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介绍 国际纳米艺术展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和统一。 她将汇集最前沿的纳米科技成果,并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和科技感受。
活动目的 首届国际纳米艺术展以“科学让艺术灵动、艺术让科学生动”为口号,邀请科学家、科学爱好者、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等共同参与创作“纳米艺术品”旨在通过艺术语言推广“纳米”让大众感知“纳米”,理解“纳米”, 用艺术语言阐述科学、赞美科学;展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神奇魅力, 开启纳米艺术新纪元。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
承办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 同济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研究院 同济大学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 同济大学纳米艺术中心 上海壹号美术馆
征集主题 1、纳米世界的艺术表现:(强调科学性) 纳米尺度的微观世界美:纳米尺度上的图像记录。每件作品要求强调具备艺术与审美性, 并且在科学范畴内必须具有科学性,递交作品要求附以注解,说明图片来源。 2、纳米素材的艺术再造:(强调以纳米素材为基础) 以纳米素材为基础,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语言重新塑造新的艺术品。表达形式不限。 3、纳米技术的艺术表达:(强调展现纳米技术) 用艺术语言阐述、展现纳米技术,让人更好的理解纳米技术。 4、纳米技术的艺术再造:(强调应用纳米技术来创造艺术) 用纳米技术为艺术手段,创造新的艺术作品。 5、纳米产品的艺术延伸:(强调以现有纳米产品为基础) 以纳米产品为素材,通过对纳米产品的艺术处理得到新的艺术作品。 6、其 他 主题不限,形式不限。(纳米艺术展纪念品、礼品设计)
参赛人员: 全球范围,参展者不限职业、年龄、地区。包括科学从业者、爱好者、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纳米相关专业在校学生、艺术类院校在校学生等等。
创作要求: 表现形式不限,摄影、插画、海报、动画、多媒体、影视、绘画、设计、雕塑、装置…… 作品主题可用简单文字做出表达。
参赛方式: 创意方案递交:可将作品以电子文件形式在线投稿, 详见展览官方网站:http://inano.tongji.edu.cn/Nano_Art或邮寄至组委会。 实物作品递交:绘画、雕塑、装置等可递交实物或模型。
评选活动: 本次征集活动将设置评审委员会,对正式提交的参展作品进行评审。 评审委员会委员由组委会选聘。为确保对作品的客观评价,组委会将聘请国际、国内知名科学家、著名策展人、著名艺术家、著名设计师、著名雕塑家等6-8位专家作为评审委员会的委员。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证书奖杯及奖金(人民币10000元) 二等奖:2名 证书奖杯及奖金(人民币5000元) 三等奖:3名 证书奖杯及奖金(人民币3000元) 优秀奖:20名 证书奖杯及纪念品(价值人民币500元)
获奖优秀作品有机会直接入选纳米艺术展,或经过著名艺术家指导进行再创作入选纳米艺术展。入选作品将与世界著名艺术家作品同台展出,收入《首届国际纳米艺术展作品集》并被苏州纳米艺术博物馆收藏。
制 作 获奖优秀作品和最终入选作品将统一进行制作,组委会将资助部分优秀作品的制作费用。
展 览 苏州:2010.11.13-11.23(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 上海:2010.12.05-12.15(上海壹号美术馆)
论 坛 摒弃常规讲座或论坛的形式,以新论坛的面貌向公众展示纳米艺术的魅力。邀请多为科学家和艺术家,讲述他们研究故事,讲述他们新酷作品,打造跨界交流,与观众近距离互动,这是一场科学与艺术碰撞,纳米与生活交融的美妙。
相关日程 截稿日期:2010.9.10 评选日期:2010.9.14-9.15 展品制作:2010.9.15-11.10 苏州展览:2010.11.13-11.23 论坛日期:2010.11.13-11.15 上海展览:2010.12.05-12.15
版权申明 应征者提供的作品,必须保证是无版权争议的原创作品,如因其提供的作品或作品中的元素引发版权争议,由应征者自行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科学家提供的原始记录作品如不允许艺术家利用作为素材进行再创作,必须在提交作品时声明。本次活动为推广纳米艺术,邀请著名艺术家参与创作,这是一次特殊的创作活动,希望科学家与艺术家亲密合作,艺术家再创作的版权属于艺术家,也可协商解决版权问题。
应征者一旦提交作品,视为同意其作品在征集活动期间可在各种媒体展会上进行展示,展览结束后将作为苏州纳米艺术博物馆藏品,免费陈列。
国际专家委员会 Mauro and Laola Ferrari, 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Iana Aranda, ASME, 美国机械工程协会 梁维耀 英国剑桥大学 Johan Engberse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荷兰湍提大学) Ali Khademhosseini (Nanomedicine)( 哈佛大学) Dean G. Tang (Cancer Stem Cells) (美国德州安德逊癌症中心) Mauro Ferrari (Nanomedicine) (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Wing Kan Liu (Computer simulations) (美国西北大学) 赵忠贤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裴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校长 解思深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张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大学 王中林 中科院外籍院士 佐治亚理工学院(美) 夏幼南 教授 华盛顿大学(美) 钱忠明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 时东陆 教授 同济大学 辛辛那提大学(美) 聂圣哲 教授 实业家 教育家 王小慧 著名旅德艺术家 孙 良 著名当代艺术家 周铁海 著名当代艺术家 蒋奇谷 教授 芝加哥艺术学院(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