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创造未来”国际品牌会议暨工作坊演讲嘉宾-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姚映佳专访
2005年11月17日,长江设计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品牌研讨会“品牌创造未来”国际品牌会议暨工作坊研讨会的第2天,视觉同盟对研讨会演讲嘉宾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姚映佳先生做了简短的采访。

 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姚映佳
视觉同盟:您好姚总,非常感谢您接受视觉同盟专访,请谈一下参加“品牌创造未来”国际品牌会议暨工作坊研讨会的感想? 姚映佳:我觉得满高兴的,因为跟很多老朋友包括演讲嘉宾都见了面,也都是在专业领域也都是经常交流的一些朋友,所以我觉得也是满开心的。刚好能有这样的时间能够参加这样的一个学术的交流。
视觉同盟:我们知道联想以前叫联想设计中心,前两年改成联想创新设计中心,为什么增加了“创新”两个字? 姚映佳:大的背景是这样,因为很多人可能以前对设计有误解,就是说设计只是解决比较形式的、比较外在的东西,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的设计越来越应该解决一些企业经营和产品竞争力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加上“创新”二字,改叫“创新设计中心”。不过说到这里我们的英文名字很有意思,英文我们原来叫Industrial Design Center(工业设计中心),我们的名称改为创新设计中心的话,英文的缩写还没变,还是IDC,就是Innovation Design Center。总之,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变化其实主要还是体现我们希望设计能够在企业里发挥出他的价值,而且确实设计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姚映佳演讲的主题《1+1》
视觉同盟:我知道联想很多生产线,包括从桌面PC到手机等等,创新设计中心是怎么把这些产品统一成联想统一的风格? 姚映佳:其实这是满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吧,我认为在现代企业的产品管理可以称为产品的识别管理,就是PI。我觉得现在可能在这个领域的一些探讨中,可能大家大多数比较倾向的和一致性的意见就是一家公司生产的产品要一致,要看起来是一家人的感觉。我觉得这个一家人的感觉可能每人理解的不太一样,有的人认为双胞胎就是一家人,就是长的都一样,但是他们内在很可能是不同的,他们内在可能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人,可能性格是完全不同的。也有的人认为一家人的话也许兄弟几个人长的都不太一样,但是他们都有相同的气质、感觉,让人感觉,噢,这是兄弟,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所以选取如何一个角度来去进行产品的所谓的这种统一的家族感,我们觉得有几个角度。当然第一个角度就是从整个大的品牌形象来看,我们讲品牌的印象;或者是我们要带给用户的一种体验,一种情感。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相对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用数字去衡量的东西;还有的话就是功能,一些技术之间的关联,一些在使用方面这种应用性、便捷性和友好性。所以我们现在可能对不同的产品线还是有不同的区别,尤其像我们的商用和消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领域,这样的话就是等于我们同时一个时间内要去play两个不同的球。到底他们的相似之处在哪里?我想首先是要倾向于内在的这种关联性,比如说他们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些机理和色彩的信号传递给用户;他们同样都是值得用户去不断期待的,比如说这可能有一些企业已经做的很好了,每推出一些产品的时候都是让用户期待着一个新的体验。也许这些都是未来我们产品里面都要具备的一种内在的因素。至于外在的话,我认为就是从色彩、形式、符号等方面,会去给他们一定的这种关联性,我们不会简单的认为把他们做成一样的就是一个很好的品牌管理。我觉得这个可能对品牌管理的理解可能就过于简单了。另外,每一个品牌形成最后的一种成熟的体验,都不是一两年可以打造的。以我觉的要真是去要经营一个像我们柳总(柳传志)讲的百年老店的话,其实他是一个过程。
视觉同盟:我们知道前段时间,联想收购了IBM的PC事业部,从设计这方面怎么把IBM这个品牌逐渐的收纳到联想的品牌的之下? 姚映佳:我觉首先对这个定位我感觉不是收纳进来,实际上我觉得未来应该是一个就是发挥不同的团队的长处。因为非常客观的讲,在商业的PC的领域,尤其是ThinkPad,我想都应该是商业PC里面的一个标志性的产品。所以我们并不急于去改变什么。因为两个团队在一起工作,首要的一个心态就是开放的。我想未来的话,我们一定要达到一个新的DNA,这是没错的,我觉得一定要。因为在现在这样一个市场竞争的环境里面,你想不断的去成长和生存的话,你必须要不断的改变,去适应新的这种环境,而且争取能够在环境改变之前,你就可以有足够的前瞻性的判断。所以未来我觉得设计的领域里面的话,我们会用各个团队最长处的地方去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
 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姚映佳接受视觉同盟采访
视觉同盟:您怎么评价一个好的设计师,设计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姚映佳:我觉得如果通过招聘来看的话,首先就是你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的在你这个企业里面的发展,其实好的人才不一定是适合你的企业的,如果从比较专业性的角度来看,首先我们考察的是他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只靠一名super designer(超级设计师)就可以把所有的都完成的时代了。你要跟很多不同的专业的人去打交道,你想发挥自己专业的特长去建设一个平台,你不能永远只关注在一块。第二个我觉得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你能不能够在别人认为都没有办法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判断和分析以及到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第三个的话我觉得就是设计师他本身的职业的特色,就是你如何去表达,你如何去传达自己的设计思想的能力,就是手绘的能力、做概念模型的能力等等。同时的话,这个学生一定他是积极的,就是说,他是否能积极的去参与到和去融入到你的企业文化里去,对你的工作方向有所认同和理解,这个非常重要。我们把这两个放在一个纬度的话,技巧和动能我们分成四个相度,技巧高、动能高的就是我们肯定要的人,而且我们要让他成为将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骨干;他的技巧低但是他的动能高,这个类型我们会给他很多的培训,因为技巧是可以被培训的;那至于说技巧高但是动能低的人的话,这类人我们一般称为管理上的trouble(麻烦),因为你要不断的去跟他斗争,他的这个势能可能发挥不好,这就很麻烦。
视觉同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姚映佳(右2),视觉同盟主编廖翔(左1),视觉同盟副主编樊鹏(右1)合影
点击访问:更多“品牌创造未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