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声杂志社发行人黄永松
视觉同盟:请谈一下参加此次第四届文博会的感受。 黄永松:文化创意产业现在在全国如火如荼,也就可以显示出我们迫切需要了。这是文化需要的,我们过去对自己的文化,事实上不是那么觉得需要照顾,文化都在。事实上它会没落,尤其是人的部分,尤其是设计人的部分,要有设计,有制造人,才有产业,这种设计,这种制造人就是过去的工艺师。老手艺人纷纷凋零,所以我们比较焦虑的,比较急迫,这件事情要好好地进行推动。 视觉同盟:请您谈一下汉声文化出版物的几个准则? 黄永松:第一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是传统的,第三是活生生;第四是民间的。因为我在做传统文化整理的时候,会发现消失太快,非常急迫。我做传统,不做现代,自己没有这么大力量,因为传统要消失是急迫的;我做中国的,不做西洋的,也是急迫,因为我们自己要消失,西洋有人整理;我做活的,赶紧抢救活的,已经消失的是另外一回事情,要赶紧抢救。我不做宫廷的,不做知识分子的,因为那些有人在做,我就做民间老大爷、老大娘的一些智慧,这个没有人做。
视觉同盟:对中国台湾与大陆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的看法。 黄永松:因为台湾小,这些事情起步比较早,受到西方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那边犯了无数的错误,我就有一点经验,回来以后跟这里的同事和朋友们交换意见,那些发生问题的陷阱,我们不要再掉下去了,我们绕过去走就可以了。 就是把脚步停下,讨论文化创意产业。讨论好,要做。要做,我是觉得所有的中间这一环,创意是承前启后。承前就是文化部分,启后就是制造业的问题。所以中间的设计人很重要,就是设计人他承前了再如此启后,他设计出来给大家用,给新时代在使用。所以这个当务之急,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去学习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不用上课记学分的,就是说你看老奶奶的一句话要思考,你走到一个什么地方多看、多了解,有机会就会慢慢拉回来,拉回来欣赏自己的文化。很多年轻人不欣赏,他觉得又老又俗,又僵又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