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凯泽斯劳滕技术大学建筑系教授 迈耶斯贝尔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承办的第三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近期举行颁奖仪式,视觉同盟网站采访了评委之一德国凯泽斯劳滕技术大学建筑系教授 迈耶斯贝尔光。
视觉同盟:请您谈一下对这次获奖作品的印象。 迈耶斯贝尔:首先,我觉得金奖和银奖都非常有意思,因为这两件作品使用的材料都是竹藤,尤其金奖作品做出的成品制作非常好,它可以用在很多地方,而且它的功能性非常强,可以组合,这是很诗化的设计。人在设计的时候还可以接着往下想,“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之类,再做尝试。那个银奖已经非常简化了,是极简主义类型作品,同时又做得非常感性,整体构想非常好。但尽管用的也是竹藤的材料,细节处理得不是特别好,用这种铁丝、铜丝捆绑(下图中画圈处),简略了,建议还是用藤的材料绑在一起。
视觉同盟:您认为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作品差别在哪里? 迈耶斯贝尔:我根本没看出来这些哪个是中国的作品,哪个是外国的,像这个就是一个德国学生做的,那边是一个中国学生做的,它们并没有显出国家特征。作品水平都不低,如果是在德国做这场竞赛,也不见得整体水平能达到这么高,虽然竞赛中我们会看出作品的高下,但这并不是由国界来划定的。
视觉同盟:您觉得学生的作品跟成熟设计师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迈耶斯贝尔:设计师的作品一般都是跟公司、厂家能合作的,都是要生产出来的,所以他们都要考虑制作方面的问题,而学生的作品一般都是自己小作坊能做出来的,不会去考虑工厂里流水线生产的可行性之类。学生的作品都是原创性很强的,但是原创的话就要去思考是否与前人雷同,作品是否能把最初的构思表达出来,最后的完成品是不是一个好的椅子或其他家具。不管怎么说,椅子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题目。
点击浏览第三届“为坐而设计”大赛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