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画导演 谢简远
视觉同盟:请自我介绍一下? 谢简远:我叫谢简远,1987年生于云南,2005年至2009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本科,曾创作FLASH短片《ET狂想曲》,参与联合作业《梦颠》创作,2008起年独立创作动画短片《月神》,现任北京某卫视频道动画导演。
视觉同盟:请介绍一下在2009年第九届学院奖中获得的奖项? 谢简远:《月神》在第九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中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
 《月神》海报
视觉同盟:请谈一下您的获奖作品? 谢简远:《月神》这个片子是我的大四毕业创作,它也是我对中国元素在动画中运用的一次尝试,这个片子虽然只有短短六分多钟,但从构思到完成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了做好这个片子我查阅了大量的中国传统美术资料,在画面效果的实现上也做了很多的技术尝试,制作时也碰到不少瓶颈,能呈现出现在的视觉效果,其实也是我当时意料之外的。这次很荣幸能拿到最佳视觉效果奖,对我来说一年的努力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肯定。
视觉同盟:请您介绍一下作品的创作? 谢简远:《月神》其实是个意外收获,因为一开始我想做是一个欧美风格的片子,正当我绞尽脑汁构思剧本里一个跟月亮有关的情节时,《月神》的灵感瞬间油然而生,以至于后面的创作方向发生了转变,最后选择了中国风格的《月神》。
 剧照
这部片子的美术定位是具有中国传统美术特色,但我不希望这个片子看上去过于传统化,而是希望这些中国元素能运用得具有现代感和设计感,更有动画的想象空间,这给我自己出了一个大难题,所以当时我到书店或网上找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场景的设计借鉴了很多美术风格,如宋代山水画,敦煌壁画,工笔画等等,尝试了各种绘画手段,如水彩,国画和CG,经过很多次效果试验,最后确定的实现手段是用水彩在纸上打底,然后到PHOTOSHOP里进行细化加工,再加上后期特效的进一步点缀,从而营造出虚实相生,具有神话色彩的东方意境。
在人物设计上,我参考了一些早期中国动画的人物造型,如<<大闹天宫>>,<<九色鹿>>等,身上花纹也借鉴了京剧脸谱,我想让其有一种复古的感觉,但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商业元素,使它不是那么艺术化,对观众来说更讨喜一些。为了能与场景很好地融合,人物的线条都做了上色处理,这加大了工作量,在纸上绘制动画的时候,需要上色的线条都得使用彩色铅笔绘制,然后导入上色软件中再次加工,环节非常繁琐,但为了营造最佳的视觉效果,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片音乐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同学创作的,从头到尾一直贯穿,虽然这部片子是中国风格,但音乐并没有完全套用中国的民乐,而是融合了很多西洋元素,中西结合的效果也很棒,音乐情绪很好配合着剧情的发展,为此片增色不少,所以我后面决定削弱声音动效,主要以音乐叙事为主。
其实一开始我构思的这个故事体系比成片中的庞大很多,但因为时间与精力有限,只呈现出现在的“精简版”了,这样多少影响了一些叙事,这也是这个片子留下的一些不足和遗憾。不过《月神》也是我今后动画创作道路的一个很好的起点,也希望自己的下一部动画作品能比《月神》更好。
 剧照
视觉同盟:请您谈一下自己学习动画的经历与感受。 谢简远: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接受了四年的科班教育,在这里我的确学到了很多,除了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外,我认为电影学院最大的优势是给我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与平台,因为电影学院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优秀的同学太多,让你不得不进步,我刚入学时,其实专业成绩并不理想,有时看到身边同学的作品,都会质疑自己会不会画画,还好自己心中对动画的憧憬并没有就此泯灭,每到假期我都不回家,留在宿舍做动画,创作出了一些动画作品,从中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探讨合作,我的专业技能也是这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认为学习动画最主要的就是兴趣,因为做动画的确是一个可以把人累死的事情,要是没有兴趣作支撑的话,是无法完成一部作品的。有了兴趣,还要有坚持,我想大多数同学同行包括我在内,在制作一部动画的过程中,一定会很多次想过放弃,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切的努力肯定会有回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