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理论和资料 → 正文
方启思:《交互方式的设计来丰富贫穷人们的生活》
作者: IxDC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3年6月27日

2013年6月21日,2013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在杭州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院长方启思为大家带来题为《交互方式的设计来丰富贫穷人们的生活》的精彩演讲。
方启思:方启思教授曾在规模庞大及国际顶尖的设计学院任职,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领导才能。他从二零零五年起出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院长,至二零一二年二月开始担任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及讲座教授。 方教授拥有丰富的学术和工业经验。他于一九九三年起展开他的学术生涯,在蒂尔堡大学担任经济心理学助理教授。期间,他在位于荷兰燕豪芬的飞利浦担任设计顾问并于2005年出任荷兰飞利浦设计部人类行为研究中心经理。一九九七年至二零零五年,他成为飞利浦家用电器及个人护理的市场研究和策略部主管,专门提供和利用市场信息以制定企业策略、研发和营销计划。 方教授的研究领域涵盖消费者接受程度的早期概念测试、消费者行为、创新运用及网络创新等。方启思教授于二零零九年至二零壹二年一月担任荷兰电动道路运输创新中心主管,同时领导荷兰最大规模之创意产业研究计划(CRISP)。他现在亦是多个与设计、汽车研发、产业创新和市场研究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和机构成员。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院长方启思

以下为演讲实录:
辛向阳:接下来有请最后一位嘉宾方启思!他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方启思:各位下午好!我非常高兴来到杭州,我觉得与这么优秀的教授和学生分享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其实很多人在设计方面有很深厚的经验。
我的演讲主要是讲讲世界上存在着很多贫穷的人,你可能会觉得这些贫穷的人跟我们的设计不太有关,但不是这样的——我们必须要帮助他们,帮助公司来生产产品,让贫穷人群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让他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因为这些人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吗?当然不是的。我们香港理工大学会做很多的设计,我们始终想着社会责任,所以我们也设计了一些交互方式的设计,以此来帮助更多的人,包括一些贫穷的人们。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大学的时候一开始不是学设计的,我的本科以及研究生都是学心理学的,这也说明我一向对人及其行为很感兴趣。之后我在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担任了工业设计学院的院长,它是香港最大的设计大学,有很多大陆学生在那里攻读硕士学位。香港是一个很棒的地方,充满了亚洲风情和西方风情。我们设计学院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我们认同技术的重要性,我们觉得在学习之前要了解人以及人的本性、欲望、需求,然后才能给出一些设计的提案让工程师执行,所以第一步还是理解人类。大家也可以看到生活方式和时代进步很快,所以我们要紧跟时代。最近,我们开设了马术俱乐部、设计学院,这是专门做社会创新的设计学院,所以我们不仅想支持业界的发展,同时还为整个社会作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选择。
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的社会如何呈现一个新的面貌。我成为这个设计学院的院长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它。学校就像一个人体,设计是人体里的肺部,我们有两个设计的肺,一个是设计产品和空间的,比如说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这个设计都是通过产品和空间设计体现出来的,同时还可以做一些通讯的设计、沟通的设计,还有一些团队或者家族的设计,这是第二个设计之肺。所以,除了狭义的设计之外,考虑一些更广义的设计。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对组织也非常重要的要有心脏,设计的心脏是什么呢?所有的设计师都必须要了解而且要时刻意识到四点,因为心脏有四个腔室。第一是设计师必须知道设计的历史,之前有过怎样伟大的设计。第二是互动设计,对我来说互动设计是设计学院最核心的部分,它不是应用设计的一部分,而是设计的基础,它帮助人们和环境进行互动,彼此之间进行互动,设计师本身会对互动产生影响,所以在互动设计当中人是最重要的,必须要成为我们整个学院的心脏之一。第三,文化跟生活方式也是这个学校设计的重心,我们必须了解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我们看看中国在家庭在改变,技术在改变,人们互动的方式在改变,这是非常广泛的改变,我们必须要了解现在人们在休闲时间跟以前做的事情也不一样了,这就意味着他们有不同的需求,设计必须要跟上。第四,我的太太没有抱怨我赚钱太少,但是我同意应教授的想法,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要!所有的设计师不仅是梦想家,他们想的是可能实现的事情,当然还有更多实现未来的可能性,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梦想变为现实,因为变为现实也可以赚到钱,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赚钱就无法飞行,所以企业家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做三百双鞋子就可以做一个小品牌,可以在线销售,最终达到成本有效回收或者收回市场的成本。因此,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意识到这个现象,同时意识到你的胆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时刻准备好,并为研究设计做准备!在做学院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做很多研究项目,不是说一些小规模设计的研究,比如说相应的学院式的设计研究,一定要研究一下当今有什么理论,同时如何培育新一轮的设计人才,如果我们看到设计的中心,我们看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做一个分析,同时也可以成为创新和创意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相关演变的中心,我们可以作出相应的原型,同时也可以作出一些相应的测试,为人去做这样的设计。如果我们为人去做设计,那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同时也可以跟人一起做这个设计,那是完全不同的方法。你不仅看人们做什么工作,也可以更严肃地对待相关的事情。比如说可以了解一下终端用户为什么要这么做,给出你的想法和建议,如果你作为一个资深设计师就必须和用户一起做设计,如果再进一步最后是根据末端或者是终端的客户来定义什么样的产品和怎么样的服务,我们设计师只是相应的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让很多设计师一起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工作,可以很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所以,作为设计师要为终端客户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创造了之后就可以很好和客户进行互动,让用户参与进来,同时可以做出解决方案。不仅仅说我们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同时完全尊重终端客户,也可以做出很有意思的设计和理念,这是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另外,我们也要和终端用户站在一起非常认真地对待他们每一个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穷人的相关设计。如果作为一个设计师,要让这个产品和你自己相接近,必须要做一些培训和教育相关的项目,很简单就可以了解这些需求和每一个受众的行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个性,对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说一夜之间你就会发现很难去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些东西,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所以,为贫穷的人们做设计的话,就要明白怎么样用差异性的设计,比如说你怎么样将设计师和用户进行结合的——相应的创造和分析,同时做产品演变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做出一些合作?另外,是把这样的方法应用到设计当中。同时,和贫穷的人们一起共事的时候可以学到什么呢?他们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理念的改变吗?有没有可能带来一个行动的改变呢?有没有可能学到什么?所以,我们可以让贫穷的人们参与设计当中,让他们觉得不是社会脱节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是贫穷的,所以我们必须将他们纳入到社会,让社会接纳这些人群,给他们提供相关的包容性的设计。
 
这边跟大家分享三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我们针对有视觉障碍的人做的工作,比如说很多人出去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视觉有障碍,所以我们会在街上或者是公园里,他们作为一个社会角色,你们在香港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也是一样,盲人很难去公园参观,因为他们很难在里面找到路,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所以有专门的盲道,但是他们还是无法很好的享受公园带来的美景。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做更多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和盲人都讨论过,同时我们对盲人周围的朋友、家人、盲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进行沟通,提供很多解决方案。所以,他们也帮我们想了很多公园里图标的改变,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做好定义,到底什么信息和他们有关的,我们如何做出定位,我们应该怎么样的对用户作出针对性的发明和设计,所以这是不一样的互动的方式。对盲人来说,他们可以说话和给你一些相关的建议,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相关的理念和结果,也可以让他们思考一些与他们相关的设计宗旨和设计目标,所以这就是我们前面和盲人一个参与性的设计过程。另外,在我们的学术杂志上也报道了这样的项目,并且还有一系列为盲人做相关设计的项目。当然不仅仅是盲人觉得这个很有用,也有一些其他的人群也觉得很有用,而且很多人给了我们看法和建议。
第二个案例:是对弱势群体,这边是自闭症的儿童。他们很难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存在一些社会能力的缺乏,如果要帮助他们,首先必须要想一下到底有怎样的理念和想法,这些理念和想法可以让这些孩子变得更加正常生活,让他们融入社会的交流当中。首先,我们和自闭症儿童沟通,这是由我们学院的学生做的,这个图片里面有两个我的学生,也阅读了很多材料,和自闭症学校的孩子进行沟通和玩耍,同时了解和他们怎么样合作,有没有特殊的窍门。同时,他们也和老师进行谈话,老师对此有很大的帮助。他们告诉我们和孩子们玩什么、说什么话,此外我们还有一个相关的目标,就是加强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技能,同时也让自闭症儿童在团队当中更加舒适。
(PPT图示)这是我们发明的一些新的游戏,这个游戏其实叫丁丁车,一会儿给大家做一个展示。其实这个APP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它有一个主菜单,可以让老师和儿童进入这个系统,老师可以自拍也可以马上玩这个游戏,老师可以选择一段音乐,他们选择播放也可以构建整个游戏的画面和结构,这样就可以看见孩子怎么玩,他们在玩的过程当中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孩子们是否会被吸引。首先,我们看到他们首先给孩子拍一张照片,然后孩子的头像放到了一列火车上,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朋友,同时他们都在同一列车上。之后,大家可以看一下小的短篇,里面也有非常优美的音乐,你也可以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视频播放)这个是由我们的研究生做的,同时他们也会很快完成另一个项目,这个项目非常不错。有了这样的游戏之后,这些自闭症的孩子可以一起玩耍,也可以围着小桌坐下来,可以很好地看到自己的照片,也可以看到周围小朋友的照片,进行很好的协作,比如说可以一起听音乐,有时候他们会一起玩,有时候会自己玩,这样会帮助他们用一种舒适的方式进行社交,这样就让他们可以简单的掌握这技术,一会儿之后他们就可以很好的沉浸其中,就可以习惯合作带来的乐趣,他们也会明白和别人一起带来的好处。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游戏!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为自闭症儿童开发的游戏,可能会帮助他们开发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等,但是这是为数不多,第一次做出来的一个游戏来加强那么的社交能力,我认为这是一个先驱,同时可以做出游戏的开发和进一步的演变。同时,把用户加入进来,让自闭症儿童学会玩这个游戏。当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不像其他小孩子一样给你很多反馈,所以我们要从老师这边得到很多反馈,他们给予我们很多帮助。自闭症儿童以及弱势群体边上的人给我们很多价值,会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些设计,如何把终端用户等一同包括下来。(PPT图示)这是四个学生一起做的一个项目,我们为大家自豪。非常高兴他们今天来到会场!
第三个案例:也是关于弱势群体的,它不是关于人的,而是关于动物。我并不确定有多少人为动物设计一些项目,其实90%的项目都是和人相关;如果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动物世界,比如说来看到不同的动物,有很多的棱角类动物都是在受着困境,我们应该让这些动物享受更多的福利,这个创意并不是我们首创,大约200年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其实和今天做的福利项目都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在印度尼西亚有一个野生动物的中心,这里有动物无法交易行为,如果这些动物被海关抓到,这些动物已经不适合被放回自然环境当中,而是需要在一个固定的环境里面得到人类或者是同类的照顾,所以我们看到印度尼西亚政府把很大一片森林变成了一个野生动物的救援中心,来安置这些特殊命运的动物。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是希望能开发出某种技术或者说是方法,可以和动物进行互动,也许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增加他们的互动可能性,比如说互动的方式。学习一下动物在游戏当中的互动和玩耍的方式是跟人不一样的。
我们用了一些非常耐摔的电脑,可能是市面上最耐摔的。但是放到动物中心,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些动物都像孩子一样,对照顾他们的人充满了依恋,这些人是了解他们的行为,可以看出哪些东西是比较开放,哪些比较害羞的,野生动物园的饲养员帮助我们开发了一些简单的游戏,可以看到这个猩猩看到屏幕之后会有什么反应,他用手指去按一屏幕上的按钮,他不仅有手指,那时候还用牙齿和嘴巴,他试图跟屏幕技术互动。就像小孩子一样看到屏幕会犹豫,有人走进他会知道这个玩具要放在好,不要被别人抢走,但这时候不要接近它,它可能会攻击你。也就是说这些动物很喜欢我们的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同一个观察员是非常重要的,万一动物失去兴趣,就可以知道它的兴趣。其实玩耍游戏是可以抑制攻击性和创造合作的形式,通过玩耍可以让动物的攻击性减弱,我们收集了很多这方面的数据和证据,包括人们也是一样,可以投入游戏来压低心里的压抑。
(PPT图示)这是获得媒体大量的报道,比如说《星岛日报》,我们邀请了很多非常熟悉互动理论的游戏设计师来设计这些产品,比如说可以尽量延伸他们的创意性,从人类的互动延伸到动物的互动,这其实对年轻的设计师来讲也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
同时,我们还跟一些初中生进行了合作。他们也是非常好的天然设计师,(PPT图示)可以看到这些大猩猩和研究人员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关系,这不仅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我们也发现一些自闭症的孩子跟动物的行为非常相似,所以,我做这样一个项目不仅是对动物有好处,也许对其他患有疾病的孩子也有好处,所以它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让我们非常高兴!我想我们跟动物互动带来的快乐,比我们拿到工资的快乐还要大!如果你为这些弱势人群进行互动设计,当然我们设计的目标是他们,但是有的时候你必须要了解到周围的人一些特性,所以有时候可以和他们一起进行设计,也就是说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收获,也要用更多的时间理解这个人群,因为你跟这些弱势群体之间有一些差距来理解他们的不同,因为你们背景不同。同时,通过了解弱势人群以及了解动物,反而更好的了解到了人类行为互动的一些总体原则或者是一般性原则。我们研究的都是一些比较极端的人类行为的极端案例,这个会对我们的社会增加包容性,以及对弱势群体带来更多的贡献。
所以,我们为产业服务,我们为社会服务,但也不要忘记我们的人群!
谢谢各位!
 
更多精彩,关注2013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官网:http://ixdc.org/IxD2013/

(责任编辑: 彭文娇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