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人物与团队 → 正文
User Friendly 2012嘉宾Patrick Whitney 访谈
作者: UPA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2年12月6日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惠特尼教授 惠特尼(Patrick Whitney)教授是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设计学院(Institute of Design,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院长,同时他还是Steelcase/Robert C. 设计部门的特聘教授。
作为白宫设计委员会的一员,曾任美国设计中心主席并于1995年获“总统设计奖”,现任ID院长的惠特尼先生对设计的理解是:设计是人类创造产品的一门艺术。他一直致力于对设计本身加以改良和完善,并且始终坚持“功效重于样式、实质大于形式”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10年前,他开始倡导“人本设计”(human-centered design),其精髓就在于发掘人类自身运用科技的方法,而非科技本身发挥效用的方法。

Patrick Whitney教授正在主题演讲中

记者:2012年您又没有发现哪些网站或者应用非常棒?
Patrick: 我最近发现一个很棒的应用叫Uber,是一个叫车的服务。你可以选择叫什么样的车,是出租车、黑色的车还是SUV;可以看到司机的信息;还可以在地图看车开到哪里了。你坐到车上,告诉司机你去哪里,下车的时候不用付现金,因为他们会从您信用卡里扣除。你可以拿到发票,也可以评价司机。老客户可以给新客户10美元的礼品卡,这个新客户注册使用服务后,老客户又可以得到10美元。我觉得个应用非常有用,并且很有意思。

记者: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良好的用户体验范例。用户体验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很多从业者并不是有意加入这个行业的,通常只是无意接触了这个行业或者是从其他领域转来的,您的用户体验职业生涯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Patric: 1978年,我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关于用户研究和设计的国际大会—“可行的设计”。当时我们进行了四个研究,通过不同的设计和界面测试用户,评估他们是否可以理解传递的信息。当时参与的的机构有《芝麻街杂志》、华盛顿地铁、皇家人类博物馆以及庞比度中心的签到系统。

记者:非常酷!在什么地方呢?
Patric: 在芝加哥。的确很酷。当时我们叫“设计评审”,后来改叫“原型设计”,发展到现在我们叫“用户体验”。

记者:这次会议有什么成果呢?
Patric: 案例研究在当时伦敦著名的杂志《设计》上发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开始关注用户研究,开始理解并不是所有你传递的信息都可以被人理解。当时我们很兴奋,因为这开启了全新的领域。现在,用户体验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意识了。

记者:这是1987年的事情,那2012年,您对这个行业怎么看呢?
Patric: 我觉得现在的很多公司目标性太强,限制了用户体验。有目标是应该的,但是公司应该多走一步,想想最初想做的是什么。现在我们正在用计算机技术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比如我们用3D绘画,消费者会自己要么完成产品制作,要么定制产品。发展下去,以后任何产品在制作之前都会现有明确的用户需求,所以未来用户体验不用再花太多心思在用户心理上。

记者:那我在问一下您的过去,我做了一些调查,发现您在2005年左右提出来了一个先锋思想,叫“金字塔底层”
Patrick: 是的,“金字塔底层”这个说法最初是一个商业大师C.K. Prahalad提出来的。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在金字塔底层寻找财富》。他说慈善组织和政府项目不足以解决50亿人口的贫穷问题,所以慈善和政府应该先解决“穷人中的穷人”的问题,也就是金字塔底层的人的问题。对于金字塔中间和上面两层,应该使用商业的方法。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也可以用在设计上。人无法知道自己是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我想我应该是给设计注入这种思想的最早的几个人之一。
记者:那从2005年到现在,您的思想有没有什么变化呢?还是当时的思想就切中要害,现在还保持一致?
Patrick: 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当时太乐观,高估了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最初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可以靠自己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是其实我们应该做的是找到在发展中国家中我们需要支持谁,然后用尽力气支持他们。

记者:您过去也提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现在这个点很热议。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您觉得在创新的行进过程中,有哪些瓶颈呢?
Patrick: 其实,创新在中国是最难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当技术和商业创新不足以支撑公司增长时,他们才会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但是在中国和印度,无论怎样,经济都是增长的,所以他们对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需求不那么迫切。美国的管理者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才把注意力放上面的,而是因为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意都太有风险,放在用户体验上,就不会有这么高的风险。当然所有的东西都会有风险,但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他们需要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记者:其实我能感受到现在中国对创新的需求特别迫切,您觉得有哪些因素会改变中国的现状,趋势他们创新呢?
Patrick: 公司不能只依赖国家经济的增长而发展,当国家经济增长不那么快的时候,他们自然要把更多的经历放在用户身上。虽然科技进步更容易量化、控制和管理,重复过去的商业模式也很保险,但是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不足以支持他们超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要超越现状,在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上创新。

记者:回到现实我们的企业环境中来,在尝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时,理论上,应该有一个团队,团队里的用户研究员、设计师、开发工程师等各种人员都应该对用户体验有很全面透彻的理解。但是现实中很少是这样的。您认为这种差距可以缩小吗?
Patrick: 缩小这个差距不那么简单-有的管理人员比其他人懂的要早。人人都想做乔布斯,这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陈词滥调了。他做出的决定都是很重大很有意义的,但都是到了后面,人们才理解为什么这些决定这么明智。比如乔布斯决定他们公司的核心业务不用做营收报表,这在别人看来很疯狂的,即使后来他们知道这样做的益处了,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究其原因还是企业文化不同。你不能随便把别的企业的文化随便拿过来用,你必须创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记者:好的,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访问。
Patrick: 不客气。也非常感谢您。
 

(责任编辑: 彭文娇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