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伟(wei.liu@tudelft.nl),Pieter Jan Stappers,Gert Pasman,Jenneke Taal-Fokker
该文版权由作者所有 CSCW 2011,2011年3月19-23日,中国杭州。 ACM 978-1-4503-0556-3/11/03.
摘要 随着Y时代人群逐渐成为工作市场的中坚力量,个人IT工具首次在先进性上较办公IT工具有所超越。这个研究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文献回顾和用户访谈,了解并建立冲突环节,以迎接新阶段的挑战。我们推纳出了六种主要的交互品质,以及它们在个人或团体工作环境中的表现形式。根据现有的调查结果,我们致力于通过建立指导方针和开发交互模型来支持Y时代人群在工作中的的交互方式。
关键词 Y时代人群、交互方式、办公工作
ACM关键词分类 H.1.2人机系统:人因工程
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批专业人才通过IT工具成为了工作市场的主导力量。然而,现如今一批被称作Y时代人群(生于1980-2000年之间)的新兴之火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涌入工作市场,逆转了固有的市场形势。作为数字化时代的第一代人,他们成长的环境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设备,像手机和无线网络几乎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主导。然而,在他们的工作环境中,高科技技术体现出来的优势却是捉襟见肘。因此,我们的调查主要旨在发现如此巨大差异的缘由,并为其谏言献策。
图表1呈现的是我们的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成分:Y时代人群(人)、信息技术(IT)和工作情境。在这三者的交集处呈现了我们期望了解的有关其工作中的互动性问题。文献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各个成分的当代知识体系、趋势和艺术现状的整体概纳,但其未涵盖展示出图表中的交集部分。因此,在接下来四家公司的一系列访问调查中,我们力图将对事物的关注重点集中在几者所存在的迥异之处。在随后的调查中,我们倾向通过蓝本和案例调查,了解各成分间的相容性,并达到通透了解冲突缘由的目的。最后草拟出促进Y时代人群工作交互方式的有关指导方针。
 图1:研究框架
Y时代人群 源于当代大部分关于Y时代人群的调研【2,4】,主要侧重于市场和人口统计方面,我们认为行为举止已俨然成为定义Y时代人群的主要因素所在。因此,我们特地选取数字化时代出生,并通过数字化高科技获取社会效益的人群作为我们主要的调研对象。
信息技术 过去几年迅猛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促成了社会家庭IT技术的衍生和发展,例如手机短信、播客、博客和社交网络。这些工具将过去人们觉得遥不可及的事物和信息变得唾手可得,为交互设计另辟蹊径,帮助人们获取和传播各种大量重要的数字化信息【4】。信息技术为Y时代人群创造了一个可供之交流、工作及学习的强大数字化平台【3】。源于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如期所至,其间出生并成长的Y时代人群相较其他人群在信息传达方面表现得更为高效和快捷。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身边的虚拟世界与实际世界完美地整合【1】。信息技术让这些人变得无所不能,并将自身与社交及工作网络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工作情境 随着工业型社会过渡到知识型社会,当下的工作环境也在几十年的风雨飘摇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型间,新兴的工作类型、工具、定位和形式极大影响并改变了当代员工的工作形式。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创造了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激烈和日渐繁杂的工作环境。主流的趋势包括团队的虚拟合作(地域分布广)、对灵活性雇佣的需求(时间和地点)、以及极剧增长的移动工作人员。除了这些趋势以外,办公人员在产品和设备的选择上有大量的空间,这些都为工作效率带来不小的提升。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比他们本身更大的附加价值(自动化已不再是卖点)。根据Exact公司(图2)近期的用户调研,我们发现办公族群把网络与现代信息的关联及交互方式看作是双赢的。网络的信息交流给予了他们对工作更加直观和透彻的了解,使其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对他们来说,信息与人的互动是工作中沟通交流及与实现用户至上原则的重要纽带。
 图2:Exact公司的用户调研工作坊
对Y时代人群交互方式的认知 在文献参考和用户调研资料之外,我们对四家公司的Y时代人群进行了情境访谈。我们发现此类办公人员对团队工作中所需的应用程序设备、服务和网络有相当高的要求。他们会抱怨在个人家庭生活中易于并乐于使用的网络IT工具总是在工作中表现的差强人意。同时,他们也提到工作中总是匮乏迅捷便利的交流沟通渠道,并对现实和期望的巨大落差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考虑于此,未来工作情境的改善需要在发展和引入提升沟通协作效率方面大兴土木。我们从访谈中发现并总结了Y时代人群的六大交互品质。此六大品质是依据访谈结果得出的,并通过故事版形式分析出来的。表格1通过举例工作和个人生活情境下IT工具特性来表述交互品质,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办公工作中是如何缺失的。
 表1:个人生活与工作环境中交互品质对比举例
基于这些交互品质,一系列的设计指导方针可以被预见。它们会指导和促进未来办公设备和情境的发展,例如:
·交互的内容需要具备娱乐性、表达性、和回应性。 ·团队工作需要可供收集和交换信息的(数字化)平台。 ·新型的移动设备需要提升信息交流的迅捷性,营造一个灵活的工作环境。
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辩证阐明了对工作市场新人的鼎力支持,以及大力提倡丰富办公工具资源和设备以提高工作互动积极性的坚定立场。然而,对于Y时代人群的鼎力支持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 工作环境、开发新型工具以配合协同工作以及研究其对未来团队合作有何利弊效应。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际的工作情况,解决具体工作环境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通过“设计研究”的方法【5】展开更多有质有量的调研学习来确定和规划指导方针。指导方针在交互模型中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开发,将会对Y时代人群工作交互行为的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篇文章则是整个指引方针的奠基石。
感谢 这项研究由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ID-StudioLab和Exact公司用户体验设计团队联合支持。
参考资料: [1] Accenture. Millennial are at the Gates. High Performance IT Research (2008). [2] Litmus. Decoding the Digital Millennials. Colombus, OH: Resource Interactive (2006). [3] Oblinger, D.G., Oblinger, J.L. Educating the Net Generation. EDUCAUSE (2005). http://www.educause.edu/educatingthenetgen/ [4] Oxygen Report. Generation Y and the Workplace Annual Report 2010. Johnson Controls (2010). [5] Stappers, P.J. Doing Design as a Part of Doing Research. Design Research Now: Essays and Selected Projects. Birkhauser Verlag AG (2007), 8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