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访谈 → 正文
戴尔Precision工作站设计创新 用户体验内外兼修——专访戴尔工作站产品市场总监Patrick Kannar先生
作者: 羿梅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14年9月11日

2014年9月4日,戴尔宣布其全球最全面的工作站产品线再添新成员:戴尔Precision塔式5810、塔式7810、塔式7910和机架式7910。新产品包括主流和高性能的塔式与机架式工作站,能够满足工程、制造、媒体和娱乐等计算密集型领域客户的苛刻要求。会后,戴尔Precision工作站产品市场总监Patrick Kannar先生、NVIDIA中国区企业解决方案市场高级经理温志鸿先生以及江苏原力电脑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杰先生接受了视觉同盟的专访。

记者:现在买工作站的用户很多都是用作制作或者渲染视频,现在比较主流的配置是Mac+Finalcut,请问我们的工作站在制作视频以及渲染方面有哪些优势?
张杰:刚才我在会上也讲过,我其实不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我不是负责IT的,而是负责市场的。但我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也有十多年了,我谈一点个人的感受。刚才你提到Mac+Finalcut,其实我在2003年是有一个去苹果公司工作的机会,但是我没有去。为什么讲这个事情,刚才你谈的Mac+Fianlcut主要是在后期的环节里。这整个在电影或者动画流程中是比较靠后的环节,它需要的工位数相对比较少。所以在一家比较典型的动画生产公司里面,大量的工位目前还是在三维与动画上面。
比如在南京我们有500多位艺术家,在三维和动画方面有超过300人,还有100人在前期的2D。因为后期已经在后面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去做了,是特效加剪辑的部分,工位也就占到20%-30%。但三维和动画方面目前主流的还是Autocad的两套软件。这两个软件中,目前来看在PC的Windows环境下性能会更好一些,或者可以说我们在苹果上也看不到更明显的好。包括总成本还是考虑在Windows的平台。基于前面整个都是在Windows平台设计后,我们后期为了更好的匹配,公司内部尽量不要用的太复杂,所以后期还是基于Windows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用的基本上就是基于Windows的工作站。但如果我可能是一家做后期的工作,比如做一些微电影等,我可能会选择苹果的解决方案。
   
记者:您能否谈一下在什么样的契机下选择戴尔?
张杰:
这取决于公司的购买决策,首先工作站的可选择性并不是太多,因为工作站并不只是简单的用一些好的CPU,好的硬件搭在一起,一些比较重的机箱就叫工作站了。其实像ISV认证、调优、驱动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讲国际上的工作站品牌也并不是太多,国内这种品牌还是很抢眼的。作为我们来讲还是希望用一些国际化的品牌,刚才我们谈到了原力客户大概是全球和北美的客户。从实际使用下来讲,戴尔也是更稳定、更好的产品。
台式机、服务器绝大多数是戴尔品牌,但戴尔里面的办公产品选择的是PC,但其它大部分的制作岗位,尤其是比较重的模型或者动画这两个环节,工作站用的还是比较多的。包括服务器产品,刚才也提到了渲染是每家公司的瓶颈,我们上半年采用了4000核芯的戴尔服务器。


戴尔公司工作站产品市场总监Patrick_Kannar


   
记者:我们知道今年初时,戴尔在全球成立了Dell Wyse的虚拟工作站的虚拟中心,用来验证虚拟化解决方案。请问这个中心到目前为止运行的情况如何?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工作?
Patrick Kannar:Dell Wyse数据中心是在今年3、4月份发布并投入运行的。这样的一个数据中心设置的考虑,是帮助我们的客户对于虚拟化工作站进行尝试,从而进行最终的部署。从开张到现在的这段时间,我们已经与70多家客户及4家ISV进行合作,去建立参考架构。
由于第一个Dell Wyse数据中心运行的非常好,所以我们现在欧洲、爱尔兰都柏林开设了第二个支持欧洲的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也能够有类似的东西,感谢大家!


新一代戴尔工作站发布会 群访


   
记者:请详细的解释一下虚拟工作站,看到资料中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穿透式GPU的模式,还有一种是虚拟化的模式,能否比较一下这两种方式的特点,各适用于什么样的工作环境。
Patrick Kannar:在GPU穿透和GPU虚拟化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差异,在于你是不是能够对于物理的GPU进行分割,把它分割成不同的虚拟GPU。戴尔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机架式,比方在一个机架式的工作站当中,设想我们装了4张k2200卡,每一张k2200卡能够支持一个对于性能要求达到工作站级性能的用户,也就是说能够支持4个用户。同时要想实现这种GPU穿透模式,我们也需要Citrix(思杰)的解决方案在这里面。所以所谓GPU穿透,就是一个GPU对应一个用户。我们在讲工作站虚拟化时,实际上说的是GPU虚拟化。我们现在设想一下,在同样一个机架式工作站当中,我们配备了两个K2A。
温志鸿:K2A是整个Grid的产品。戴尔的Rack可以上两个K2A。   
Patrick Kannar:英伟达也把这种K2A卡叫做Grid卡,能够对于图形能力虚拟化,支持多达16-32的用户。
温志鸿:其实Pat讲的非常清楚,简单来说,Pass-through简单来说就是你的一张图形卡对应一个客户。虚拟化现在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把传统的工作站放到机房进行远程方式。Pass-through方式就是,我们知道工作站可以装多个图形卡,GPU简单来说就是一张图形卡。也就是说,一张图形卡可以对应一个使用用户。比如刚刚Pat举了一个例子,在机架工作站上如果装4张卡的话,这是4个客户在这种两千系列的卡上,它会达到图形能力无损的。
另外,如果你要把物理的这张图卡进行切割的话,这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GPU的虚拟化。其实从定位来看,比如像刚刚谈到像K2A这类产品,一般是放在工作站级别上。一般来说,传统工作站进行虚拟化后,我们会建议客户使用高端的解决方案。所谓的高端是选择我们的K2A系列的,本身上的内部图形卡是比较高端的。
第二,我们对它能够划分的用户个数其实限制的比较少,比如像工作站级别我们限制到了16个客户端。但如果到服务器产品级别的话,会放宽一些应用的要求,可能是32个客户,它使用的也是比较低端的GPU组合,但是它的个数会更多一点,我们称之为K-One的系列。
   
记者:请问Pat先生,CPU包括DDR4的搭配会不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另外请您顺便说一下今年的市场预期如何?
Patrick Kannar:我们新一代工作站所有主要的组建都已经升级到了最先进的组建,这样的升级带来了价格上的变化,像英伟达新一代的显卡性能提升但价格不变,接下来是CPU和DDR4的内存,CPU有同样性价比的组合,新一代CPU给我们带来的性价比基本上不变。主要是DDR4,因为我们工作站市场是率先从DDR3演进到DDR4,所以这样的更新换代可能会带来成本上的溢价,成本上的增加,但我们现在并没有打算要把成本上的增加转给客户,所以大家在我们的工作站上可以看到,在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性能会有一个飞跃。
第二个问题,如果你看一下IDC的数据,整个工作站市场是处于上升趋势。并且工作站比其它几类计算产品的增速都要快。今年我们看到的不同是从上一代工作站向这一代工作站换代过程中,这种性能上的优越性,带给用户各方面的益处比以往有更快的体现。所以我们预先获得很多ISV的认证,这一点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对新一次产品的推出感到格外的振奋,首先这一代产品在性能上进一步提升,大量的ISV的认证,以及已有的戴尔的非常稳健的组合方案,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组合。
   
记者:请问Patrick Kannar先生,刚才会议上已经说了工作站产品非常重视外观、结构、用户体验方面,请问戴尔工作站产品现在和以后对设计方面有一个什么样的考虑。
Patrick Kannar:工作站的设计是朝向我们未来的设计冀望。我们在两代以前就确定了这一代工作站的设计,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对于当时通用设计方案革命性的改变。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这些工作站打开后,设计非常简洁,并且是非常开放的。这样一个设计主要理念是能够让空气顺畅的流经整个系统实现良好的冷却效果,现在我们在所有的工作站厂商中独家拥有这样的设计解决方案,并且我们在这样的设计解决方案中不断的调优。我们斥资数百万美元提升这一代产品的静音效果,这当中包括很多硬件的改进,包括风扇改进,内存条兆的改进。
另外,我们对于我们的供应商也提高了静音功能方面的规格要求。在散热特性方面我们也做的非常具体,提供非常多,非常详尽的散热设置的选项。所以我们把已经具备了领先地位的设计方案又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大大降低的噪音水平。

记者:这次重点推了戴尔工作站针对中国创意设计产业公司方面的市场,准备打造怎样的整体品牌形象?
Patrick Kannar:我们在中国创意产业的定位,就全球范围来看,创意产业占到了整个工作站市场的20%。美、英的创意产业都非常强大,但我们看到中国创意产业的增长却更加强劲。我们已多次提到,今年是中国动画元年,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意、创造,在多媒体行业当中也有同样的趋势。我们格外高兴能够与像江苏原力这样优秀的中国客户,向整个中国创意市场展示通过使用戴尔Precision工作站,如何大幅度提升客户成功的能力,无论从收入利润来说,还是从整个公司品牌形象来说。
同时我们也希望继续保持我们在工作站领域排名第一的首选工作站厂商的位置,并且把工作站的解决方案不光是交给制造业客户,更多的是交付给多媒体产业。
   

(责任编辑: 叶素雅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