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专题 → 正文
“创意好戏”——第二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展即将上演
作者: 中国传媒大学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5年11月2日

第一部分:展览简介

 

  2015年11月5日--11月28日,中国传媒大学和国家大剧院共同主办的“纸上的舞台--第二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将在国家大剧院北水下廊道东展厅展出,这是继2010年全球设计大师在中国联袂展出后,中国第二次举办的关于表演艺术海报的设计盛会。届时,展览将云集16组来自德国、法国、芬兰、荷兰、意大利、瑞士、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顶尖设计师的150幅表演艺术海报作品,在平面的纸张上展现一个视觉的“舞台”,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好戏”。

  本届“纸上的舞台”将用最强大的顶尖设计师群体、最华丽的海报阵容、最真实的海报原作、最精美的印刷版面,使你眼花缭乱、心灵震撼。自推广之日起,活动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本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策划执行,中国设计界泰斗余秉楠教授、文化部艺术司诸迪司长、国际设计大师Christof Gassner教授等人士都在展览筹备之初对策划团队提出殷切的期望和专业性的指导。

  如今,在信息化时代里,纸质媒体的影响力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受到冲击,生活处处都被喧闹的动态影像、网络信息所包围,逼迫我们一直匆匆行走,无法停下来安静欣赏海报这种高雅的设计艺术,面对面地与它交流、感受它的美好。商业的洪流、文化的弱视,使得这种创作感极强的文化类海报在今天显得尤为珍贵,传播海报艺术之美的社会意义也更加突出。

  今天,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吴学夫教授携手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共同策划“纸上的舞台--第二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下面是两位策展人的发言。

 

第二部分:策展人说

  吴学夫,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94年起至今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设计评论人、策展人、设计产业研究者,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艺术跨界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设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多家艺术设计机构专家顾问。曾主持策划创意设计的教学模式研究、策划“纸上的舞台”、“中国东西”、“基本元素”等文化项目。

  早在2010年,我们举办了第一个以表演艺术为主题的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在国家大剧院里,作为视觉艺术的海报设计与表演艺术交相辉映,向公众奉上了一场视觉的盛宴。五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如火如荼,文化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也包括上剧院、看演出,但是在中国,大多数关于演出的视觉推广设计往往只是事务性的工作,较少委托独立设计师进行创作级的设计,而西方的平面设计师们大都与剧院之间形成一种需求与创作的生态关系,关于演出的海报设计作品是最能代表平面设计师艺术成就的作品类型。

  平面设计是一切设计的基础,而海报设计又集中体现了平面设计的所有要素,表演艺术主题的海报由于其文化性和公共性,在社会精神领域扮演了特殊的作用:通过美的形式,介入城市和公众的生活,提升公众的审美趣味,从而使社会更趋美好。在功能性的需求得到普遍满足之后,只有美和创意才能打动我们。今天的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对社会的贡献不仅在于产值,更重要的是给公众创造一种艺术化的生活,让美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指导我们的行为向善,从而改善整体社会状况。五年前我们曾思考,当代社会现实使“美好”成为一种奢谈,甚至,我们不再相信“美好”。强大的商业力量以及各种意识形态的诉求左右着我们的公共审美,如何寻求一种推动力量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重建美的信念?它仍然是值得思考的命题。

  正是在这种思考之下,我们策划了“纸上的舞台——第二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本次展览邀请了Milton Glaser、Gunter Rambow、Finn Nygaard、Kari Piippo、Holger Matthies、Nicolaus Ott+Bernard Stein、Fons Hickmann、Guy Saggee、Erich Brechbühl、Frederic Teschner、Elisabeth Kopf、Evelyn ter Bekke+Dirk Behage、Gerwin Schmidt、Hjalti Karlsson+Jan Wilker、Ollie Schaich+Ruedi Zürcher、村田长岛共16组包含欧、美、日多个国家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的150幅海报设计作品,这些极富创意的表演艺术海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优美愉悦的设计形式,更是在于它们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载体,唤起了我们对艺术化生活的追求,也使得这次的海报设计展览超越了纸上设计表现的意义,从而进入到一个更为宏观的社会舞台,成为一项传播设计之美、生活之美的文化项目。

 

  刘欲晓,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现为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策展人,先后负责了百余个重点展览项目,涉及视觉艺术类、表演艺术类和文化遗产类等领域。

  作为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信息的载体之一,表演艺术海报自诞生后便呈现出其独特而优雅的气质,如同照射在舞台上的一束光线,宁静而又神秘。表演艺术海报设计中的信息本身固然重要,但如何以无声的、视觉化的语言表现,如何让海报发出声响一直在挑战着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智慧和创意。 五年前,经过策展团队世界范围的征集、遴选,当它们首次集中在国家大剧院亮相时,引来艺术界的关注。五年过去了,在设计生活化,在信息爆炸化的时代,在网络媒介挤占我们每一寸空间,每一秒时间,令我们无法抗拒,甚至无处逃逸的当下,我们又迎来了第二届展览。我想,与其说这个展览带给大家的是一场以纸为舞台的演出盛宴,不如说是给我们的一次暂时脱身喧嚣的机会,让我们能在梦幻般的水下展厅里独处,安静的审视一幅幅的经典作品,思考设计回归本体,步入艺术家的创意世界。

  自年初的“幕后与前台--国家大剧院舞台美术展”、“2015北京舞台美术邀请展”,和刚刚落幕的“为表演而设计——欧洲当代舞台美术设计展”,本次展览将为国家大剧院2015表演艺术系列展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三部分:表演艺术海报的前世今生

 

  设计之命运,时代之必然。以表演艺术海报设计为主题的展览不只是我们追溯历史、回顾传统的一个方式,更是在喧嚣的洪流之中寻得的一片安静的土壤,时过境迁,海报的魅力却永不消减,平面设计之源,有待我们去追溯。

  表演艺术海报的前世今生

  海报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公共信息传播的载体,尤其是当电子媒介未兴起时,海报是媒介“冷兵器”时代最受宠的大众传播形式,因此,海报继承了纯艺术创作的那种品质和优雅,其优良的血统流传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平面印刷媒介的海报,处于电视,网络等媒介喧闹之中,这一纸上的艺术,变得有些沧桑落寞。如今,只有一种类型的海报仍然坚守着纯粹的艺术精神和美的信念,那就是为歌剧,话剧,舞蹈,音乐会等表演艺术形式所设计的海报,我们把它称为“表演艺术海报”,这是最后的“贵族”,也是在设计领域中担负着文化拯救角色的强者。

  最初的海报就是为表演艺术而进行的设计创作。

  海报艺术在19世纪末欧洲的“美好年代”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表演艺术海报表现了那个时期人们歌舞升平,纵情欢娱的生活方式,艺术家们纷纷参与海报创作,以高超的视觉艺术语言对表演艺术进行创意性地诠释,使海报成为一门高品质的公共艺术。此后一个多世纪里,表演艺术海报始终是平面设计师的美学境界之最高层次象征。

  1891年,印象派画家劳特累克为巴黎红磨坊的表演设计的海报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表演艺术海报。伴随着海报这一纸质媒介的兴起,表演艺术海报在世界设计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红磨坊拉•古留小姐》,1891年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普及的艺术和设计的风格,新艺术运动发端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1889年经巴黎世博会的广泛介绍,于1900年达到顶峰点,而后几乎完全消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渐为现代主义运动“装饰艺术”(Art Deco)运动所取代。新艺术是一种以感觉性、有机曲线与非对称架构为主要特征的装饰风格。

  从一战到二战期间,包括戏剧海报在内的海报艺术无可避免的被打上了战争的印记,这期间的表演艺术海报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环境,所以大部分在风格和设计手法上都具有战争年代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战后世界经济起飞、思想大爆发,意外地让各种大胆的跨领域实验成为可能,包豪斯以及抽象艺术的出现、平面设计的百花齐放、字体学的推陈出新……都是在这段期间如火山爆发式诞生,奠定了现代文化发展的养分。这一时期纽约平面设计派的索尔•巴斯设计了一系列的电影海报,他的设计特点代表了这一派别的设计特点:从具象的图形中抽象出象征性的造型元素,具有简单、明确的特点,改变了好莱坞以电影演员的肖像为重点的海报设计传统。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现实主义风行一时,这期间拉法尔•奥宾斯基的作品极具代表性,他善于利用视觉错觉效果揭示戏剧的内涵。

  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期间,欧洲的海报设计中始终有一种如同诗歌创作一样的个人设计活动,广泛使用摄影技术和拼贴、拼接技术,形象经常是破碎的,但是总体的感觉却又非常清晰和完整。欧洲这种类型的平面设计家形成了一股设计核心力量,被称为“视觉诗人”,他们反对所有传统的、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风格,力图在海报设计和其他的平面设计中表现出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形态立场。欧洲这个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家当推德国法兰克福的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 《卡门》,2002年

  在这期间,美国的百老汇的戏剧海报同样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在平面设计的发展史上,70年代的平面设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美国设计大师梅顿•戈拉瑟为歌剧演出创作了大量海报。同时段的日本也有许多精彩的文化盛事发生,龟仓雄策、横尾忠则等人为日本平面设计增加了很多视觉新色彩,这其中表演艺术海报领域也涌现了一大批优质的作品。

梅顿•戈拉瑟 《茱莉亚——通往天空的阶梯》,1989

  在进行表演艺术海报创作时,设计师们不只满足于将演员和舞台场景展现给观众。他们深刻理解剧目的精神内涵和其对大众的教化意义,剖析戏剧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并在此基础上以丰富的、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来设计海报并感染观众,甚至让我们感受到尖锐的批判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如田中一光先生所说:“海报是一张充满信息情报的纸……作为世界各国人士之间交流的海报,具有设计上独特的普遍手法和情感,优秀的作品可以跨越国境,促膝谈心,相互理解。”

  这些设计大师的大部分作品都于2010年的“纸上的舞台——第一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 展出,十四位全球设计大师的一流作品首次在中国联袂展览,这些富有美感的表演艺术海报在脱离了海报的瞬时功能意义后,却获得了超越时代的完美意义。

  在设计领域里,平面设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奠定了一切设计的基础,而海报设计又可谓是平面设计领域里的中流砥柱,它是平面设计最直观、最集中的呈现。海报,是创意之美的化身,表演艺术海报是这一切美的集中体现。

  “纸上的舞台——第二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的展出,不仅是一个大众欣赏大师原作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更是中国平面设计界的一大幸事。除展览外,“纸上的舞台”组委会还邀请了七位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世界平面设计大师千里迢迢来华进行讲座。

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更多有关展览和讲座的信息。

(责任编辑: Mellisa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