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理论和资料 → 正文
UserFriendly2010主题演讲Vredenburg & 崔峰(三)
作者: UserFriendly2010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10年12月24日
主持人:可不可以在台上多待一段时间,接下来我们就是问答阶段,我也要邀请Prof.kun—Pyo  lee、Prof.M  P  Ranjan,还有Karel  Vredenburg先生,一起来到台上来和观众进行一个深度的交流。

下面我们进入今天下午演讲的问答环节,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在下面准备好麦克风,请提问的朋友尽快做提问,我们时间比较紧张,同时我做两个通知。

1、今天晚上的晚餐自理。在1楼餐厅凭大会胸卡可以享受70元的自助餐。

2、明天下午结束以后,为了答谢所有的演讲嘉宾,包括所有的演讲嘉宾,组委会会举办一个Party。

我特别想坐在那里,但是我知道我不够格,我就站在下面给大家打打下手。

提问:大家好,我是丹(音)。从所有的演讲嘉宾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两个主题,一个就是之前看到的幻灯片,这个幻灯片展示的是这个产品的不同的一些格局,而且这个产品看上去差不多都一样。而且另外一个演讲嘉宾谈到了价值,如何把这个价值给承载到产品上,所以我这个问题就是,思考到产品的生产,如果有一些产品真的看上去特别的相似,最起码从外形上讲,不管是车也好、消费品也好,手机也好,还有任何其他的各式各样的产品,如果他们看上去特别相似的话,那我们作为设计人员,或者是UX的这些从业人员,如何能够上一个层次?更好的去把这个产品所蕴含的价值给呈现出来?更好的去理解,什么能够去区分这些产品?虽然这些产品看上去都一样,是什么特质和内涵让它们有所区别?就好象之前马克在2009年的会议中已经提到过,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在这方面谈一下你们的敢想?
   
Karel  Vredenburg:我觉得有很多的方面,我们都可以沟通一下,首先就是价值,价值是永恒的主题,不管什么样的设计都要呈现出这种价值的内涵。另外一个想法就是说,你必须要和你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你必须要把自己的特质带出来,从而脱颖而出。如果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话,坦率的来讲,整体的这种,你要提供一种产品的一致性,尤其是用户体验的一致性,那我们在IBM所做的工作就是我们要确保我们整体的这种设计的风格,设计的格式,创新的模式都是完全一致的。把所有的这些做到一起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能简单地纸上谈兵,你必须要让所有的人都认同到这样一个观点,然后朝着这样的标准去执行所有的设计。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也是你的产品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那么这样的产品才能够带给最终的用户更大的附加值。另外一个想法就是说,公司的这个高管呢,必须要从细节上去介入到整体的这样一个设计的风格的推广,而且我们要深刻的理解我们的市场,我们市场中的消费者、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市场中的所有参与人员,这样才能够给更好的总结出市场到底需要怎样的附加价值。有时候是他们需要更好的视觉界面,有的时候是需要更好的功能效果,功能按键等等,那么,有可能是需要综合性更好的一个品质,所以如果这个公司的高管能够介入到这个过程中贡献出他的一些比较精辟的见解,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产品的整体开发和成长,尤其是吸纳用户和消费者的回馈和反馈,更好的更新和提高你产品的一个市场的欢迎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崔峰:我也想把我的想法跟大家聊一聊,虽然我不是UCD的专业人员,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产品策略。这个产品策略呢,不管是设计的角度来讲还是行销的角度来讲都是特别重要的,我还是想用苹果公司的IPHONE做例子,如果你做电话的话,做移动手机的产业的话,我觉得你可能做不到IPHONE的这种程度,因为IPHONE已经是超越了手机所应该承载的所有的这种功能。IPHONE的使用者并不是因为IPHONE能够是一部很好的电话才使用IPHONE的。他们使用IPHONE的原因已经超越了电话本身,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之举。你看一看所有苹果公司生产的产品,Ipad之前,我们已经有了板式的电脑,和它相似的板式的电脑,但是没有获得成功,但是为什么苹果公司就成功?因为他们市场策略特别清晰,他们对于市场的区分和分析特别的精准,他们更好界定自己的产品,迎合这个不同市场阶段的需求。从而去规整自己,IT层面、设计层面的一些行进的脚步,所以他所有的这些都使得IPHONE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了。

Prof.kun—Pyo  lee:其实我老听苹果、IPHONE我也受不了了。你老谈苹果,我有很多原因,你知道吗?举个例子,一两年前,LG电子公司,我们有成千上百的小孩儿啊,每年都很难去把这些孩子放到一个合适的教育的环境当中,但是你之前谈到文化的差异,其实当时这个文化上的协同性并不是很大,那么,原因何在呢?因为所有的人,他们不仅仅是会买这种移动的通讯设备,他买的是史蒂夫•乔布斯的一个感觉。就好象是举另外一个例子,就像史蒂夫•乔布斯这个人,你买的不是这个苹果的生产商的品牌,你买的是那个产品。不管他说什么,那么我们都说,史蒂夫•乔布斯他说的是有道理的,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迷信和垄断一样。所以,如果我不喜欢某种手机的背景的设置呢,如果亚洲的某些设计师说,把这个电池做得比较无形一点呢?那它在LG很快就会得到解雇。但是这个是有可能的,因为史帝夫乔布斯他也没有什么这种合理的这样的原因。所以我觉得,这个优势就在于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史蒂夫•乔布斯,喜欢苹果呢?其他的三星、LG啊,为什么达不到这种高度呢?因为80%的苹果的用户他们所喜欢的是产品所呈现出来的硬设价值,所以你不能把这样的产品,手机和手机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因为从纵向上来看,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不同的手机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不可能在每一个阶段都做得和IPHONE一模一样。PD也好,手机也好,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呢,他们都是想在一些硬件方面还有像谷歌也想在电视的硬件方面做一些垄断,这个样子呢,就在这样的一个竞争中使得LG和其他的一些大型公司损失惨重。       

那么,目前来讲,我们得到的另一个体验就是说,我们虽然说目前处于竞争的劣势,但是我们会一直败下去吗?还是有转机?如果我们从电器、家用电器的使用层面来讲的话,大家知道家用电器也是目前越来越变得受到大家的关注,房间装饰,室内装饰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美丽的组成部分。所以,比如说你把这个电视内置在墙上,还有其他的家用电器的美感等等,看看这些,这可能是我们整个竞争中的一些转机,所以我们在看待未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思考到底什么能够决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像我之前提到的不要再天真了,不要再犹豫了。就好象这些技术,手工艺人,他们的核心就在于他的手工技术,但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面,真正的核心竞争呢,竞争核心技术现在已经在各大公司之间呈现出一种激烈的竞争的态势。所以作为一个设计师,我必须要坦白一点,就是说,这时候有点朝着这种趋同的方式发展,这点我必须要承认,我们并没有去排斥进入到我们思想领域的一些方法和风格,那么,而且在这种新兴的发展趋势中,去如何选择属于你的和排斥不属于你的。就权衡好这一点特别重要,但是知道人脑的思维有时候,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和惯性,当你有一个团队里面,又有人因专家,又有心理学家,又有电脑科学专家,他们都宣称可能有一些技术是他们的研究成果。那么设计师来讲,他应该在这个当中如何取舍呢?这是我的观点,也是让大家能够思考。
   
Prof.M  P  Ranjan:今天我听了很多优秀的见解,也问了一些问题,当然我们看到这种相似的产品的时候,怎么去做这种内制的区分呢?我特别同意你的观点,在印度也看到类似的产品,你也不知道好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点点,没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下一代的这种移动通讯技术的设计来讲,我之前和香港的同事也交流,我其实还是有一些想法的,我10月份的时候去过悉尼,我在悉尼看到这种微型的单轨车,大家知道,机场就好象一个微小的王国一样,有轨道交通、物流等等帮你做运输,机场比较大的话,你必须要通过转接车才能够到达大厅,我们如何通过协作把这样的距离缩短,把大楼之间的距离缩短,把所有的建筑物之间建起桥梁,建起通道,这都需要人和人之间的协作,每一个公司都想着我能够独立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逐渐的来看,尤其在大城市来看,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你看一下,IBM做的大的项目,他们的这种协作是非常令人赞叹的。这里我更要提一点的是,也是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们正在推出的一个网站叫做NEXTD(音),所有这些问题都和那个网站息息相关,我很多学生也是在这个网站工作。他们其中有两个学生,他们两个一起创建了这个网站,我们也通过这个网站筹集一些组织,通过这样一些组织希望吸纳更多的人对这个设计理念的理解,我想强调的就是,不管是公司也好,还是其他的设计学校也好,他们都想让自己特立独行,因为要在日益变化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属性,但是这些都有意义吗?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把所有的这些设计的发展引领到一个更长远的发展的路径上?那么,你知道吗,很多时候呢,我想得很好,但是和我合作的这些方面,他们改变了游戏规则,这样我要改变所有的硬件和软件的内制设施,我觉得这是一个肯定要经历的循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回来你的这个问题,我们要重新思考价值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我们还没有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价值。

有的时候呢,真正的价值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唯一的一种选择,那么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这是我的一些想法。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问李教授,感谢你非常有力度的演讲,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些见解,我的问题就是,你有没有一些比较成功的例子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是,由于你重视你的发现而成功,还有由于你的忽视对文化的理解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呢?
   
Prof.kun—Pyo  lee:我有这些例子,我正在集中精力做两个主题,一个是文化敏感性设计,另外一个是新兴浮现的设计方法。我觉得LG公司呢,有我们自己的政策,在全球推广的产品中,我们必须要和苹果不一样,我们所做的就是说,想要把所有的产品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我们也是考虑到不同的文化的这样一个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之上,2年多前,我们也是通过本地化,一些界面设计,使得我们的产品在颜色上、性能上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本土化的迎合当地的市场,我没法给你一些特别具体的例子,但是有一个例子就是,手机。之前幻灯片里,那个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的这些阿拉伯人,我们加注了一个指南针的功能,让他们在做祈祷时候,找麦加的方向更准。而且呢,在印度呢,或韩国和美国国家相比呢,印度的电不是太稳定,有时候一下子就停电了,所以我们也是开发了一些产品,如果在印度突然停电或者断电的话,发电设施让你有备用的电力给你的冰箱供电,这样你的食品也不会变坏。

当然我们有很多其他的成功的例子,主要是LG或者是其他,比如说三星或者其他韩国企业,目前来应对的方法。我之前提到的几个企业,就像猛兽一样,垄断的脚步太快了。

Silvia  C.  Zimmermann主席:我和李先生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分享一下,去年我女儿15岁想买一个IPHONE,她说妈我想买一个,我说你必须自己买,我不能给你花钱买,她就花了两周来调研了一下智能手机,经过两周的学习和调研之后她决定买LG的手机。我当然知道她也想了很多,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还是要和你分享一下,而且呢,只要我活着,我在选车的时候我一定选奔驰,我永远也不会考虑买宝马或者其他的一些,就像我女儿坚持要使用LG手机一样,我也是一个品牌忠实度特别高的人。
   
提问:我是诺基亚的李明,我有两个问题和你交流一下,这两个问题是分开的,任何嘉宾都可以回答我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Prof.M  P  Ranjan教授的演讲,你的演讲让我很受鼓舞,从很大的规模,我们可以看问题的角度不一定那么商业化,那么趋利,唯利而动。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着你的这个观点是特别感动我的,而且我觉得在座的很多人,尤其是从这些商业性盈利组织也是感同身受,当然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要赚钱,如果赚到了很多利润呢,可能对于我们的商业会很有帮助。但是从这些高端的管理来讲,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商业利润驱动设计理念的前进的呢?
   
Prof.M  P  Ranjan:由于这个麦克风在我手里,我先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不想直接回答你这个问题公司应该怎么做。但是我一直坚信的是,公司不是唯一能够去投资和促进推动设计发展的这样一个实体组织。很多时候用户自己也能够成为设计前进的首要驱动力。我真正的看过这样的一种行为,在印度、在过去的13、14年,很多设计并不是,最终由这些公司牵头完成的。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大家知道印度的经济是很受保护的,在90年代的时候,当经济自由贸易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需要设计,有一个营业执照的话就可以去做买卖了,没有什么设计的理念,后来呢,逐渐的公司才决定,我应该怎样去更好设计我的产品,更好的吸引消费者。到1991年之后,由于财务部也是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稳定经济开放式的发展,目前公司引入这种设计来进行商业设计的概念,我为什么能够坐在这里和大家讲话呢?因为在那个时候没有人给我们资助,我们做这个设计的时候完全出于这样一些小的社区组织的支持。我们也不是为了盈利进行商业设计,也没有这方面的支持和美好的愿景,所以当时呢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也是进行了很长足的这样一个设计的研究和推广。那么为了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从这个学术的层面来讲呢,政府,必须要直接投资于设计领域,在印度,国家的这种政策就是,2007年颁布的,当然了在此之前政府也是收回了一些关于设计的支持的法令,但是后来整体的设计,跨越了很多的领域和行业,它最终所体现的并不是这种单纯的公司实体,它可以包含很多其他的民间组织,那所有的公司在这样的一个交互的环节中都是面临着巨大的商机。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有这种社会责任的这样的预算,他们可以通过更好的完美自己的产品设计来提高整个企业的一个形象,所以,人们呢,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这样的设计改良,整个的品牌形象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除了IPHONE呢,包括鲍比Shop(音)这样一个化妆品牌,原来他是生产香皂的公司,后来他通过设计改变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自己的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当时这个化妆品牌没有做任何的广告和行销手段,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现在世界上著名的护肤和洗浴产品的品牌,它的这种整体设计也是非常正确的。
   
Karel  Vredenburg:我只想补充一点,就是在这世界上,我们需要有很多的变革才能够把这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其中包括我们人们行为的改变。你可以创造很多新的技术,但是有一些技术人们并不会喜欢它,我们需要我们的专业从业人员能够充分的考虑用户们的需求,并且创造出最适应这个社会变革的能力,可能我们的政策制造者,既使是我们的政策决定者和国家的领导人制定政策说,所有人必须使用这技术,必须使用这个产品,但是真正的用户仍然有办法来避免和改造使用这个东西。所以我们所要进行的变革,我们所要创造的变革是不仅为我们的公司创造价值,也为这个所有使用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所要创造的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这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思考,更好的技能和更为先进的研究方式来改善我们的设计。但是,比如说举个例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怎样能够把城市的这个交通堵塞情况降低到最小,或者怎样降低人们的能源消耗量,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呢,设计出来的东西却为用户所摒弃,因为我们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有的时候这种失败的情况并不是因为成本,也不是因为这个产品的使用的容易程度,而只是因为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只想把我们最先进的技术应用进去,而完全不考虑实际的用户情况。

这其实是我们设计当中的一个问题。有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个技术的问题,而很多的政策决定者,决策者却并不知道这实际当中会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做设计的从业人员所要做的就是在设计的时候,要同时兼顾各方面的信息,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理解我们设计产品的背景和具体的需求上面,有的时候,比如说,在为城市设计这种基础设施系统的时候,你必须要清楚的知道,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我们要有不同的这个资源信息,然后来总结各方面的信息,来集合各方面的想法,那么交流,比如说在某一方面,有遇到设计难题的时候,另外一方面,或者另外专业的人们需要坐在一起来交流他们的经验,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把我们共同的设计结果变得更好。
   
Prof.kun—Pyo  lee:作为一个已经差不多有着25年教育经验的人来说,我们教授的设计是,我们几乎教的都是如何设计,但是我们却忽略了问题是什么?我们总是在教别人,教学生们怎么样画,怎样设计,怎样设计它的结构等等,我们太多关注设计本身而忽略了我们要注意的本身的问题。但是过去十年当中我们越来越注意到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重要性,在我们解决如何设计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还有,我们之前要告诉学生,我们要设计什么,然后再解决如何去设计的这个问题。在你提出的问题当中说到,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据我所知,所有的大学设计中心都没有一切可教学生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这些设计。我们没有问原因,我们也没有教给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设计。你知道每一个专业都有它自己的哲学,那么我们在设计上面,有没有我们自己的哲学和理论呢?但是我们没有。你知道吗?作为一个专业,我们的这个设计圈里面,都必须清楚的了解,先要解决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设计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人类是不是这个宇宙当中唯一的生物呢?也许并非如此。我们需要真正的关注于我们的原因,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也必须能够完全注重于我们的理念方面。
   
Prof.M  P  Ranjan:我想澄清一件事情。我本人并不是说要建立起一个完全脱离这个商业社会的一个理想的设计圈,我其实是想,比如说我刚才讲的竹篮子的例子,中国,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它有极大的复杂性,我1998年就来过中国,来了解中国的这个竹制品工业,其实我是觉得,我在印度,我们有最多的竹子,我们比世界上任何的国家有着更多的竹制品,但是我们最终目标是怎样将我们的设计,将我们理想化,最优化的设计运用于经济和商业方面。我们的目标是设计出最好的、最优化、最实用于用户的设计,比如我们在进行竹制品发展行业过程当中,我们想的不仅仅是怎样把东西做得更好,并且想怎样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在这个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时候,我们如何设计出更好的产品,来跟上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我很高兴您今天能够大声的问出这样的问题,可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我很高兴你问出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设计来说,可能我们要找得答案并不那么显而易见,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来找到最好的答案,但是我相信我们都是向前看的人们,我们肯定会找到更好的想法。你知道在印度,你可能退休之后,你会放弃你所有的社会地位和你的经济地位,你可能去喜马拉雅山进行苦修等等,我们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并不想这样,我们可以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来把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所以我们的想法和基础必须是非常的积极和不断进步的。

注:如有个别语义不通、错误地方,请见谅!

(责任编辑: 徐大维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