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观点评述设计观点 → 正文
付志勇:信息设计在未来预见、反思实践、社会影响等方面有积极推进作用
作者: 设计杂志 来源: 设计杂志 时间: 2021年12月1日

采访:李杰 李叶

受访:付志勇


付志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副主任、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秘书长,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会长。农村农业部第二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主要承担交互设计、服务设计、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研究关注于智能产品与服务设计、人本城市与设计未来等领域。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998年日本筑波大学和2008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访问学者。2014至2021年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主要策划组织者,多次任职ACM SIGCHI和HCII等国际会议组委会。


《设计》:信息设计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目前是一个怎样的水平?

付志勇:狭义地谈信息设计,是针对复杂信息的组织表达与意义解析而进行的设计研究与创作活动。广义而言,信息设计是为了解决信息时代面临的需求和挑战,运用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的方法与工具,产生创意数字内容和创新解决方案的专业方向。“信息设计”一词在1970年代作为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出现。据说该术语的使用始于平面设计师,五角星设计公司(Pentagram)出版了一本自己的作品集,其中的图形作品被放在了“信息设计”的章节中。该词随着 1979 年《信息设计杂志》的出版而得到巩固。而后为了评估受众对信息内容和视觉语义的理解,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用户测试,使之更有别于传统的平面设计。信息设计的发展经历,从设计实践角度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视觉语言表达及可视化叙事——以视觉语言和信息结构为基础,解析复杂信息并进行清晰化传达,挖掘内容叙事脉络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表现形式多为静态信息图表;

2) 基于数据的可视化以及交互表达——数据科技为信息收集与解析带来参与性、动态性、共享性、交互性呈现的可能性,基于动态影像或交互界面,信息设计可以从机制关联及发展规律的角度,为信息系统构建及社会事务治理提供解决方案;

3) 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及场景构建——借助智能科技主动响应和适应性地应对用户及产业需求,以场景为依托,以服务为载体,通过信息流与人与物的结合,创造出创新的信息服务体验。

如果从信息设计专业建设角度看,则经历了初创发展、领域拓展、转型再构等几个阶段。初创发展——这个阶段是在专业教学中,信息设计概念被引入,侧重于信息图表、信息架构及叙事表现,并探索信息媒体与科技结合所形成的不同信息表达方式。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在2004年开设了信息设计专业方向,第二年即2005年,建立了信息艺术设计系。比较有代表性的展览是2012年,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CMoDA)策划的2012年“智慧城市”——国际信息设计展精华作品展,以多媒体、互动、信息视觉化等新颖手段展示来自14个国家、50个设计师事务所与数字研究机构、实验室的82件信息设计作品。

拓展领域——是从信息设计专业的“信息、媒介、交流”的知识内核出发,拓展到其他设计领域,延展到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再深化出信息可视化、数字交互媒体等领域,这一发展是数据科技与设计表达融合来支持的,应用于数据演示、物联网系统及城市信息可视化等方面,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转型再构——信息设计的转型发展,是从呈现到预见。随着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更智能化地构建和解读社会问题,对多样化的未来(Alternative Futures)进行预见成为信息设计崭新的发展方向。目前的智慧城市、城市大脑都在朝向该领域推进。依据人类个人行为数据以及群体价值取向来构建未来服务,从而支持实现更合意的未来社会的愿景目标。

希腊著名智者普罗泰戈拉 (Protagoras)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本主义的导向一方面引发文明复兴和发展,另外一方面人类活动对气候及生态系统造成全球性影响,也让人类世(Anthropocene)的地层学概念呼之欲出。在这一情境下,信息设计需要更关注可持续的发展和更具韧性的价值观,只有通过人机共协的导向,信息才能创造价值。面对全球疫情的冲击,不确定性带给我们新的挑战,信息设计需要作出主动的转型和调整,在更开放、更包容、更具韧性的方向上思考设计的价值主张以及实施途径,同时在表现形式和主题上应该更强化认同、价值和信任,探索未来塑造力的培养,以及更具思辨的设计方法论和设计未来的工具集。

《设计》:信息设计交叉融合了哪些学科的知识?对设计人在知识储备、技术能力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付志勇:信息设计是信息科技和艺术设计的融合,一方面和符号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信息收集、解析、表达和传播的技术手段相关联。我在2000~2004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研究并构建了以“信息、媒介、交流”作为核心知识模块的信息设计专业体系。其中,信息代表了信息时代核心的内容,呈现为新的艺术语言和美学取向;媒介不仅是数字媒体,也包含了各类承载信息的人造物以及生态系统,重点是协调人与物的互动关系;交流则是人与人、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直接的信息流及互动体验,创造社会生活体验与价值。(图1)。


1/ 信息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

我们说艺术与科学在山顶相遇,其核心要义就是在以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决或者解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宏观共性问题,但是其路径和基础都是不同的。复合型人才或者跨界人才善于将不同路径上的知识串联起来,如达芬奇一样,融合艺术、生物、技术、工程等不同领域的知识来进行创造。信息设计的能力结构包括文化、艺术、商业与技术领域的知识,涉及到创新能力、表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举个例子说明技术实现方式与设计思维方式是如何互动的。

2008年~2009年我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做访问学者,作为任务之一,也参与了两门交互技术课程的教学,其中一门是教学生用jQuery,一个JavaScript的类库做互动网页,运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编程理念。那时候艺术设计学生做网页,一般是先用图像处理程序做视觉设计,然后在图形编辑软件切图,再导入网页代码编辑器程序中加入互动并导出网页,网页在同学的眼里是二维的界面,而用面向对象编程,同学脑海中是一个空间(界空间)通过程序调用不同的元素,各种元素包括菜单和图标因为程序调用而呈现在各自的位置,也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些页面是生成的,而不是“画”出来的。这样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看待作品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让学生具有了计算思维,同时也在研究和设计中,运用设计思维,以整合的能力完成最终网站的设计与制作(图2)。


2/ 跨学科的能力结构

我当时认识到,具备这种知识结构的设计人才,必须通过学科交叉的模式来培养。学科交叉,并不是不同学科知识领域的叠加或者交集,我更倾向于是在更广范的知识图景中寻找关联性的连接,同时知识结构也需要通过多层次的视角(Multilevel perspective)来构建。

信息设计涉及到的各学科知识如同布满星星的星空,星星可以被连成星座,并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应用场景,同样,信息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是因材施教去构建具有不同“知识星座”的复合型人才。如果基于美国内森·谢多夫(Nathan Shedroff)对设计有效体验方法的描述(我进行了一些“与时俱进”的内容补充),我们可以连接不同的知识领域形成“知识星座”,并转化为能力图谱(Skill Print)(图3)。


3/ 从知识星座到能力图谱

《设计》: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有怎样的教学特色?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您感受到怎样的发展变化?

付志勇: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的建立,是应对信息时代的变革,探索艺术设计专业的新发展领域和方向,其名称体现的是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在建系前后,举办了一系列的新媒体艺术展,探索了多样化的媒介与科技融合的新艺术形式和语言特征,师生也开始接触相应的编程语言及硬件,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期的信息设计实践侧重于互联网领域,进一步的发展将智能硬件与交互装置融入到学生的教学和作品中,新的发展将更强调人文及科技的融合,在社会与产业层面,思考未来的不确定性,探索新的服务机会以及思考未来的解决方案(图4)。


4/ 多种思维模式的培养

从2005年建系以来,教学是从摸索到成熟,再到转型和发展,师生之间是以一种探索和互动式学习的方式来推进的。信息设计专业方向的课程主要包括数字媒体及信息表现的基础课程,信息设计方法及实践的专业课程,以及交互设计与交互技术的实践课程。在课程教学方面,非常强调与时俱进,解决挑战性问题,不断融入新的知识元素和瞄准社会与产业的新需求。教学中也非常强调做中学,锻炼学生的动手实现能力,同时也结合设计开展研究,拓展信息设计的学科边界,也为其他专业带来新的视角。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设计师需要面对更多的抗解问题(Wicked Problem),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解决。在教学方面我们会强调不同层面的学科交叉,比如,学生会通过选修不同学科的课程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学生所掌握的分布式的知识,所经历的各种思维模式训练,则需要项目驱动的学习(PBL)模式来进行整合,形成整合性的思维模式来应对复杂问题。如果从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培养的角度看,我们会更强调以技能和方法的交叉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在设计方法论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不仅是从各学科借鉴一些理论方法,比如从社会学、人类学获取调研的方法,从商业领域获取商业模式的工具等,还需要将不同学科获取的知识和方法,融合为一个新体系,再延伸和发展出一套新的理论和方法,这是目前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环节所欠缺和需要提升的。

《设计》:目前世界前沿的信息设计在关注哪些问题?

付志勇:首先关注的是与人类发展相关的议题,包括可持续、低碳、社会公平、城市更新、社区再造等等,从数据的收集、记录和处理出发,分析人的行为及互动关系,借助设计工具模拟各种变化已经构建不同的场景,分析不同趋势和结果,从而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其中也包含对社会事件的解读,可视化的同时也支持主动的行动,支持数字化治理。

其次是智能化科技带来的挑战和机会,为信息设计提供了新手段与表现形式,通过学习设计师的工作模式,设计工具开始智能化发展,在设计生产力上有巨大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设计师开始思考人机共协的可能性,并深入认识到设计价值观与技术伦理的重要性,信息设计也需要在可持续、韧性社会、思辨未来等等领域,增强其塑造未来的能力。

《设计》:信息设计在工业4.0时代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给设计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付志勇:如果是工业4.0是指产业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那么信息设计也相应地在适应用户和产业的需求,在知识、技能及理论层面产生新的发展。工业4.0时代,不仅是手段上采用了智能制造,更重要的是设计师要解决的问题更具复杂性,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多样化的技能,以及多角度的思考,才能系统化地梳理关系和寻求答案。

我们看到的几个趋势,一个是科技发挥越来越大的力量,同时也呼唤人文的转向;二是数字赋能的普及,人机共协成为趋势;三是设计流程和设计工具也开始智能化,并引发设计生产力的提升,并使设计行业更注重全链路设计能力和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引发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综合性技能的训练、也进一步促进设计公司的转型,企业内部设计部门与外部设计公司之间的定位也越来越有区分。

外部设计公司更适合做咨询,提升影响力和品牌宣传,内部设计部门则在解决实际的用户体验和研发问题。更进一步,院校的设计教育,一方面培养进入行业必备的扎实基础,另外要更侧重创新能力,批评思维以及未来趋势把握的能力,设计学科的课程体系需要结合新的发展趋势,而进行变革、提升和创新。

《设计》:您提出“应对产业转型和社会变革的远景目标,设计研究者需要从未来趋势和价值取向出发,发掘未来信号并聚焦驱动因素,以思辨方法呈现未来多元场景,将未来思维融入设计思维,从而设计更合意的未来,达成‘共益社会’的目标。”为此,在产学研过程中,您开展了哪些针对性的工作?

付志勇:应对产业和社会的转型,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愿景,我认为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未来塑造力”。事物的变化是常态,在设计中要将产品、服务、场景的变化加以充分考虑,做好提前准备,把握事物或者事务“万变不离其宗”的发展规律,把短期未来和长期未来考虑进去,融合“回望”和“远见”,我们的设计解决方案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图5)。


5/ 基于远见和回望的设计未来模式

2020年11月,我组织了设计未来在线国际会议,本次会议围绕“ 设计未来”(Design Futures)”的主题,探讨“未来研究”和“思辨设计”对创新思维的启发、“短期未来”与“长期未来”对创新趋势的影响、“未来思维”和“设计思维”对创新实践的推动。会议将为海内外设计与创新领域的教育者、研究者、实践者、学生以及其他跨界创新人士提供一个探索学科前沿领域、讨论未来变革方向,构建国际学术社区的合作平台(图6)。


6/ 设计未来在线国际会议海报

在会议演讲中,我主张从设计思维到未来思维,以远见引领变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包括信息设计专业在内的设计学科,要从最核心的设计方法论入手,需要有新的手段和途径来推动创新。基于我近几年为不同专业学生教授“设计思维”的经验,推动了设计工具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并增强其主动选择和适应性反馈,来支持多学科同学根据不同项目目标以不同的设计流程开展共创。

作为应用示范,我从2018年开始启动了《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创作项目,基于未来学工具开发了一套设计流程,来建立虚拟和现实融合的人工智能城市装置。已经在2019年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OPPO·5G“镜·界”科技艺术概念展、2021年北京科技周“科幻世”科技艺术概念展等展览中亮相。该项目基于人工智能和开源硬件技术,通过设计未来方法来构建具有反思性的未来城市交互情景。进一步的发展是向创作工具和开源平台进行迭代,支持更多设计师共同参与情景开发和未来预见(图7)。


7/ 《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展览

作为基础支撑,我提出“创新·新基建”的概念,并且在2020的成都举办的设计未来国际作品展中进行了发布。“创新·新基建”体现的是设计与科技融合所带来的新机会,具体包括数据资源库、人才库和设计工具库。通过收集和解读未来信号来提供创意支持,融合设计未来方法与设计思维工具来推进技能训练,并以智能化的手段来支持不同学科背景的创新者进行反思性的设计实践。

我们一方面研究创新者的设计行为,探索不同的设计工具的有效性,并发表了诸多的国际会议论文,向该领域的前沿推进,利用该平台被记录过程数据来更好地改善和提升设计生产力,同时构建国际研究者社群并传播影响力(图8)。


8/ 创新·新基建系统图

基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的支持,结合清华大学的教改课题,目前已经推出了“云课堂”、“空间站”和“云展厅”的数字模块,通过开放共享的理念,来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混合式教育平台,并建设了国际化的虚拟教研室。2021这个暑期,我们开展了“未来塑造力”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开设在线的“设计未来”(Design Futures)课程,并与创新企业和三个城市合作,举办了“未来塑造力”课赛活动。我们致力于以未来研究的理论和设计未来的工具,以前瞻性的视角来解决当下城市面临的可持续、更韧性的发展问题,建立更开放、更包容的政产学研商合作体系。

《设计》:您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信息设计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付志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是一系列与社会相关的抗解问题以及不确定性,我们开始思考远景目标的规划时,信息设计因为其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特点,在未来预见、反思实践、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会带来积极的推进作用,当然信息设计自身也需要提升和转变迭代。

在社会服务方面,信息设计可以从多层次、多视角的数据出发,研判发展趋势和跟踪不确定性,从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角度思考多样化趋势,支持更有预见性的社会治理,增强未来塑造力。

在反思实践方面,信息设计能够从人的行为模式和体验出发,来把握未来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方向,从人文价值的角度思考人与科技的关系,探索人机共协的应用场景,同时信息媒介的传播与交流属性,能够为跨文化的协作与共创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社会服务方面,信息设计强调艺术与科技的整合创新,在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产业趋势下,为社会服务体系提供更包容、更开放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建设,服务于美好生活场景的塑造。

《设计》:信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都在哪些领域发展?请介绍一两个今年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付志勇:目前来看,信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进入到互联网行业,从事用户体验、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以及服务设计、游戏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也有进入到科研院所参与新产品设计或研发。我介绍两个比较熟悉的本科毕业生作品,分别反映了信息设计创作的不同思路,一个是交互装置《宇宙八音盒》,一个是创作工具《科幻故事生成器》。

《宇宙八音盒作品》(作者邱艺芸)是一个实现人与宇宙在声音层面上实时互动的“新乐器”。致力于打造基于天地合一理念的交互装置,借助太空无重力环境下物体受初始力影响随机运动的理念,以“太空乐器”为主题,设置太空与地面两个装置,形成“量子纠缠”的表征状态。太空部分是乐器的输入端、触发端;地面部分是乐器的发声端、交互端。通过两部分的联动,使得体验者能够听见宇宙八方的音乐与地球音乐之间的共奏,实现天地共鸣(图9)。


9/ 宇宙八音盒作品 邱艺芸

《科幻故事生成器》(作者杨博琳)是一款对未来思维与启发性的游戏工具原型,通过场景建构与设计虚构以视觉化方式延伸关于未来思维的立体内容。让观者在做出关于未来的虚拟选择后,能够获得关于科学幻想的科普信息,建立内容连接与价值连接;同时也通过思辨设计的内容反思真实世界里的现实问题,思考更多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形式进而达成与现实连接(图10)。


10/ 科幻故事生成器,杨博琳

《设计》:请分享几个您认为精彩的“信息设计”案例。

付志勇:法国的MV作品《提醒我》(Remind Me),用了大量充满科技感的图像,解构并表达供职于英国信息技术部门的女员工的一天。视频由大量信息图形组成,表述了她是哪里人,在哪上班,吃住用的物品成分,采用图像、说故事的方法表达出人物画像。该作品获得过2002年MTV欧洲音乐奖的年度最佳视频奖。(https://vimeo.com/2285902)(图11)


11/ 法国的MV作品《提醒我》(Remind Me)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可感城市实验室”(Senseable City Lab)的垃圾追踪(Trash Track)项目,通过在丢弃的垃圾中嵌入感应器,集合移动追踪技术建立了垃圾被转运和处理的地理分布图,帮助我们理解和改进城市的清洁系统和循环系统。(https://senseable.mit.edu/trashtrack/)(图12)


12/ 垃圾追踪(Trash Track)项目

《智慧城市》作品由奥地利AEC电子艺术中心未来实验室研发,它用一种全新、用户友好的方式,将地理位置数据与信息作可视化呈现。作品基于特定区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由航拍影像、地图和多个数据集共同组成一个图形用户界面。数据集包括人口和统计数据、实时数据(网络摄像头、气象数据、交通数据、公共交通数据等)、仿真数据(基于时间的统计推演)和计算数据(图13)。


13/ 《智慧城市》项目

《蛤蜊》是马可·巴洛蒂(Marco Barotti)一组动态声音雕塑作品。“蛤蜊”是用回收的废塑料制成,里面有一个扬声器,能够将水质传感器的数据转换成声音,并赋予每个外壳微妙的,生命般的开启和关闭动作,产生出实时演变的声音景观。作品所在城市的河流、湖泊或海洋的实时读数构成了音乐的基础,音乐是根据水质变化的过程而产生,旨在提高人们对水和塑料污染的认识。(https://www.marcobarotti.com/CLAMS)(图14)


14/ 《蛤蜊》项目

《梦境存档》(Archive Dreaming)为雷菲克·阿纳多(Refik Anadol)的数据可视化作品。该作品将美术馆的170万个文档作为数据源,通过图像训练神经网络和可视化算法,创建了超越图书馆和传统平面影院投影的沉浸式装置,重新构建21世纪博物馆感知中的记忆、历史和文化。(https://refikanadol.com/works/archive-dreaming/)(图15)


15/ 《梦境存档》项目

(责任编辑: Admin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