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人物与团队 → 正文
“谷滕堡”终生成就奖亚洲第一人余秉楠教授专访
作者: 曹金花 江欣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9年11月3日


余秉楠教授


1989年德国莱比锡市长向余秉楠老师颁发“谷滕堡”奖现场

视觉同盟:请您谈一下参加此次大会的感受?
余秉楠:
这次大会是中国和世界上设计交流规模最大的一次,它必然会在中国设计史上留下一个脚印。

视觉同盟:请您谈一下对现在中国设计教育的看法?
余秉楠:
设计教育正在发展和转型时期,发展说明我们过去基本上没有什么设计教育,过去是处于工艺美术的状态,不是现代设计,那种状态发展到今天,不仅是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发展,两千所大学有一千所开设了设计专业,数量上很大,同时在转型上也在进行,从工艺美术的方法转变到现在,而且设计的新的潮流,新的形势,也在不断地增加,特别是现在留学生比较多,这些留学生从国外回来,到了大学就开始增加新的内容,所以这个转型也是比较快的。当然这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尤其是要培养出成熟的、优秀的设计师队伍,不是一两个人,不是几十个人,而是一批人,几百人、几千人,这样才会对中国的产业发展,整个社会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不会太短,但也不会太长。


“谷滕堡”奖状

视觉同盟:您的获奖有一个生动的的故事,可以谈一下吗。(余秉楠老师1989年为表彰在书籍艺术的教学,创作和理论方面的杰出成就,荣获德国莱比锡市政府颁发的国际书籍艺术界的最高荣誉“谷滕堡”终生成就奖,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个亚洲人。个人经历编入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的“21世纪名人录”和美国传记研究院的“国际名人录”。) 
余秉楠:
我是1989年获得了这个奖,它是每年一次,由德国莱比锡市政府颁发给世界上一至两名在书籍艺术领域有特殊贡献的人或集体。1989年的评语是这样写的,“为表彰在书籍艺术的教学、创作和理论方面的杰出成就。” 其中特别提到了我的一套字体“友谊体”,后来在德国的应用中被称为“中国字体”,这是第一套由中国人设计完成的拉丁字母印刷字体,那套字体获得了“当代最佳印刷字体”奖。但是这套字体的命运确很坎坷。
50年代国内开始了汉字简化,建立汉语拼音系统的文字改革。当年前民主德国总理格罗提渥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晤时,周总理向他提出,委托民主德国为中国培养一位能设计拉丁字母印刷字体的中国留学生。格罗提渥回到德国后,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我的导师阿尔伯特•卡伯尔教授。所以我设计了那套字体。它是作为民主德国送给中国国庆十周年的礼物。在莱比锡大学的一次隆重的仪式上,作为赠送给中国文化部的礼物,把“中国字体”的字模和铅字交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使。这套字模和铅字存放在当时的文字改革委员会。
文革以后,这套字体找不到了。1986年,我的老师卡伯尔教授来中国讲学,他听说这套字体没有了,从他们学校的工厂里又拿来这套字体的铅字,连同用它印刷的书籍《毛主席诗词》带到中国,交与民主德国驻华使馆的大使一起赠送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存放于学校的印刷厂供教学使用。后来学校把印刷厂连同这套字体一起卖掉了,这套字体又丢了。我和同事去抢救,这套字体正在被融化,只追回一部分,拿回来以后放在学校的地下室。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到清华大学,搬迁的时候这套残缺的字体再次丢失。1989年,民主德国Typoart字模厂准备将它制作成电脑字形档,不久东西德统一,这个厂倒闭。2007年,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知道这个情况后,愿意把这套字体投入生产,正在制作当中。这套字体经历了半个世纪艰难的一波三折之后现在终于有了希望。
查了历年的获奖者名单,都是西方的设计师垄断,没有亚洲人获奖,所以这次获奖是亚洲第一人,后来过了经过那么多年,2007年韩国的安尚秀获得了这个殊荣。


“谷滕堡”奖章

更多请见: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专题

(责任编辑: yimei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