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访谈 → 正文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杜海滨专访
作者: 沈扬 曹金花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9年6月24日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 杜海滨

采访对象: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 杜海滨
记者:樊鹏 刘洋

视觉同盟:请介绍一下鲁迅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的教学特色。   
杜海滨: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是79年成立的,到了80年就独立建系了。现在有接近30年时间。我们现在粗略统计了一下,从79第一届开始,中间停了几届,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毕业生有600多人,在扩招前我们学生很少,扩招后的这三、五年,扩招以后毕业生数量快速上升,原来才招十几个人。2000年我们又开设陶艺专业人。在鲁美工业设计系的这些年,也见证了社会对设计的逐步认知,比如从考生来说,开始也不是特别了解设计专业。因为当时对鲁美的认识就是绘画等传统艺术专业。到了90年代中叶以后,相对来说,国内一些企业起来的。像长虹、海尔,一批这样的企业。工业设计的学生才开始崭露头角、浮出水面。 
   
视觉同盟:企业和院校双方在人才培养时期应该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
杜海滨:
我们经常讲产学研,实际上说了有30年多了,但目前就是没有一个很好的桥搭起来。实际上咱们的产学研,没有政府去牵线很难。
从企业来看,只关注人才招聘,只要招的人才就能把他的设计工作做好就行了,其他的不关注;
从学校角度讲,学生认为我成绩好,只要能够被企业录用就好;
从研究领域,我们的很多研究领域还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另外研究水平不如企业。个人觉得院校的教学研究这块应该走在市场前边的,把它转换成生产力,否则就不叫研究了。而现在培养的学生连市场都满足不了,这还叫研究吗?我们看国外很多尖端的东西都是从大学实验室走出来的,我们现在有点弄反了。

视觉同盟:请介绍一下教学中与企业的交流?
杜海滨:因为我们现在毕业设计着手比较早,进入四年级以后我们有六个课题组,这样把学生分组打散,每组人数都不多,像分成IT、交通工具等组,这样在进入企业时就容易一些,因为现在企业不可能接收很多学生,像我带的交通工具组就经常和华晨、黄海等企业交流。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见到真实的企业运作,就有更多积极性,课程能够更好地开展。

视觉同盟:您怎么看待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   
杜海滨: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外资进来以后,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设计人才,但企业很实际,更多的还是需要能够实际做活的人。我们的大学生在基础上差一些,而且有时候又不甘心做很基础的事情,所以现在开始有一些职业学校,这是大体制的问题,发展一步的时候没有想第二步怎么办。
以后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希望从企业到学校能够非常自觉的按照人才的路径去搭建一些平台,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很多大学教授都是从实际的工作岗位回归院校,这一段衔接非常畅通,人家的产学研是水乳交融,形成产业的完整融合。不像我们只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甚至博士都研究这些,其实都是空对空的。
但是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职能是不同的,职业教育可以为企业定制培养人才,学生也不用学太多,就掌握一点知识构造就完了,我们高校以他做标准,去培养学生的话,那就太可怕了。那是大学教育做的事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视觉同盟:谢谢您!

精彩推荐: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

(责任编辑: yimei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