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深圳市字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书城中心城联合承办的“汉字在行动—— 汉字创意产品化高峰论坛”活动圆满结束,一群热爱汉字文化,推动汉字发展的学者相聚于此,从设计研究、教学、推广、民间保护、商业发展等各个方面为汉字发声。
 深圳市字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刘美松先生开场致辞
 论坛主持-汉仪字库首席运营官马忆原女士
汉字在行动,保护传统汉字文化,让汉字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是我们各个领域研究推广的责任。我们从不同的维度挖掘并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传承汉字文化,秉承时代精神,拥抱时代变化,赋予汉字当代社会价值,活化汉字传承发展。
《以心格物——我的汉字设计观》
汉仪字库签约字体设计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平面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楠教授,从设计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了关于传统汉字文化的部分研究。

陈楠从1991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1995年留校任教至今,已经有26年时间了,对于文字艺术与设计的研究及创作,始终是他的学术研究与创作重点。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大会上发表了“数字化甲骨文”系列作品,在设计之初比较迷恋优美的甲骨文本身以及由甲骨文构成,此后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找到这种古老文字在当下的社会价值,如何为伟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
陈楠以自己独到的设计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念、思维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格律设计论”,即从细究和穷究事物的最基本构成元素入手,探讨建立何种格局以及何种运行规律的设计方法论。

“数字化甲骨文字绘”是陈楠在格律设计思维下的创新设计,也是古老汉字与当下社会碰撞的结果。数字化甲骨文字绘是在一个由正“方”与正“圆”构筑的网格状母图,通过母图网格节点间的线段截取,应对复杂的汉字笔画,从而获得几何化甲骨文。
目前,汉仪字库与陈楠教授正在合作开发市面上唯一一款甲骨金古汉字的设计字体,这款字库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甲骨文,体验这种古老文字之美。

甲骨文绘图系列
《汉字的精神》——谈读“书”,谈“字”在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学者,汉声事业创始人黄永松先生一直在致力于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这次论坛中,黄永松先生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汉字的精神”的分享,他认为汉字为书创造了生命,为大家提供了更佳品质的阅读。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消费汉字,汉字不仅仅是在形式上传达了信息,更重要的是汉字的精神依附形式为我们的生活拉开历史长卷,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创新传承,生生不息。

由左到右依次为:汉仪字库COO马忆原、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综合文化处处长许亮、国际汉语学院副院长桂帆、国际设计师联盟AGI成员吴勇
本次论谈邀请了不同领域的几位嘉宾分别从文化、设计的维度阐述了各自对于保护发展传统汉字文化的看法。在当下社会,各个领域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不仅仅是拘泥在博物馆这样的场景中,而是赋予他们更多的生命,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传统文化不仅与学者有关,更是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不管是学术性的研究,还是产品化的发展;不管是文化教育的延续,还是设计创新的实践,从各行各业入手去挖掘汉字传承的载体,包括汉字研究、汉字教育、汉字字体设计、汉字文化衍生品等等,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无独有偶,汉字的创新与传承也正是国内最早的专业字库公司——汉仪字库,也将第三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的主题定为创新与传承,在创新的设计理念之上, 鼓励所有热爱字体的设计师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提出有创造力,有梦想的字体设计方案。

让汉字在各个领域绽放光彩,在不同的载体中发扬光大,汉仪字库也将继续秉承着“创新与传承”的主旨,捕捉时代精神,让汉字拥抱变化,推动汉字在字体行业的发展,实现大同之美。
在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心书城分会场,与这次论坛并行的活动还包括“汉字在行动——汉字文化创意展”,大家可以到现场参观体验和汉字相关的设计成果、文创产品成果、教育研究成果等。
展览部分作品
 设计师吴勇作品
 字体设计作品
 字体设计作品
 文博会主会场“字在”品牌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