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2016年9月25日-10月7日)期间,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成果作品参展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市场,并于2016年9月25日-10月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主会场举办“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佳作展”。

9月25日上午10点,“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佳作展巡回展·北京”展开幕仪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昱东、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秘书长王昀、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教授、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设计红星奖委员会执行主席陈冬亮、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韩国首尔设计中心主席李淳寅、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毕学锋教授、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市场负责人、北京蓝盾世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莹、联想集团副总裁姚映佳、网易家居全国总编辑胡艳力以及大奖相关产业合作伙伴等嘉宾参加了开幕仪式。开幕式由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教授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毕学锋教授宣布开幕式揭幕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致辞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昱东致辞
 韩国首尔设计中心主席李淳寅(Soon-In Lee)致辞
 宋建明教授宣布展览开幕
 参加开幕式部分嘉宾
 嘉宾参观参展并交流
 嘉宾参观参展并交流
 嘉宾参观参展并交流
 嘉宾参观参展并交流
开幕式结束后展览现场随后举行了“互联网+”时代与设计大奖为主题的沙龙,分享专家大咖的智慧与观点,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设计大奖。
 主题沙龙现场
 沙龙由网易家居全国总编辑胡艳力女士主持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教授发表精彩论点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发表精彩观点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设计红星奖委员会执行主席陈冬亮发表精彩观点
 联想集团副总姚映佳发表精彩观点
 首尔设计中心主席李淳寅(Soon-In Lee)发表精彩观点并介绍韩国设计发展情况
这批来自16 个国家和地区的150 余件优秀作品亮相北京国际设计周世纪坛主会场。此次巡展主题为“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来”。展览现场分为生活与文化版块和产业与未来版块两大部分,作品涉及文化创新、生活智慧、产业制造、前沿科技等四个领域,包含生活日用、家居家电、办公用品、娱乐设备、信息设备,运动户外、医疗保健、交通运输、通讯装备、机械工具、生产装备、公共设施、防灾用品、新材料,机器人等领域。既展示以人文关怀和美学品质为导向的设计,又聚焦现代工业制造和面向未来的创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批展览作品中,有一些更为引人关注的亮点。那就是赛后部分优秀作品已在产业力与影响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如首届金智奖作品“水槽洗碗机”,以每月增长400%以上的销量大幅度提升, 16 年半年销量已是15 年全年的2 倍;同获首届金智奖的“可以喝的书”,在南非建立实验基地;大奖参赛作品“水马净水器”,在赛后完成两轮融资,市场估值过亿;又如首届创智奖作品“达鹏大气检测无人机”,为当地政府采纳,开创无人机雾霾检测新应用领域;首届创智奖获奖作品“魔幻大巴”,在赛后收获了更大的关注和机遇,其C2M 商业模式广受关注与推广。
部分参展作品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以下简称“大奖”)是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首个学院奖,是2015年创立的当代创新设计评价、推广与合作平台,也是一个艺术、科技与商业的跨界创新全球竞赛,更是一个创意转向财富与未来的实体创新加速器。
大奖以“东方智性、国力智能、生活智慧、创新智库”为核心价值观,倡导设计回归“智造”本源,汇聚世界创意资源,以期“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来”。
现今,第二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发布会已于2016年9月19日在浙江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盛大开启。大奖已开通网络报名平台接受公众网络报名,公众报名时间为北京时间2016年9月19日至2017年1月6日,敬请关注大赛官网(www.di-award.org)。
 第二届DIA 全球发布会海报
 第二届DIA 全球作品征集海报
 第二届奖项设置图
 第二届评价体系
2017第二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介绍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支持单位 浙江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
战略合作 艺创小镇、云栖小镇 浙江省广电集团、阿里巴巴、网易、新浪 中国国际设计产业联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设计红星奖、中意设计创新中心、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行业支持: 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香港设计中心、香港工业设计师协会、台湾工业设计协会、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等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日本千叶大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法国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大学、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设计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南京艺术学院、湖南大学、江南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广州美院
媒体支持: 深度合作媒体: 浙江卫视、网易设计、新浪家居、动点科技、视觉ME; 行业支持媒体: 视觉中国、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 浙江在线、大浙网、杭州网、创业邦、淘宝文化中国平台、36氪、设计癖、Arting365、秀设计、中国设计网、视觉同盟、Billwang、花瓣网; 新华社、中新社、美通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京报、intramuros、China Daily、中国青年报、周末画报、城市画报、南方都市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钱江晚报、经济日报、中国工业报、上海东方早报、上海证券报、每日商报、科技金融时报、中国美术报、新视线、设计与制造杂志、文化产业月刊、文化产业导刊、装饰杂志、流行色杂志; 浙江经视、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FM95浙江经济广播; 澎湃新闻、普象工业设计小站、设计中国、二更视频、一条、B12、人物LIVE、旧少年、求是设计会、日本设计小站、 日式生活美学、设计宝、陆俊毅设计现场、CoIn
评价标准: 大奖立足智能制造大时代背景,独创“金智塔”评价体系,包含三层标准:一是基础标准,强调“设计之技”,包含创新性、体验性、美学性、技术性和有效性等评价因子;二是核心标准,强调“设计之道”,包含民生贡献度、产业贡献度和未来贡献度等评价因子;三是顶层标准,强调“设计之力”,包含社会影响力、行业示范力等评价因子。
参赛方式:
1、参赛资格 全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单位、设计机构、科研机构及个人皆有参赛资格。无知识产权纠纷,上市两年以内或能在本届终评前公开展示其功能模型的产品均可参赛。
2、参赛类别 参赛作品涵盖产品创新设计,以及产品与服务相融合的系统创新设计,共设“文化创新类、生活智慧类、产业制造类、前沿科技类”四大参赛类别。 • 文化创新类:以人文关怀与美学品质为导向的设计。 包含文创产品、时尚穿戴、办公用品、家具灯饰、餐饮器皿、器物包装、教育用具、社会创新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 • 生活智慧类:以生活设备与智能硬件为代表的设计。 包含生活日用、电子数码、厨房卫浴、母婴用品、运动户外、智慧城市、环保生态、防灾防护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 • 产业制造类:以工业生产与装备制造为代表的设计。 包含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医疗保健、机械工具、建筑装备、农林装备、生产装备、军用装备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 • 前沿科技类:以新技术与新能源为代表的设计。 包含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3D打印等领域的前瞻性、实验性产品与服务。
3、报名方法 大奖采用公众报名与专家提名并行选拔机制。公众报名参赛者需在大奖官网www.di-award.org注册/登录后进行在线报名 ;专家提名参赛者需通过提名人发送的专属链接进行注册/登录后进行在线报名,填写报名表时,需额外填写提名人信息,否则将 计入公众报名。
奖项设置:
从所有参赛作品中评选出100件优秀作品授予“智造奖”,针对其中特别优秀的22件作品分别授予“金智奖”、“优智奖”、“创智奖”。 • 金智奖(2项,1 00万/项) 授予符合“金智塔”顶层标准,在社会影响力或行业示范力上具有卓越表现的产品。 • 优智奖(8项,20万/项) 授予符合“金智塔”核心标准,在民生贡献度、产业贡献度或未来贡献度上具有杰出表现的产品。 • 创智奖”(12项,10万/项) 授予符合“金智塔”基础标准,在创新性、体验性、美学性、技术性或有效性上具有优秀表现的产品。
评审办法:
1、评审机制 大奖包含初评、终评和总决赛共三轮评审环节,采用分类评审和综合评审相结合方式。初评采用在线图文评审方式,初评入围者需寄送实物参加终评;终评采用现场实物评审方式,产生TOP100,并从中选出22件作品作为金智奖、优智奖和创智奖的候选作品参加总决赛;总决赛采用现场答辩评审方式,产生各奖项得主。 公众报名作品需参加初评环节,专家提名作品经组委会审核后可直接进入终评环节。为彰显大奖的公正性,提名专家与评审专家实行互相独立的工作机制。
2、评委构成 DIA在全球范围内邀请权威专家担任评委。为凸显设计的跨界整合性,加强评审的全面性,除邀请设计领域专家以外,还引入科技、商业、媒体等其它相关领域专家参与评审。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官网:www.di-award.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