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晓泽新作展——历史的琥珀:敦煌藏经洞再想象”开幕式现场
神秘敦煌,千年绝响。“谢晓泽新作展——历史的琥珀:敦煌藏经洞再想象”开幕式于3月1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策展人巫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艺术家谢晓泽先后致辞。开幕式上,杜鹏飞为谢晓泽颁发捐赠证书,感谢他为清华艺博捐赠绘画作品《“中国图书馆系列”第54号》。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邓岩主持。清华大学部分师生校友、艺术界代表、文博界代表、媒体记者、社会观众等出席了开幕式。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张元林 致辞
 策展人 巫鸿 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杜鹏飞 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马赛 致辞
 捐赠仪式
 艺术家 谢晓泽 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邓岩 主持开幕式
 嘉宾合影
谢晓泽是国际知名艺术家,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与艺术史系Paul L. & Phyllis Wattis讲席教授。谢晓泽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后分别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和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美术硕士学位。作品频繁展出于美国和其他地区的美术馆和画廊,新近个人艺术展包括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的“物证”(2019-20)和丹佛美术馆的“聚焦”(2017-18)。谢晓泽作品得到专业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美国艺术》和《艺术新闻》杂志、《纽约时报》《多伦多环球邮报》等都曾刊载评论他的展览。作品典藏于诸多博物馆和文化机构, 包括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丹佛艺术博物馆、休斯顿美术馆、加州奥克兰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圣何塞艺术博物馆、斯科茨代尔当代艺术博物馆等。谢晓泽曾荣获亚洲协会北加州分部“亚洲创变者奖”(2022) 、南京国际美展绘画学术奖(2016)、纽约乔安·米切尔基金会画家和雕塑家奖(2013)、纽约波洛克-可拉斯纳基金会奖金(2003),以及达拉斯美术馆和凤凰城美术馆的艺术家奖金。
2017年初,谢晓泽收到美国敦煌基金会的邀请,成为他们全新驻地计划的首位驻留艺术家。谢晓泽有意识地选择了莫高窟第十七窟,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作为灵感之源,创作了一系列绘画、雕塑及多媒体艺术。其中,水墨长卷《历史的琥珀:关于敦煌藏经洞的想象》在形式上借鉴了敦煌写卷,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学习、想象和构思的过程,并为后续更多作品提供了蓝图。《中西寰宇图》等作品展现了洞窟与天象之间的联系,表达了艺术家对于宏观宇宙的感悟。绘画之外,谢晓泽还创作了大量树脂雕塑与多媒体装置。这些作品构建了抽象的藏经洞空间,同时又与水墨长卷相呼应,多方面地展示了艺术家在文化寻根中追求创新的实验精神。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绘画、雕塑、笔记资料、装置、影像、VR等百余件展品,既是艺术创作与历史研究、哲学思辨的相互启发,也是艺术媒材和视觉形式的扩展和互动,体现了谢晓泽对敦煌藏经洞调研和思考的成果。这些展品以其不同的语汇和视觉效果构成多元的感知维度,引导观众体味人类历史和宇宙运动的交汇。展览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号展厅展出至2025年5月5日,欢迎清华师生及社会各界观众莅临参观。
展览现场及部分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