,国外通常会有一个非常庞大的陪审团,它给决策者提供一些评选方面的依据。陪审团的成员里面,包括有品牌、方向、定位方面,有市场策略方面的,有产品供应方面的,有成本方面的等等,这样在最高决策者作出决断之前已经有各方面的专业人士给他提供一个报告和方案符合我们的DNA,什么样的方案可能成本不行,什么样的方案和我们的家族性不太吻合等等。同时我们也无数次地告诫我们的设计师,我们设计师从事的工作不是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车。就跟厨师做菜一样,不是说你做一道菜,你把你自己喜欢的口味做出来,而是做一道外边圆桌上的人他们喜欢吃的一道菜,一定要了解他们的一些口味,了解市场上用户群的一些需求。同时各位领导在评审的时候,也不是选某位领导你喜欢的方案是什么,你要买车买哪个车,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商业策划行为,一定是我们有奖竞猜一下,墙上挂的五款方案,哪一款在三年之后的中国会卖得最好,这是一个客观的标准,而不是以你的喜好来判断的一个标准。
    同时在我们理解工业设计跟艺术是不一样的,艺术是自己思想的一个释放,是纯粹自己灵魂一种发泄的行为,但是产品设计是一个商业行为,是先有市场,后有产品。未来几年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就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是这么一个企划行为。
    就像我们总得先有脚后来去买鞋一样,不能先做了鞋,再去找一双合适的脚。以前很多公司都有叫销售部,现在叫营销部,一定是市场部门先给出一些市场定位之后,再指导设计师做一些设计。
    下面讲一下我个人对设计某些角度的理解。这款手机可能大家都知道,这是TCL一款手机,这款手机对很多人的启发很大,包括国外很多大手机品牌。这款手机,其实本身技术上没有什么特别过人的地方,芯片、电池、通讯,但是它放了一个假钻石在上面,这款手机卖得非常好,因为它挠到的中国人的痒处,中国人买很多东西,他不是买给自己用的,是买给别人看的。与其说悦己不如说是悦人,是让别人高兴的一件事情;买手机不是买一个通讯工具,他是要买一个放子桌上,挂在脖子上,向人炫耀的一个东西。这种需求也许是不健康的,但它确实是很现实的。包括很多人买汽车也是这样的,我们给我们无数个企业做过产品策划,在这一点上是大家都有共识的。中国很多人买车切实不是买给自己开的,是买给邻居,买给同事看的。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车,能够引起他们的尊重,说我买一个什么样的车。
    所以我们有一个理解,什么是设计呢?“创造需求”。这句话很简单,就是设计师不是用笔去画一个设计,而是一个心路历程去探索,到底什么样的需求,我们创造一种需求出来,能够满足某些人的需求。
    比如说在国内汽车里边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说U50,这个小面卖得最好,现在是全中国最火的一个车。国外很多人搞不懂,为什么这个车既没有好的造型,没有好的品质,又没有特别好的服务,但是在中国一百多万辆蛋糕里面,他独占鳌头,占了差不多三、四十万辆,四、五十万辆的份额。后来有人道破天机说:“这个车,你们去看这下,城乡结合部用这个车的这些用户,这个车有超强的超载能力。”很多中国的三线市场,买去之后运瓷砖、运猪肉什么的,唰!整个悬在后面,这种超载的设计。所以一定要了解这个市场的需求。
    这两张图片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设计的一个理解。后面可能有一些观点会陆续讲到,这也是我当时特意去招聘的一个农业大学学工业设计的学生。当时说实在的,结果也令我挺惊讶的。包括我们团队里面,很多清华、工美的设计师也感觉到很恐怖,他们工作的激情,我给他们留了作业,上边是圆柱,下面是他们交的作业,当时这几个清华、工美看完之后感觉到背心发凉,说:“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恐怖了。”就是说中国应该讲,画图方面,或者是在做这种事情方面确实是世界一流的,当然这个也是被逼出来的。中国很多评审部门,领导看不懂草图,他阅读不了这里面的特征,所以一定要画成跟照片一样。所以说,就是培养了很多作图的高手,像这样的一张图,河北农业大学一个应聘的学生,要求月薪1200块钱的工作人员画的。就是说我们总讲造型不是画图,要想画图很简单,这样的图已经是世界级的了,看不出它和影棚里面的摄影作品有什么差距。但问题是设计不是画图,一定是描写市场的需求,我们也总讲真正的大师,他可能是在沙滩上,用枯树枝就能设计出旷世之作,包括像戏剧歌剧院,像这样一些伟大的作品出来。即使一个人可能没有双手,他也能够设计,因为他有思想。他可以找一个人来替他画,就是类似这样一个人把他的想法画出来。因此,设计是一个心路历程去理解、去感悟、去推理、去发觉未来几年的一种需求,是这么一种过程。
    下面谈一个概念,中国设计的概念。我们这一代的设计师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就是汽车设计在我们老一辈手中传到我们之后,我们肩负起中国新一代汽车设计的使命。
    首先,我们从四个角度来理解一下中国的设计。
    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中国整个国家把注意力放到制造上,包括我们引进了很多先进的工艺、设备、材料,应该来讲,我们现在的制造已经达到一个世界级的水。比如说我们现在也可以做大飞机,航空母舰,包括我们的生产线,奥迪的、奔驰的、宝马的全都进来了,包括跟它配套的生产零配件企业都是世界级的。但是要肯定我们更多的是中国制造的东西,并不是靠我们的品质或者是设计在世界品牌的,而是靠我们的便宜,靠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有大量违反《劳动法》的生产力资源可以使用,不用给加班费,没有五险一金。中了毒就送回家去等等这样的情况。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制造更多地是靠中国人的忍辱负重、吃苦耐劳来创立的成本优势,给世界上一些真正的制作强国做的。
    比如说瑞士的一些钟表,德国汽车制造高品质的制造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反观我们中国古代的设计,我们古代的设计应该来说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一个地方,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全世界公认的,非常领先的,比如说建筑领域,比如说六和塔、赵州桥,苏州园林等等,这是芦沟桥的狮子,包括在服装领域,中国古代的服装,包括对一些功能的研究,包括像这样的一些设计都是非常经典的,而且是传承了多少年,都还依然有韵味的一些东西。包括服装,包括工艺品,包括古代的一些图案研究。工艺品,包括古代的交通工具的研究。但是我们却感觉到当代的中国,在很多领域,我们认识设计的方面,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新的十大建筑全都是外国设计师设计的,很少有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包括在我们从事的汽车界,同样很少看到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的,能够引起全世界公认、认可的东西。更多的是仿冒,是一种超细。当然这个后面我会讲到这个问题辩证的一些东西。
    我们呼唤中国设计,并不是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的体现,因为中国设计切实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太简单了,因为中国有自己的需求。我们也总开玩笑,中国人最喜欢的菜,你找一个意大利人来做,或者找一个日本人来做,肯定做不出来。一定要找一个中国厨师来做。你最喜欢听的曲儿,可能还是中国人唱的时候最好听等等,这样的一些东西,可能还是中国人最了解中国人的需求。
    我们也在很多领域,除了刚才讲的建筑、汽车之外的其它的很多领域,中国设计是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的,比如说张艺谋的很多东西,它在电影里面传承了一些中国文化,比如说我们的很多文学作品,比如说我们的很多餐饮文化,都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一些东西。包括我们的一些服装设计,也一些传承和发扬的东西。包括现在的一些家庭装修,包括中式的一些建筑设计,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些都是新古典的思想,就是在老祖宗的基础上继承得更多一些。包括在建筑方面,真正华人的建筑大师也有一些,比如说贝聿铭的一些设计,这是他最新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跟苏州博物馆非常像。
    这个作品可能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当时世贸大厦重建的时候,全球征集重建方案的时候,一个中国留美的大学生,一个学生做的。当时我看到的时候感觉很震撼,他是一个浮游生物的一个思想,那么建筑与生命。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方案没有被采用。但是我依然感觉,中国设计师是能够设计出世界顶级的东西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跟世界最顶级的设计师之间还是有一些差距,这跟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我们从小就是一种青蛙式的,填鸭式的浇铸,没有一种释放天性的教育。
    可以看到这是国外的一些设计,诺亚方舟的一个设计,在海上,一个全生态,完全自己循环的节能生物化的建筑,包括宝马的一个博物馆,包括这样一种有机体的建筑设计。
    下面讲一些汽车方面的案例。刚才那些都是班门弄斧的,不是我们的同行业。我们从汽车设计行业,应该说很多人也都了解一些,相对简单地介绍一下。
    这是我早期在北京吉普时候的一些作品。这是给军队做的二代军车,在军营做实验的一些场景。这是在克莱斯勒公司工作过的一些场景。现在我工作的是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可能得插播5秒钟的广告。
    阿尔特作为国内,现在是最优秀的汽车公司,也是给国内一汽、二汽、上汽、广汽设计过很多车型,一会儿会看到,这是我们的一些工作场景。现在这些方法都很国际化,大家用的都是一样的工具。这是我们的模具间,这是工作室。
    这个就是虚拟演示的软件,1:1的投影出来,立体的一些演示。这就是做的虚拟样车,当这个车做完效果图,建完数模,在没有颜色之前,可以在一个1:1的,大家可以现场观摩、旋转,戴上立体眼镜去感受。选中之后可以(洗却)加工出来,这样就比手工加工的要快,而且更精准。
    下面讲一下我们跟国内一些企业做的案例。非常抱歉,在这之前,由于这部分涉及到第三方的一些资料,希望不要有任何的造型。说心里话,如果不拿这些案例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但这个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毕竟涉及到第三方的一些情况。
    我们称之为“设计故事”,就不是讲一个案例,因为在一个企业,你如果想去做一些给他带来非常有帮助的设计的话,一定要对这个企业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甚至要跟他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对一个企业的了解,我们曾经也做过研究,至少要五年时间,五年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两个产品的轮回,从一个产品的策划,到设计,到投产再到市场反馈,再到下一个产品。你如果不做这样的一些研究,对这个企业是无从了解的。
    这是我们给一汽做的几款车的简单情况,这是一款MPV。这个是我们在一汽的虚拟演示厅里面。因为设计公司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主要的资源是人,设计师。设计师可能是四海为家,我们到一汽、二汽、上汽、广汽,它的办公室给我们使用。所以这是一汽几千万建立的一个1:1的虚拟演示厅,我们做的数模,我们在这个地方给他们的领导进行评审。最后做的这个模型。
    这是评审场面,这位评委他也是一个对汽车很发烧的人,老跟我们抱怨在省委大院里边过得很不开心,这么一个汽车发烧友。这是一汽的轻卡,一汽的重卡的草案。给一汽大众也做了一些案例,包括捷达的转型,包括现在我们在给它做加长的项目。
    天津一汽做了三款整车。这是今年“上海车展”刚刚面市的一款V21,是天津夏利所允许他们做的最高级别的一个车,因为一汽里边有布局,天津夏利作为经济型车的格局是不能再往上走的,这是他所能做的一个。这是两厢跟三厢夏利。这是这两个车参加国际车展的场景。
    东风,我们也做了五、六款车型,也是非常荣幸在东风生活了很长的时间,每年都要去做一些项目。重卡、中卡、轻卡,这一款轻卡是清华工美的一个设计师设计的,严老师的学生。这个可能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一个京剧脸谱的神在里面。这款车,应该讲东风的要求就是我的东西一定要简洁,高品质,不能说是很多堆积的元素,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这一款方案就是非常简洁,而且是有内涵的一个方案,很有神。
    这是景逸,这是04年时候的东西。这款是东风刚果发布的MTV,给郑州日产用的。当时在油泥模型。这是在襄樊的东风的造型师,我们感觉到很有趣的是我们组建了几乎全国所有的造型师,就是一汽、二汽、上汽、广汽、北汽,我们的人到人家少林寺里面去,人家把整个资源交给我们,我们的团队进驻,跟他们的设计师一起工作,这种乐趣是很有意思的。襄樊的造型师后来搬到了武汉,在它边上就是中国最大的环形的试车场,我们经常到里面去看一下贴着各种伪装的一些新车。这是这个车发布的场景。
    长城,长城也是我们这里边做得比较多的一家企业,我本人也在长城厂区里面住了两年,生活、工作。这个是我们上一次车展给他做的几款车。这款车设计师对细节的研究,也是要很见功夫的。我们总讲三个七十分不如一个八十分,这个方向是一方面,它是对细节、对深度的一些考究,我们也总讲到一个例子,你说好看,中山装好看还是西服好看。五十块钱的西服肯定没有五千块钱的中山装好看。但是反过来五十块钱的中山装肯定没有五千块钱的西服好看,就是任何一种风格,你把它做到极致,各种比例、韵律、节奏都很考究,就能产生一种精美,精美就是一种好看。
    所以通常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发现有一些设计师老是做一个,又做一个,看似方向很多,但每一个都是六、七十分,但是有的设计师就是现在一个方向之后,就把它进行升华,推敲再升华。一个灯画上百个、上千个,出来一个,他的方向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是整个方案感觉是沉甸甸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上那么多大品牌的造型,丰田、宝马、日产、铃木没有一款难看的,你可能不喜欢那种风格,但是没有一款是难看的,就是每一款都推敲得非常到位,非常精致。所以我们现在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不管每个客户提出的风格方向怎样,有可能他指的是一个不太得体的方向,但是我们一定要推敲得非常精美,出来之后,不至于让大家进行一种难看的状态。
    这是长城的迷你SUV,这款车从设计到制作样车出来总共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全部用的是数字化的方法,全在计算机草图当中,计算机做数模,然后用数模直接加工RT的样品装库。当时北京车展与上海车展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他要赶下一个上海车展的周期。
    酷熊,这个车也上市了。这是酷熊当时设计零部件的一些草图、细节。这是当时概念版时候的一些细节。
    这是长城的老板魏建军跟我们的团队在上海车展上有合影。这是这四个车型的四位设计师,因为我是了解设计师的,就是设计师把自己的作品看成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当他们的车出来以后,我们邀请这些董事长、总经理跟他们照一张像,给他们寄回家里面去,对他们从事这个事业的一种鼓励,让他们的家庭能够感受到这种事业的乐趣。(鲁飞)是清华工美的,这是北理工的,王思宇、小于。这是车投产的时候,长城的下线仪式,这是中国汽车界的大佬们,张小虞、董阳。包括长城的哈佛系列,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油泥模型,滑动机舱盖儿,MTV、轻卡等等。
    中华,我们也做了多款车,有的还在做。其中这款是刚刚发过的,在上海车展上一款电动车,这款车是能开的,穿上了一些先进的电视跟控制系统。这是车展的状态,这也是这个车的总设计师王进东。
    这是内饰的一些设计状态。(洗却)的模型,现在越来越多地用这个模型,我们公司有多少台,直接摁下去之后就直接洗却,洗完之后再推敲,用油泥模型做的,现在发现有很多的问题,经常跟工程之间是脱节的。最后这个模型是偷偷摸摸瞎凑,做完之后领导评审完走了,最后工程师一说做不出来,这个灯装不进去,保险杠前边的防撞梁不够,最后改成一个四不象,所以说有了数据的话,大家全程地监控,每天把数据发给各个部门,你这个面怎么样,整个工程的团队是在随时监控的,然后再洗出来。这是都是洗的。这是电动车的状态。
    我们现在陆陆续续也给合资品牌做一些项目,可能很多很奇怪,合资品牌这么强的设计理念,为什么找国内的设计公司来做?就是因为全球现在格局的变化,导致了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市场,汽车设计是一个商业行为,市场在哪儿,设计就在哪儿,于是他们都很关注在中国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他找中国来做设计,并不是因为他的水平不如你,而是因为他想听到中国设计师对这个产品的理解,增加他们产品的竞争力,今年我们刚刚做了一个长安铃木天宇的改型三厢,首先我们要研究它的DNA,因为我们对它的总结,就是既要符合长安的精,全球DNA的一个血统,又要满足中国特殊的消费心理和市场特性的这么一种车,这两个是不能脱节的。这是一些没有用的案例,因为这个车上个星期刚刚把样车交给他们,还属于绝密阶段。不久的将来,大家能看到市场上,这个是样车上的油泥模型的设计,这个车的也是严老师的学生杨伟。严老师确实也是桃李满天下。这是铃木驻中国首席代表,因为他们对品牌的把握是非常苛刻的,一定要看是不是铃木的东西,别到时候出去了一看是丰田的东西,是日产的不行,所以他们是高度把控这个事情的。
    北汽,这个话题提起来比较沉重,因为我自己原来在北京吉普工作了十年,这两年又陆陆续续给他们做一些案例。昨天晚上本来是要过的,但是北汽有一个重大的评审,三个全新的车同时发布,在评审大厅里面,一直到很晚,所以没有过来。
    这是老北京牌的一些传承的研究,这是第一代、第二代、井冈山的,这是北京轻型车的一些历史,从苏联引进过来的轻型越野车,对它定位的一些研究。也有一些北京牌的,自己元素的研究,这是北京的放在中网上。
    这些方案都是没有用的方案,整个中网有一些华表的元素,包括纵向的皇室这种顶天立地的印象。这个车是一个系列的,包括三厢,包括后面的HCUV等等,这是一个CUV,这也是两厢的,这是酷派,包括一些中高级的车。我们现在同时在北汽做四款轿车。这是一些中国元素的汽车,因为北京牌他希望能跟上海牌,跟上海的荣威,跟广汽有不一样的地方,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在里面。这是昨天晚上评审的一款车的细节,可以看到也是我们非常注重这个车的品质,因为北京牌,昨天我们也讲到,我们是希望出来挑战红旗在中国高端车的一个地位。这是一些细节的展示,这是北京的北字,做了一个Logo,包括这个小Logo,包括对大灯的一些设计,包括尾灯,这也是北京北齐的元素,包括中网,包括内饰。这是评审的一些场景。
    海马,也是有很多生活体验的地方。因为跟海马也有很多故事在里面,除了做几个车之外,它的Logo也是我们帮他们做的一些油画,最终是这么一个,原来那个是比较单薄。因为我们有时候到企业里边,有的时候就做一些纯粹爱好方面的事情。这是一些小型的A00的车。当时这个想法是一个项链的概念,整个灯里面是二极管,包括尾部是珍珠的一个概念。
    内饰,这个内饰是苗维设计的,也是严老师的学生。H2外饰,这个车也已经投产了。这个是类似的板上,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海马的Logo,它这个Logo的八个字“旭日东升,鲲鹏展翅”。它的老板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我觉得是中国汽车界里面最有思想的一个人,而且他的企业文化非常好,里面的一些管理,运作都非常好,他毕竟是北大厉以宁的学生。
    这个是H2的(洗却模型),我们去年给它做了一个海马版的“马2”,当然这是有一些方马自达2的,这是在海南岛的制作中心。在海南岛工作出去也放松一下。
    江淮是04年开始给它做一些项目。宾悦当时是我们给它做的第一款车。这是投产的时候,江淮的总经理,也是国内企业老板里面非常务实,非常有能力,也非常低调的一个人。他的轻卡、重卡。
    奇瑞,阿尔特公司给奇瑞做过几款车,这是当时评审的时候。我们去年给陕汽做了一款重卡。江铃轻卡,这个正在开发过程中。上汽是汇众重卡是04年底的时候。伊塔娜是05年的时候做了一款,而且工程机械三一。总之国内做过不少企业。
    下面想谈一下中国的汽车设计师们面临的一些机遇和困惑。因为这么多年,像我们这一代设计都经历了中国设计从八十年代合资引进,国内几乎没有自主品牌的设计室的状态,到现在全面开花,不管是合资品牌到中国来建设计室,还是这个品牌都疯狂地建设计室的一个变化。应该说,中国的设计师迎来一个非常好的年代。这里面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世界的中国化。所谓的世界中国化,大家可以看看到标致雪铁龙、日产、通用、大众都在中国建立了设计室,为什么?因为市场在这个地方,他要市场的触角伸到这个地方来,包括前一阵儿奔驰也要在北京建立工作室。后来因为德方,听奥内霍自己讲,是德方高层对中国这种傲慢的心态,这个项目暂停了,他就把把横滨这个关掉了。跟奥内霍聊过几次,他是中国通,他认为中国应该建,而且越早建越好,但是德国高层觉得很没有到这个时候,这个事情是暂缓了。可以看出来,我们下个礼拜接待宝马设计团队,他就是想来看一下中国的设计师,中国的现状。
    另外一个中国的世界化,就是指我们中国很多优秀的设计师,现在被很多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录用,包括像清华工美的张帆在德国奔驰做设计,在乔治亚罗的工作室里面设计过。为什么?就是他们也非常关注中国的一些思想,中国设计师的一些灵感,来补充他们作为全球产品,因为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一定要保证你的产品在全球每个角落都有竞争力,一定要来自于全球思想的参与到这个产品的基因里面。
    我们也总在提中国现在是缺大师的时代,在汽车界也是如此。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设计师应该崇拜的大师或者应该走的路线,不应该是乔治亚罗,应该是像张艺谋这样的。张艺谋是中国人大师的一个典范,他是把中国文化推介给了全世界。他从来不穿西服,他就是土得掉渣儿的一个人,但是他能够理解中国文化的精华,他的很多作品,包括他的电影里面,都在讲中国的书法,中国的中药,包括他最近做的“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等,就是把中国的风土人情推介给全世界,我也希望我们的汽车设计师们能够有这样的历史承担,就是把我们的思想,把中国传承的一些东西,通过我们的汽车设计推介给全世界。
    这里面提到一个关于“抄袭门”的简单理解。因为在很多领域都出现过这个问题,关于抄袭的问题,这个问题越是了解越深的人,可能觉得这个话题说起来就越开不开口,很简单,抄袭是不对,或者说就是抄。但是这里面站在不同的角度里看,确实答案是不一样的。
    首先去抄袭,比如说山寨一个汽车,像长城或者是像奇瑞等等,抄,肯定是不对的。不管是从什么方面来讲,这是一个前提。但是,因为从不同角度看这个问题的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什么叫规则?规则向来就是强者用来约束弱者的东西,谁不让抄,就是因为世界列强不让抄,他现在是强者。美国人为了石油,可以什么规则都不讲。国家主权,联合国什么都不管。所以现在中国是一个弱者,这方面会受到别人所约束。日本人抄过,韩国人抄过,抄得太多了。可能抄的手法高明一点,中国人现在抄得还比较低劣,整个一个脑袋给切过来,整个宝马的前脸给切过来,日本人怎么抄,打碎了,揉烂了抄,把奔驰的车弄过来,整个断面一样,外表面改一改,韩国人也是一样的。六十年代是日本抄,七十年代是韩国人抄,那么他们过了那个年代了。我不是想问抄袭做一个辩护律师,我觉得这里面谁也别说谁,你抄得早一点,你现在成了强者,这个问题是一个四十岁的壮汉跟婴儿的一个竞争,你的汽车刚刚萌芽,你不抄,你永远是在婴儿状态怎么可能跟他竞争呢?他已经上好妆,练得满胳膊肌肉了,你去跟他竞争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实的状态,如果大家对中国汽车工业最近历史有点了解的话,在奇瑞诞生之前是什么样?三大家几个品牌控制,桑塔纳卖到20万一辆,捷达卖到15一辆,奇瑞出来的时候,一下子把捷达的价格给拉下来,吉利出来以后,一下子把夏利的价格拉下来,现在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全都混战,都压到五、六万块钱,所以我们不说是对是错,有一个现实状况,中国这几年自主品牌的蓬勃发展,是伴随着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海马这样的抄袭而起来的,当然这只是初级阶段,这不是将来的一个阶段。国家政策也在这个时候给予一定的保护,给了救生圈。
    很多企业家跟我们讲,说那帮记者知道啥呀,我肩负着几百亿的债务,我都是为生存而战,我现在只要是能救活几千个员工,给当地政府带来的税收,这是我面临的压力,超过这个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当然这个不是简单地问题,即便是肩负很多国家经济命脉的东西在里边,所以说我们改抄与不抄的问题,我个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就是我不支持,但是我理解,我非常理解这个企业为什么要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一个从无到有的品牌,出来的时候面对的是丰田、宝马,大部分在中国已经经过满负荷竞争的状态,你不可能跟他们去竞争的。所以说很多自主品牌,这个过程是一定要走的,但是要尽快过去。尽快过去之后就像进入海尔、联想这样的全球市场研究、全球设计、全球产业化的模式。
    对中国设计师的现状现在还出现了两头着急的状现状。一方面是很多从事工业设计的设计师说:我想成为汽车设计师,但是报国无门,哪儿都不要我。另外一方面在很多企业,包括在我们这样的设计公司里面也是面临着另外一种我们需要有经验的设计师,但是中国没有,太少。什么叫设计师?会使Photoshop就是设计师吗?只要是工业设计师就会使Photoshop,只要会使Photoshop就会做汽车设计师,不是这样的。国外、欧洲讲汽车设计是仅次于上帝的职业,它是一个非常崇高、神圣的,各个方面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对于工学、美学、艺术、哲学、人文学各方面都要有综合的了解。同时我们也了解在欧洲很多企业,招聘一个新人去了之后,没有五到十年的设计师,不让他这个产品汽车设计的,人家怎么可能把一个投资几亿、十几亿的项目,教给一个对汽车生产工艺,对汽车内部构造都不太熟悉的一个人呢。所以汽车设计师是一个门槛儿很高的行业,就像一个飞行员一样的。当你在没有成为飞行员之前,天天在这儿转圈,天天跑步,可能寒冬腊月的十年、八年,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路径。很多人也是因为耐不住寂寞改行做别的设计了,但是汽车设计确实是需要太深的研究和学习的。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说中国为什么没有很多自己原创的汽车设计作品出来呢?当然最近越来越多,看到上汽其它的一些企业都在自己做。企业讲说:“我找中国设计师做过,只要是中国设计师原创的,就显得很幼稚。产品出来的时候我都后悔。”但是中国设计师很多人都讲“你老不让我们做,不给我们机会,我们是有能力比他们做得还好的,但是你不相信我啊。”所以这里面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是是设计师先作出一款更好的东西让企业放心,给他更多的机会。还是说企业先给设计师信任,让设计师在磨炼中成长,我个人的理解这里面是循序渐进的,是一步步的。作为设计师,应该先主动地走出第一步,你先主动地自己能够作出一小步,让企业能够放心或者有回报的东西,比如说就让你做一个门把手,就让你做一个什么,然后企业觉得很好之后给你更大的信任。给他更高的一些空间,再往下就是你做更大的一种成功的东西等等。
    这里面有一个观念“客场是培养不出来将军的,一定是在战场上,在实践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近大家都关注新疆这个问题,我关注的是另外一件事,就是中国有31个省的特警部队在新疆。干嘛?实战培训,这就是最好的一个课堂。特警是维持反恐的,那就是最好的一个课堂,包括今天中国的反恐进入最后一天,跟中国演习的部队,是打车臣的部队。打车臣的反恐部队是能力最强的,所以说希望大家有一种心态,就是说到了企业里面,这才是真正课堂的开始。
    这是我们设计师的一些团队的情况,因为他们的成长是非常快的,现在他们都是整个设计的主力军,这都是清华工美严老师的学生。但是英雄莫问出处,这几位也都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这一位,严老师之前讲过他的故事,他是一位农民工的孩子,让我很钦佩的一个孩子,心态非常好。这里面我们也想到当时的李世石的故事,他也是一个天生就那个什么的人,他当时考了三段之后不想再考了,想永远在三段。说什么升段太无聊,最后韩国为了他而废除了身段的制度。当然这样的高手,在企业里面熏陶,这都是在企业里面熏陶了二十年的一些人,哈飞的主管,北京吉普车的主管,这是丰田的首席等等。
    设计师团队,我们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春夏秋冬经常出去有一些活动。这个就是套用一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中国有很多汽车企业,上百家,几百家,也希望中国的设计师们能够抓住这样的企业,去做一些事情,真正地扎下根来,这里面举一个小例子,上面是比亚迪的厂区,六角大楼,比亚迪现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它还没有进入到海尔、联想这种阶段,就等着一些有识之士的设计师帮助他们去改变,去成长。包括下边这个,是我们在一个农用车厂——黑豹,就是这么一个企业,也急需设计师对它进行一些改变。
    最后谈几个关于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解,因为今天是一个教育方面的论坛。
    中国的教育,现在大家提出来这个话题就感觉到很沉甸甸的。有时候讲中国的教育是把所有的蛋都当小鸡来孵,不管是鸭蛋、鹅蛋、大雁都给你孵成小鸡。这里面美国有一位教育学家讲过“上帝创造任何两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既使是双胞胎,也一定要享受你的独特性。”就是任何两个人都不要去比较,人的痛苦有一多半都是来自于比较。明明是这个人有这个人的特长,那个人有那个人的特长,非得把他们说成一样,用一个标准来考核。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做题的教育,从小就是,包括高考也是谁题做得好,谁就可以进好的学校。但是在国外可能还不是这样的,他是根据你的特性、性格、特征来做一些适合你的规划。
    这里边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对我的震动是很大的,一个美国朋友给我讲的,是美国一个著名的官司。一个小孩刚上幼儿园第一天,老师给他写了一个“O”,他回去跟他妈妈讲“这是O”。他妈妈听完之后,感觉到很不高兴,第二天就去起诉,这个官司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是一个天价的诉讼费。就说这怎么是O呢?这个可以是O,也可以是一个圈,可以是一个饼干,可以是一百种、一千种东西,他剥夺了我的孩子想象的权利。她就认为老师,这个孩子刚刚懂事,你就他灌输一个概念,这就是字母O呢。我曾经跟中国的一些家长讲过,有一个中国家长感到很奇怪说:“这个官司怎么可能打赢呢?刁民。”这恰恰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家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一件事情,但是中国人看来就太正常了,就是这样的。
    教育的理念是什么?教育的理念教书育人,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在教书方面,教人做题方面是世界顶级的,但是在育人方面,也是世界负面顶级的,很多大企业的老板,中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负面的教育。我们也总讲少林寺的故事,少林寺一个方丈派二十个小和尚,结果来了二十一个小和尚,来了之后,这个小和尚老偷东西,搞得这二十个小和尚很不高兴,就去找方丈摊牌。小和尚就说:“要么让这个和尚离开,要么我们二十个人下山,要么他下山。”老和尚想了想说:“你们二十个下山吧,他留下。因为他虽然有缺陷,但他是一个弱者,你们下山可以很好地生存,但是他不能。”就是说在方丈眼中有缺陷的人,也问题的人,除了惩戒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帮助。但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是什么?这些名校,把智商最高的人,万里挑一,最牛的,最择优地选出来让他们做题,真正优秀的学校是能够把一个流浪汉培养成一个天文学家、一个物理学家,把一个孤儿院的儿童,培养成才,那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不是说人家智商已经很高了,即便这样还有很多上的名校跳楼的或者成为社会败类的。所以理念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当然这个机制也是有很多问题的。
    现在很多高校都倡导招生办跟毕生办要合并起来,以前是你在一栋楼,我在一栋楼,是根据市场需要来做的,就是我招什么跟我将来毕业生分配的时候,在实践中反馈。就跟现在设计公司、营销部门和设计公司合并一样的概念。
    心态很重要,一个好的心态顶过一百个智慧,这是一句苏格兰的名言。告诫我们的很多设计师,刚才走上工作岗位的,就跟医学院的学生刚毕业一样,你到医院去,刚开始动手术的时候,不是人家给你钱,是你给人家钱“我给你钱,你让我切这一刀吧,让我体验一回儿。”都是这样的心态。而不是说:“我到了这儿月薪几千,什么、什么多少。”你画的那个画根本就不能用,一定要不出三年之内,除非是一些瞎了眼才会用,所以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
    作为我们来讲,我本人在这方面也是刻意地招用一些走投无路的人。比如说我经常碰到一些条件特别好的,想做翻译家,都可以去国外,确实他们有那样的条件能去,但是我更需要的是一些哪儿都不要的一些人,到我这儿来还能干出一番东西出来,这就是我的看法,而且现在做得也不错。所以不是老是说得陇望蜀这样的一种心态,容易把一个人引向一种误区。
    最后就是讲一个境界,这个话题比较长,今天就不展开讲了。就是很多设计师说作品是我的一个孩子,这也是到了一种境界。但是我要提示大家一定要更高、更广阔地看这个问题。最近我老在和我们的设计师谈这个话题,不要把产品当做你的孩子,应该换一个角度,就是这个企业因为你的影响力,或者因为你有了很大的提升,或者这个行业,就是别人对你的设计提出了很多意见,或者别人提了很多批判性的问题,需要体现出来。因为我们经常面临两个设计师,俩人互相不服。这个设计师做一个方案,正好那个设计师有一个更好的方案,这下麻烦了。这俩人就会不服,希望设计师有一个更高的境界来看,这个作品不是你的,不要有这种占有欲,它是属于企业,属于消费者的。你是通过这个影响力去帮助它改变,帮助这个企业。如果一个山沟里的汽车企业因为你去了之后,几年之后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师。
    再往后可能就是一些更那什么的东西了,今天就不展开了。我本人最近也在做一些学习和研究,我觉得中国很多传统书法的一些东西,包括国画的一些东西,我觉得毛笔是最的马克笔,马克笔是画不出徐悲鸿的马,就是那种柔,那种程式。所以说我们的很多设计师放弃了最好的东西,这是一个误区。我就用毛笔在那儿画出世界很好的效果图。
    这是我在自己工作室里面做的一些创意的东西。我觉得中国传统的东西实在是太深妙了,我们远远还没有领悟够。这是我自己家的一个工作室,有很多车模,成了我女儿她们那些小伙伴的基地,经常来玩。
    最后用梅贻琦校长,清华老校长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报告“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希望今后咱们的高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出真正品格、人格方面非常好的大师出来。谢谢大家!

    陈群一:我每天看到设计师跟玩似的,让他回家休息的时候,他还难受。另外就是说你觉得这个人的基础都很好,其实真不是这样的。我刚才讲的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哪怕是你不会画图,但是最关键得懂汽车,这点比较重要,就是你得世界汽车的趋势,你得读懂这些东西。中国市场有什么特殊性,这个企业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把这三方面读懂了之后,最后把你的想法画出来,这项的技能并不是很重要,找一个刚才那样很快就能画出来,最主要的就是你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对汽车国际趋势,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能力。
   
    提问1:
我是关心那个造型能力,就是在造型上怎么做?   
    陈群一:造型跟设计师是两个概念,设计师可能更多地关注是一些市场定位、策划。像我理解有多半的工作不是造型,是产品的策划、规划,跟企业的规划部一起来做。造型师更多的是哪儿大点,哪儿小点,比例搭配,但是对产品未来的定位,对市场命运的构思,可能是设计师们应该更多考虑的问题。像这样的东西,最后的办法就是跟着企业去学,不断地摸爬滚打,不断地经历一些失败,然后代总结。真是没有什么一本教科书看完之后,就全都会了,确实是很难的,我个人是这样觉得的。
   
    提问2:陈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现在国内来讲,国内汽车设计有工科培养,就是有工科院校背景做汽车设计。还有一些像清华美院艺术学院背景的汽车设计。作为我们公司或者是汽车业界所需要的汽车设计师,您觉得他的评判应该是什么样的背景更好,或者说不在乎背景,什么样是我们所需要的设计师?   
    陈群一:我想冒昧地问一下,张艺谋是哪儿毕业的,冯小刚是哪儿毕业的,贝聿铭是哪儿毕业的?我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是不重要。就是学校那点东西,可能让你第一次工作的时候有一点硬性的帮助,但是这个人真的在这个领域走多远、多深,关键在于他对这个事情的热爱程度,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学校那点东西,真的是对他的职业生涯不会起到致命性的影响,关键是之后职业生涯的道路。
   
    提问2:
应有的一些知识结构怎么办?比如说流体力学或者是车架结构、构造,也会有影响。因为艺术类院校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积累?   
    陈群一:汽车设计是要求很全面的一个东西,很难有一个人把什么东西都了解全。你看国外的一些公司,或者是乔治亚罗,那都是被捧出来的一个东西,乔治亚罗好久都不做设计了,底下是一个叫“勇”的韩国人在做。就是你看死好像中国把这个东西神秘化了,团队至关重要。汽车设计绝对不是说某一个人能完成的。我曾经讲过,就是说你要自己能做,你回家租一个房间,做一个设计看看,你能做吗?你讲的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就是说汽车设计为什么这么难?就是因为它既要有感性的创意,突破理性的东西,也要有非常理性的,流体力学、材料学等很多东西在里。
    我觉得我们团队里面有工科院校,也有艺术院校,相对来讲,艺术院校可能感性地多一些,创意,做前期设计多一些,但是到了后期,跟产的时候,跟工程师打交道的时候,量产化的时候,说得再简单一点,可能艺术院校做一些前瞻性的设计多一些,工科类做一些产品化、量产的东西会更擅长一些。这个也会因人而宜,就是因他的性格,而定。这个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谢谢陈老师的精彩演讲。

2009年7月25日
·
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致辞
·对话1:《培养设计人才,院校如何与企业合作》
·对话2:《设计师在企业中应该如何成长》
·对话3:《企业在培养设计人才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2009年7月26日 活动B
·
主题演讲: 《网页设计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主题演讲:《工作室机制与设计教学》
·主题演讲:《设计师的创业之路》
·主题演讲:《深圳设计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主题演讲:《技术PK创意:均衡性设计教育的重要性》

2009年7月26日 活动C
·
主题演讲:《培养自主创新人才 推动民族品牌发展》
·主题演讲:《产学研与实践教学在汽车设计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主题演讲:《国际设计组织的选才标准》
·主题演讲:《设计师如何在跨国企业中成长》
·主题演讲:《从IDEO看中外设计人才培养的差异性》

更多请见:人才与未来——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 yimei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