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作品 → 正文
石大宇慢工、风茶展作品——椅刚柔
作者: 石大宇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3年10月18日

圈椅可说是古代座椅设计的翘楚,结构简洁而有科学依据:“S”型靠背符合人体脊椎的线条、提供支撑,符合现代人体工学的要求;椅圈如同双手环抱的优美弧线,使用者可将上臂及下臂同时安放于上,通风又能获得彻底休息;四个椅脚之间还有券口牙子、牙条等强化结构,可历经数百年不坏。

但若以当代设计的角度来分析,明清时期的圈椅则有尺寸太大、过重(往往是贵重稀缺的硬实木制成)、无法融合进现代居家的实用性,往往沦为装饰性陈设等缺点。放眼中外设计界,尽管存在着许多以圈椅为灵感的坐具,但除了形似,并没有在功能及舒适度上寻求突破。

怀抱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信念,石大宇以世界坐具设计经典“明式圈椅”为题,以当代设计的精髓“可持续性”、“环保”、“减碳”及符合当代实用性和审美为改良准则,对应材料、结构、工法、生产方式、运输等环节,改进功能及舒适度,同时又精简设计、运用榫卯结构,使之符合现代生活,造就史上第一张可堆叠的全竹制圈椅,重新拾回属于我国明清家具以“简、厚、精、雅”的设计风格,企图将根植于华人文化的设计思维重新定位和发扬光大。

靠背自中央向两侧不间断地延伸,在扶手处向内收拢而后开展成利于抓握的扇叶型。如此大曲率的弧线涉及三度空间的扭转(正、反、侧弯),透过独特的技术应用,使竹条达至金属般不对称的延展性。

椅座之上强调竹条弹性及韧性,四条竹条构成弹性靠背,两侧各有三条竹条以品字形聚合弯曲而下,延伸至椅面下构成椅脚主体,竹制人字形加固套件扣紧椅脚两端,由此达致竹条刚性;在单一部件上、对应不同功能,同时展现竹条弹性、韧性及刚性。

座位由长度及厚度各异的竹条构成,灵感源于车辆减震器的弧形钢板结构,运用竹的弹性与韧性调节各位置的软硬度,竹条间隙透气,显著提升传统圈椅的舒适度,以坚实的材料达到柔软填充座垫的效果。

座位微微向后倾斜,以设计提示健康的坐姿,可作单椅、办公椅、餐椅、茶椅。可堆叠的精简设计节省空间及运输费用,呼应竹材本身减碳环保的特质。

(责任编辑: 邹鹏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