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杉浦康平
杉浦康平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荣誉教授,杉浦康平于东京艺术大学取得了建筑学学位。1964年至1967年,任教于西德乌尔姆设计学院,并于1989年至2003年在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任教。 身为一名平面设计师,杉浦康平的印刷作品涵盖了从杂志、书籍、明信片到邮票的很大/广大范围。 全亚洲顶尖的艺术家与设计师都被他独特的风格所影响。他获得过大量的奖项,包括莱比锡图书设计特别奖、每日新闻艺术奖以及日本教育省艺术奖。 杉浦康平针对亚洲文化传统,撰写了大量关于知觉论,视觉交流,音乐论以及图像研究的文章,其中包括:《日本的造型•亚洲的造型》、《吞下宇宙》、《造型诞生》、《叩响宇宙》、《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半个世纪》、《亚洲之书•文字•设计》、《亚洲的宇宙+曼荼罗》。
感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吕敬人教授提供翻译。
视觉同盟:对中国设计中文化的融入怎么看? 杉浦康平:人类历史从三千年,六千年,一万年,一亿年,它是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们今天的人只是一本书的一点点,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有DNA,中国传统文化DNA,很长的,所以展现在这儿仅仅是一面。即使是昨天,即使是十年前,即使是三十年前,五十年前,在今天看来也只是历史的一页。现在年轻人都在谈画面,谈电视画面,电视画面关于人类的生活、历史,也是一页翻过一页的。 我的感受是尽管现在看到这么多元的世界,闭上眼睛心里也在想一想,由历史逐渐地分层出来,自己能分多少就分多少,这就是过去DNA的东西在里头起的作用。其实我们关心不能光靠外面的东西传给我们,看电视等,我们要让自己静心思故,对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要从心里头去体会它。 其实我们平时的东西都是在继承着,回顾着过去的历史文化,我们才有热情。我对年轻人来说,我们不要光考虑到外部世界给我们的东西,外部的,当下的,世界的,新兴的,而是要回顾我们以前的历史。 我要提醒年轻人的是现在的世界太丰富了,应该像太极一样,由白和黑,因为白是一个空间,可以让你去想象,另一块比如中国的汉字,汉字可以好好地研究,好好地去看市场,这样白和黑的运转,我们的思考就会往前,而不是什么都要,不经整理,就像太极一样黑白分明,但又是旋转,又是分着的。 视觉同盟:请你谈一下对中国现在设计产业怎么看? 杉浦康平:整体的我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工业产业我也不是很了解。传统很重要的,要多了解传统,重传统对今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年轻人能够继承传统,并且进行开拓,这关系着我们的将来。
更多请见: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