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人物与团队 → 正文
UserFriendly2011年会嘉宾采访——Albridge Solutions公司用户体验设计副总裁Cindy Lu
作者: UserFriendly2011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1年11月29日
Cindy Lu介绍:

Albridge Solutions公司的用户体验设计副总裁。20年从业经验,是热情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和管理者。她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人因工效学博士,同时是美国人机工程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BCPE) 认证的人类因素专业人员(CHFP)。积极的参与UPA、人机交互学会(SIG CHI)等多个学会的工作,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和论文。她建议在未来的UPA中也能引入案例及论文讨论分享的环节,以促进行业交流。同时,通过发表论文的方式,使得更多同行获得参与大会,相互交流的机会。了解自己的优点并发展长处,了解自己的需要再做出职业选择,是她给用户体验从业者的建议。

记者:今年UPA大会已快要临近尾声了,能谈谈你对这次UPA大会的感受吗?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Cindy Lu(后简称Cindy):印象最深的我觉得是在中国的设计师们都是非常的乐于思考。他们问很多很好的问题,我就大概总结了一下,可以分成几类,一类是具体的事物,他们关心目前的工作中有挑战的事情,他们在寻找一些答案,也就是“我应该怎么样才能把它做得最好”,那么这种问题很多都是关于部门之间沟通的问题。我觉得一个就是让开发人员怎么接受他们的idea,另外一个就是跟产品经理怎么沟通,那么这样的话,在产品设计的时候才能体现用户体验的价值。实际上这种问题在美国和在其它地方到处都存在。还有一个就是用户体验的问题,有一些人说用户体验周期比较长,另外用户体验有时候的成果比较模糊一些。就是怎么要把用户体验的结果变成一种用户的需求,使得他影响到产品的真正的创新,这是另外一类的问题。那么还一种感受是我在美国没有得到的,就是在这我觉得特别受尊重。我想这也是中国人的优点,中国人比较尊重师长,所以像我走到哪大家就叫我Cindy老师。我们在美国比较随便,就叫Cindy,在这里有另一种比较新鲜的感觉,不同的文化称呼也很亲切,因为原来我也在中国呆了很多年,我在美国已经住了22年了,我是89年到美国去的,这次非常高兴回来参加这个会。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会议组织的很好,他们想到了很多东西,从接车到旅馆的安排,到大会的安排方方满面面事情特别多,大家都是志愿者,能把这个大会办的这么好真是不容易的事。

记者:感谢你对我们这次大会工作的肯定,从您的经历中看到您也经常参加一些国外的同行会议。相对来说,用户体验在美国也是更为成熟的行业。您可以对下一届UPA中国会议给一些建议或者谈谈您希望看到的一些主题和变化?

Cindy :谈到这个,确实有个令我惊讶的地方,我来之前我就在想,一共三天的会,我参加两天工作访,还有一天如何安排。在美国的开会我们一般都有论文分享讨论,论文一般都是经过同行审查。到这里之后我就在找论文的分享,但直到最后一天后来还没有找到,我就比较奇怪。实际上自从我在美国工作以后,我就有一个目标。因为我是做实际工作的,但是我又是在路易安娜拿到PHD,虽说我很希望看到实际的东西,但我也是给我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每年要写一篇论文。这样呢,公司就可以给我个机会去参加会议,跟同行及进行交流。我认为这个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像我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有可能很新的东西你们知道,我还不太知道。另外,我们这个行业实际上越拓越宽,很多东西都加入进来,很多新的名词我也不断的听到,所以对我来说,我需要不断的学习,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年写一篇论文,一般的公司是你要有理由才可以出去开会,比如:你的PAPER被接受了。也是通过这个机会我认识了很多人,就是每次开会有一些接触,有一些了解,大家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平常有些联系。另外,写论文的大多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他们代表的是一种趋势,而你需要先有理论,然后才转化成实践,看看他们做的超前的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大家写个论文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记者:看来行业论文的分享在美国的会议里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大家由此来分享一些新的趋势和新的发现。未来UPA中国大会可以安排一部分PAPER的分享或发布一些新的行业趋势,让大家每一年都能感受到行业的新发展。写一些PAPER还可以帮助用户体验的从业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会,与同行交流。

Cindy lu: 对于这点我有个建议就是明年组织会议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个比较短的分享。,这个PAPER不需要非常非常的长,不需要三十、有四十分钟,可以比如是十分钟的,讲一个成功的案例,或者一个教训,都可以,然后可以组织台上台下有些互动。当然这个里面会有很多问题,很多公司不愿意公开他们保密的东西,所以像我写PAPER也比较注意,我去写跟产品具体有关系的,除非这个产品已经发布了。但是有一些有名的公司,比如说谷歌,Facebook他们可以说他们已经做出来的东西,而中国有很多有名的公司,可以谈谈他们给他们的客户带了什么。这个就是大家互相学习,所以我觉得开会是一种互相学习,我知道我们在中国,大家有点像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实际上最好是大家互相联系,互相学习。我觉得这个力量比老师学生之间的这个更强。我观察我女儿这一代,她受她同代朋友的影响比我们多的多,那我觉得这也是应该的,你就想如果你有姐妹你有兄弟,实际上长大了你跟他们的交流,你可以获取的东西更多,所以我建议在中国,在我们这个行业,鼓励同行之间互相交流。所以你们UPA中国的会议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还有一个形式,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你有一个idea,然后你就到一个有很多桌子的房间,在那摆一个摊,就说这是我的Idea,别人感兴趣就会和你谈谈他的看法,你就可以收集到很多人的信息。大家走过聊聊天,把大家聊天的稍微记录一下,三五十个人走下来,你就有好多好多的idea,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方式,这个也可以增加互动。因为这个大会也是大家互相交流的一个机会,交流如果你有具体的话题你就更加能够交流。

记者:您刚刚提到的你对研究也比较感兴趣,在公司里工作的人可能会有疑惑,本身公司的环境可能并不是搞研究,但发表论文却可能需要一些比较新的想法,新的观念,面对这样的困难,您是如何去应对的呢?

Cindy :我是做实际工作的,所以我发表的东西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可能在美国跟在中国工作坊性质不一样,在美国是有两种,除了讲授的形式上课,还有一种工作坊,你可以组织一个题目,让大家每个人写一篇小论文,带着他们自己论文一起讨论,所以我最近几年在UPA美国年会组织了几次。我是考虑自己没时间写长篇的Paper,但是我又想去参会,那我就写一个提案,来组织一个Workshop,常常是我关心的问题。比如说2009年我跟IBM和Autodesk的同事组织了一个敏捷开发的Workshop,此后我们用那次workshop写了一个Paper。比如说参加过这次UPA,我就准备写一些东西,我可以跟你们分享一些,也就是我的一些想法,还有一年,我到中国来,华为让我给他们去讲讲课,我去了华为一次,回去我把我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东西总结了一下,然后发给美国。另外,去年我去了我们公司的一个会议,我会把我看到的一些东西写下来,跟我们公司的人分享,我们公司也有内部的新闻部,所以我们常常在那发表一些东西,这样也可以让别人记住你,有时我也去参加公司的会议,也是趁机宣传我们的用户体验的理念。所以就是说,通过这些自己的经历,比如你解决了一个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难题,你也可以把它稍微总结一下,并不需要很长。

记者:敏捷开发是您这一次讲的其中的一个主题而且这个敏捷开发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在开展,对于用户的体验的从业者来说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惑,敏捷开发会不会因为时间短的缘故,像用户体验、用户调研、用户参与度可能会降低,怎么样去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Cindy :我是这样想,敏捷开发确实是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把最终的产品送到用户的手里面,这是它总的一个概念,它是强调用户的合作。如果做调研,有的时候确实是需要一点时间,我觉得调研是有几种方法,一个是像今天听的三星的高级副总裁提到的,通过用户调研把这个结果给策略开发,实际上他的用户调研可能跟市场有关系,展望未来,这个我觉得是需要严格的设计,需要花一点时间了解。还有一种调研是产品方面的调研,比如美国有Twitter,我们这边要再做个类似的东西赶上它,我们要马上设计出来,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放到市场上去。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团队来做调研,但可以做一些快速的调研。比如:你先做一个四、五人的小样本调查,争取产品每个周期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反馈,那么你的信息一定能给团队带来价值。敏捷开发的精神就是说我把最有价值的东西在最短时间实现,这个精神可以想在用户体验中,哪些东西是最最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要只集中精力在这上面。大家都遵循敏捷开发的流程,遵循迭代的零周期,加强沟通。这样的话,我觉得用户体验可以很好的与敏捷开发融合在一起。

记者:在中国来说这个行业相对比较年轻,请您给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一些建议,如何更好的发展自己?

Cindy :在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些关键点。我觉得第一点,在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不断的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很容易做什么,你当然也要观察一些自己的缺点是什么,你的目的并不是说我要不断的去改进我的缺点,而是不断的发现你的长处是什么,你怎么能够把这个长处变得更加好。另外,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是不是做一个公司的CEO或者总管就是成功呢?我觉得不一定,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发现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适合自己的,实际上适合自己特点的、有价值的人。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有几个职业关键点,一个是你要决定自己要不要做管理者。做经理跟交互设计师要求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要启发人,带领团队能够成功,另一个是你自己成为一个专家,这实际上是两条不太一样的路。当然还有一种,我碰到很多交互设计师,最后变成产品经理也做得很好。你觉得自己在哪个方面能够发挥你自己的特长。对我来说位置不是很重要,而是说,我每天能够做的很高兴,我认为我得到别人的尊重,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所以就是要决定你往哪个方向发展。如果思考清楚了,有机会的话,你就会抓住。另外,你做东西一定要有激情才能做的很好,有的人可能到这个领域可能也不知道当时稀里糊涂怎么来了,所以你在做的过程中,如果不特别有兴趣,你应该果断去转到别的,那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的。另外,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尊重,你就要想办法去了解别人,第一步就是跟别人沟通的时候,首先要理解对方在想什么,然后你再想你的策略是什么,然后再衡量一下自己做的怎么样,那么这样的话,我想你会不断的进步。

记者:谢谢你给UPA中国和用户体验行业从业者的建议。期待明年再见!
(责任编辑: 徐大维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