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访谈 → 正文
中国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清华美院装潢设计系主任马泉
作者: vincent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6年6月12日


马泉副教授

采访人:张海新 廖翔 樊鹏 沈扬
被采访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系主任 马泉副教授
采访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马泉品牌传播设计工作室

 欢迎进入:马泉博客

 

视觉同盟:马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视觉同盟网站的采访。请介绍一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以及各专业主要课程。

马泉:装潢艺术设计系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时开设的三个专业系之一,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教学体系完整,所培养的人才,在国内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相关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学科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更加提升了师资的整体教学水平,并建立了更加符合国际化学科发展所需的师资结构。与此同时,每年还要邀请多名国际著名设计师和教授,来我系进行教学交流活动,以开阔师生的眼界和了解国际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的动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楼

目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设有三个专业平台(三年级后进入):平面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书籍艺术设计。这三个专业是我们系的主干专业平台,它们的变化跟社会发展变化相关。也许名称没有改变,但是专业内容和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三个专业是在传统印刷媒介为主的平台上发展起来的,今天与新媒体产生了很好的对话和互动发展,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延伸。以后随着其他专业学科条件的成熟,可能还会进行调整。


马泉副教授办公室


马泉副教授工作场景

就知识结构而言,这三个专业看起来是分开的,实际上在我们系的课程是打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高年级时更加关注本专业平台的东西,但是依然保留一些共同的课 程。不能说学书籍的不懂商业,学平面的不懂版式。因为学科是交叉的,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三个品牌是一个学科品牌,学科中有相当比例是课程共享、教师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除了参与装潢艺术设计系与全国或国际同类大的学科专业交流之外,三个专业平台在 国际上也有对应的学科设置,独立开展的学科交流活动也很频繁,在社会上也有对应的学科群以及学科组织,如广告有广告协会,平面有平面的协会,书籍有书籍出版界的协会、书籍艺术委员会等。


马泉老师接受视觉同盟采访

视觉同盟:教学模式有哪些?

 

视觉同盟:您能介绍一下装潢设计系05年毕业设计的情况吗?
马泉:去年我们广告方向的教学进行了实践教学的尝试,就是体验广告活动的过程。为什么我们这么做呢?因为相对于北大、人大、传媒大学的广告学,我们特点是广告创意与广告表现,但是广告创意本身跟平面设计有一定的差异,两者的诉求点也不是完全一样。相对广告而言,设计只是手段而已,而广告更多是解决市场营销中信息传达的问题,所以课程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不属于专业,也不是广告学院,我们是系里面广告设计的一个平台,所以说我们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大广告。我们觉得广告教学离不开一线广告实践现场的体验,仅仅是体验。当选择这个平台的时候,确实需要在一线的体验中换得对广告的敏感,对市场的敏感度有时候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必须在现场体验以后才能积累这种感觉,靠逻辑导不出来对市场未来的敏感度。

所以基于这个前提,也是我们过去教学里边比较弱的部分,我们有两个思路去弥补这个缺陷,一是我们在学校内请一线的创意总监来上课,这样可以弥补我们的课程结构不足。中国的广告公司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相对于国际广告公司具有特殊性。所以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不能照搬国外的,各广告公司有自己不同的办法,这些特色的做法恰恰是我们学生需要了解的。教学系统能够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但是他也必须了解现实的情况。比方说我们联系了几家国内顶级的广告公司共同加入到我们广告毕业设计辅导教师团队,那么我们可以把毕业设计放到公司的现场,要求公司提供实战的课题进行现场辅导。我们的标准是不以商业客户的标准为唯一标准,要求在与公司创作团队对市场调查数据同样共享的前提下,独立提出自己的判断,并借助公司庞大的执行能力,完成出精致的作品,也许客户用了也好,客户很喜欢但不敢用更好,这是学生真正的优势。这样比在学校里虚拟的课题实多了,所以去年整个效果我觉得还是不错的,社会和学生反映也很好。我让学生做的是一个全方面的广告活动体验过程,三个月内从策划,市场调查,到最后完成学生自己的设计。我的真实想法是让学生体验整个广告活动的流程以后,从中发现创意人员的价值在哪里,创意的因素在什么地方,你如何与其他人合作,还必须形成良好的互相关照和合作意识,这是我尝试的真正的核心目的。

视觉同盟:刚才您谈了广告专业平台的实践结合的案例,那么其它专业平台的能介绍一下么?
马泉:平面专业的重点在于符号设计和形象设计,包括包装语言、结构等设计语言和形态的开发探索。今年我们也是找了现有的课题来做,比如奥运礼品的开发课题。这需要学生在包装结构上下功夫,将来可能所有的作品都会成为成品。书籍设计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特别是对书籍形态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同。

视觉同盟:国外的设计教育一般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马泉:国外的本科教学也是多样的,大多是老师把项目带到工作室,学生来参与项目。他们在工作室内进行案例教学,探索性教学,非常活跃。而且老师带的学生也非常少,与我国火爆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不同,比较平和正常。

视觉同盟:现在很多院校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感到很迷茫,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马泉:从广意来看的话,大学本科就是一个基础教育的阶段,因为大学可能会培养出来所谓马上就能应用的人才,也有可能为以后成为好的人才做基础的准备,所以大学教育不能象卖产品和东西一样,出来就是好或不好。我们老说“百年树人”,学生的素质好不好,毕业十年以后看,十年以后他在行业里面是不是在领军,是不是能异军突起,这时候才能知道教学是不是很有价值,这必须有一个过程。从严格来讲,大学不具有培养大师的责任,但是可以给他打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或者其它的学习空间里面能够继续往前走,这是真正的目标,不是说培养出来就应该是大师,不是大师就是失败的教育。但是比较可怕的是学生毕业以后就走不动了,这是教学失误。至于往哪里走,是另外一个问题,比方说大学四年,有的学生学了四年的设计,坚定了设计的兴趣;有的学生四年以后,发现自己有另外的兴趣,也是好的事情了,也可以用大学打下的基础开辟新的事业(如:音乐、建筑、商业等都好),现在的社会,坦率讲没有单一的标准,不存在学什么就一定干什么,也没有绝对好的学校和不好的学校,只有有特色的学校和没有特色的学校。

视觉同盟:最后对我们网站的读者说几句寄语吧。
马泉:不管学生也好,教师也好,或者设计师也好,从大的角度来讲,都是从事同一个行业的同事,在这个前提下,就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今天你的高可能就是明天你的低,因为整个设计是往前发展的,未来毫无疑问是年轻人的,任何时候都是这样。社会经常有学生越来越不行了,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实际上是一代比一代强,我们唯一的误区在哪里呢?我们走过来的人是拿过去的标准来看现代的人,所以在你心里他当然是不如过去了,但是把标准放在现在,你就不如他。从国际设计的发展来看,我们是刚刚开始,所以每个学生,每个从业人员都面临着一样的问题,去迅速提升中国设计的品质以及价值,使它在未来的社会里面充当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未来的创意产业,没有设计师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我唯一想跟学生说的是:戒躁。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或者未来的工作、学习也好,尽可能规避这种心态,把它还原到你最本质的兴趣点去,这时你的一切诉求都会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诺贝尔奖委员会回答清华大学学生提问的问题非常好:诺贝尔奖奖的绝对不是你的结果,奖的是你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设计师也是一样,没有兴趣,就没有恒心,没有恒心哪有理想的结果,其实干什么事都一样,祝大家都有好的心态、好的恒心和好的结果!

欢迎进入:马泉博客

转载注明出处并保留本文所有链接,更多设计教育访谈请访问中国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本文关键字:设计教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马泉
(您可以在视觉同盟文章搜索搜图中使用以上关键词)

(责任编辑: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