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系陈楠教授的署名文章《在字体设计中感受汉字文化》,于2023年1月17日在《人民日报》发表。
在字体设计中感受汉字文化
汉字既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的记录者和述说者,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最恰当的信息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汉字传承着自身固有的文化属性,保持了连贯有序的发展进化脉络。另一方面,面对历史上每次社会变革和科技的进步,汉字都能顺利地适应新的科学技术要求,一次次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样貌与风格,还焕发着新的时代魅力。这种文化符号与技术载体的依存关系清晰可见,如岩石、甲骨、钟鼎、简牍、纸墨、印刷、数字网络、人工智能……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汉字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同样显示出来全新的活力。
研究历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以史为鉴,现在我国已逐渐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美术史与工艺美术史研究体系,但由于现代设计概念的引入伴随文化转译的时代烙印,以及与美术、工艺美术学科的概念重叠与交集,使得中国设计史研究存在很多学术问题等待解决,虽然有关汉字的研究与实践已非常丰富,但多集中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人物事件、书体、单字的训诂考证与构形,或者在书法艺术、美术字的审美价值上;在设计方面也主要包括标志设计、书籍编排设计、实用字体设计等。对于汉字设计思想与方法论的研究成果较少,缺乏由鲜明的历史观指导的将科学技术与传播媒体等维度纳入汉字设计史视野的实践与研究,应该消除对于汉字设计问题的惯性思维与刻板印象,力求从“设计学”的视野厘清兼具信息传播与艺术审美双重功能的汉字文化,梳理汉字设计传承与创新的脉络,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汉字设计的深刻影响,为汉字设计实践与创新之路提供理论依据。
汉字设计史不是与汉字相关史料的堆积罗列,而史书的编写体例应该体现作者鲜明的学术立场与研究史观。中国传统史书的编写体例大致分为通史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等类型,其中通史的编年体与断代体都是按照一条总的时间线索对历史资料加以编辑的;而纪传体和国别体则是为并行的多个单位概念自身的时间进程编辑相关历史事件。近代西方史论较为普遍的体例方式是史料编辑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史论体现作者鲜明的思考与学术立场。1902年,梁启超首创章节体的学术史新体裁,其主要特点是按所要论述的问题性质分章立节,并且史论结合。本书采用通过章节体与传统体裁结合的综合性体例,不在一条贯穿始终的时间轴上编写汉字设计的历史资料,而是分为不同的问题概念单位,在每一个单位内部再依时间线索编写历史资料。在第一章为引论加以综述引导之后,第二章将汉字设计按功能与形式分成了“正、草、音、饰”四条并行的发展主线展开研究;第三章是汉字与少数民族和周边邻国的文化交流及其产生的设计形式;第四章是在科学和技术的维度下探讨汉字的发展与演变;第五章则是介绍从中国传统汉字艺术设计中挖掘提取设计思维与方法。
本书对相关汉字设计的文献与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搜集、归类梳理与分析工作,以设计学的视角厘清其在不同学科中广义与狭义上的理解与表述。如:如何区分书法艺术和传统的美术字设计、现代字体设计、编排设计等概念的异同。如中国传统的书体与今天的字体设计是密切相关的。书法艺术中蕴含的形式秩序与变化都是字体创意设计的基础,而且在书法艺术发展进程中本身就具有实用设计功能。因此,本书中也有大量章节用设计学的视角对中国传统书法进行二维平面的空间剖析和解读。在中国传统语言表述中虽然没有和现代设计概念一致的词汇表述,但不代表没有设计行为,我们不能受到概念定义的局限,完全可以尝试用现代设计学的思维与研究方法去研究中国古代的汉字设计问题,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衣、食、住、行、用的造物日用之中,存在大量设计思想与优秀的设计作品,汉字设计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汉字被广泛应用于染织图案、器物、建筑、交通工具之上,不仅增加了美化的装饰,也包含了对于结构格局的功能设计,特别是作为文化象征符号设计载体的作用尤为突出。汉字设计中所蕴含的设计思维与方法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智慧之光。
在一次次体会汉字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也一度使我感到困难重重。在这个过程中,我请教了许多语言文字学的专家学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有的是语言文字学方面的专业著作,有的则跨越文字学、艺术学等学科,从更宏观的视角研究汉字文化。对这两方面的学习与关注正是此书写作的学术基础。在完成《汉字的诱惑》、《格律设计·汉字设计观》等专著之后,以设计史的撰写体例重新梳理整合,进一步充实史料与案例,形成更加完备的研究体系。中国的语言文字学在古代被称为“小学”,虽然这个“小学”的古今概念有较大差异,但顾名思义,在当时肯定属于基础层面的学习而不是高层绝学。读书必先识字,要先学习掌握字的形、音、义,再学习诗书礼乐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自信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文化学者、普通民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关注汉字,汉字设计呈现出兴盛之势。希望这本书能对从事现代字体设计的从业者有所启发,也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一个既生动又专业的读本。
资料来源 | 转载自 人民日报 图文编辑|罗雪辉 宫未 《中国汉字设计史》:陈楠著;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