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研究生王珺
 团队照片(左下:王珺,右下:赖炜丹,左上:朱启明,右上:卢云庚)
视觉同盟: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团队。 王珺:您好,我叫王珺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数字艺术系的研究生。我们的团队一共有四个人组成,我、赖炜丹、卢云庚和朱启明,我们都是同学。 我们的团队真的是非常的优秀,每个成员都各有特长又相互扶持,在整个项目进行中每个成员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既能独挡一面又能共同支撑起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就像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边,缺了谁都不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团结、互助、专业、勇于奉献的出色团队才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视觉同盟:请介绍一下您的获奖作品。 王珺:我这次获得SIGGRAPH国际图形图像学会学生组观念动画竞赛(Animation ¨C Conceptual)一等奖的作品《门》,是以数字动画结合装置艺术的方式创作,通过装置动画这种特有的动画形式,在观念中表达出自我内心世界的矛盾,在技术上作品中使用互动装置控制动画,包括摄像头提取观众的轮廓结合到动画当中,以此来更好地表达作品的观念。 此外,我还参与创作了装置动画作品《重量中的观念波普》和《碾磨中的永恒异体》,这两幅作品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中国学院奖”新媒体艺术组的评比中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数字艺术系学生作品《门》(The Door)
视觉同盟:请谈一下作品的创作过程。 王珺: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就拿《门》这件作品来说,整个创作过程历经4个月,从今年的一月份开始构思,到4月底全部完成,其中我们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考验,好在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有老师们的辛勤指导,有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我们坚持了下来。我觉得我们之前付出的努力和吃的苦是值得的,我们从中得到了小组成员间像战友一样的亲情和创作的乐趣。
视觉同盟:请谈一下的动画学习经历。 王珺:我是07年考入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数字艺术系学习计算机动画创作的,之前我只是对动画这门艺术形式抱有很大的兴趣,但一直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真的是非常感谢北京大学给了我学习动画的机会,使我能够得到国内最好的动画教育以及国内一流的动画教师的指导。 在这里尤其要感谢的是我们北大的特聘教授谭力勤先生,是他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中国,为我们带来观念动画和装置动画新的创作理念,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前卫动画工作室,为我从事观念动画、装置动画、互动动画的创作和实践倾注了心血。
视觉同盟:说说自己以后的计划。 王珺:我在北京大学已经学习完两年的研究生课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总结之前的学习成果,并查找不足,努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完成毕业短片的创作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另外一方面,按照系里的安排,我会继续担任北京大学前卫动画工作室助理的工作,并在观念动画、装置动画和互动动画领域里继续研究下去,希望在下一个学年中和同学们一起在作品的创作实践中能有更好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