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同盟专访-通用欧洲高级设计总监罗伟基 (Anthony Lo)先生

罗伟基青年时代的梦想就是成为汽车设计师,他1985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毕业之后便考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交通工具设计专业(硕士)。罗伟基1987年加入英国莲花(Lotus)汽车,后加入德国奥迪设计师效力3年。1993年加入东京奔驰设计工作室,担当首席设计师。7年后也就是2000年移居瑞典主管绅宝(Saab)汽车高级工作室,并于2004年担任通用汽车欧洲高级设计总监。应长江设计研究中心邀请,罗伟基近日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交流讲座。特别感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严扬教授和长江设计研究中心郭詠茵小姐促成此次专访。并感谢郭詠茵小姐担任翻译。
采访人:樊鹏 摄影:张海新 采访时间:2005年11月23日 采访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视觉同盟:您好罗先生,您从事汽车设计已经有18年汽车设计的经验,能说说您最具有挑战的是哪个吗?最喜欢哪款车的设计? 罗伟基:应该是在2000年从奔驰公司转到通用绅宝(Saab)的时候,因为两家公司组织和架构都不同,职位也有了变化,相应责任也大了,要为新的公司创造新的设计语言。 有两个最喜欢的项目,一个是在奔驰做的MAYBACH项目,MAYBACH这个品牌是针对劳斯莱斯作为竞争对手推出的,这个车是非常豪华的。另一个是1997年设计的一款概念车,概念车对一个品牌新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意义,设计概念车是不用考虑是否可以批量生产这些局限的,但那款车稍微做了改动就在2001年上市了,成为了一款量产车,所以我感觉很成就感。另外做这个项目最挑战的地方就是我尝试用设计语言表现新的文化传统。
 奔驰高级品牌 MAYBACH
视觉同盟:我们知道您是在戴姆乐-克莱斯勒旗下的位于日本东京的奔驰设计室工作了7年,能谈谈那段经历吗? 罗伟基:我在日本工作的那个工作室是做概念性设计的工作室。他们(戴姆乐-克莱斯勒)全球有4个这样的工作室,叫做卫星工作室。卫星工作室是汽车公司为了了解全球各个地区的文化而在当地设立的,主要是起收集资料的作用,卫星工作室会把这些资料提交给总部,总部做设计的时候会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
视觉同盟:作为通用欧洲设计总监,您主要的职责是什么? 罗伟基:我主要负责绅宝(Saab)和欧宝(Opel)品牌,主要是项目的早期概念性设计,概念设计完成后会将工作移交给产品设计团队。
视觉同盟:我们知道通用在全球有很多设计中心,包括在上海也有泛亚设计中心,不知道这些设计中心互相合作和沟通? 罗伟基:我们都有很密切的联系,通用的设计总部在美国底特律,我们每个月都会在不同的城市举行一次会议,或者通过视频电话进行会议。

视觉同盟:您能谈一下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留学经历吗? 罗伟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是我年轻时梦想的一所学校,这个学校可以说是设立交通工具设计专业最好的两所学校之一,当时我是非常非常的幸运的,第一次面试就通过了,而且当时一起进入的有12人,其中不乏在汽车设计行业中有10年经验的设计师,我的背景只是工业设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所以我也很惊讶能够被录取。这个学校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在伦敦,跟很多汽车公司都有密切的联系,这些汽车公司的设计师也会带一些项目到学校里来和和学生一起做,不仅仅是单纯的教授,而确实是和学生在一些工作,这些资深设计师会在一些技术上对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引导。另外我感到最大的是在那里学习我可以结交很多汽车设计师包括一些在行业内很有影响力的人。
视觉同盟:您觉得在皇家艺术学院读书的费用怎么样? 罗伟基:那里学费是非常贵的,我建议到那里读书最好是找一些赞助,当时我是从香港过去的,学费还没有按留学生算(1985年香港还未回归中国),所以相对还便宜一些。另外不要忘了住在伦敦市生活费也是非常非常高的,我当时住在郊区,上学都是通过地铁过去。所以申请一些赞助还是有必要的,通常在开学前3个月,学校会安排一些公司访问,那时可以联络一些公司申请赞助。
 罗伟基主导设计的概念跑车“Saturn Curve”。
视觉同盟:您本人是开什么车? 罗伟基:我在瑞典工作开的车当然是绅宝(笑)。我也可以尝试开通用在欧洲生产的其他牌子的车比如欧宝、凯迪拉克。
视觉同盟:您做汽车师和家庭的影响有关系吗? 罗伟基:我想应该有很多影响,我父亲很喜欢汽车,当时有一辆保时捷,我的一位叔叔还是香港一个保时捷车迷俱乐部的主席,我从小耳濡目染,对我现在的从事汽车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视觉同盟:请您对视觉同盟的读者说几句寄语吧。 罗伟基:作为一个汽车设计师,手绘草图是很重要的,因为你的创意是通过草图来表现出来的。另外掌握如何从二维到三维的技术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是没有捷径的,这些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
 罗伟基先生(中),长江设计研究中心郭詠茵小姐(右),视觉同盟运营总监张海新(左)
(欢迎转载 请保留链接 注明出处视觉同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