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访谈 → 正文
忧深思远 春风化雨——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获得者李睦专访
作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13年12月4日

李睦,1958年出生,籍贯四川,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2年获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士学位,1986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要教授素描、色彩(专业基础课)和东西方现代艺术(全校选修课)等课程。2006年,李睦老师的《色彩艺术》获得“清华大学精品课”称号。2013年获得“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李睦长期从事美术基础教学实践与研究,在艺术基础教学领域见解独特,思想深刻,著作颇丰。代表作有《看见的不重要》、《知道的和想到的》、《面对彩色》、《对话清华美术教学》、《你所不知晓的绘画》等。
李睦在坚持教学的同时也长期从事绘画创作,在继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传统的基础之上,融会贯通中西方艺术,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曾先后十几次在
国内外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


李睦近照


静谧的秋日晌午,我如约来到了李睦老师工作室,应声开门的李老师身着简洁的淡蓝色毛衣,略微卷曲的头发,友好的微笑,让我觉得既亲切又严谨,我的采访就在李老师那略显局促、挤满了作品、画具的工作环境中开始了……
李睦长期任教于清华美院基础教研室,他深谙美院现阶段教育体制的利弊,也一直殚精于美院的未来。曾多次撰书谈及这个问题,在各种教学研讨会中言辞恳切深刻。笔者曾有幸作为一次讨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问题研讨会的记录者,正反双方各执己见、据理力争,有剑拔弩张之势,而李睦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整个会场气氛舒缓下来,使得会议得以继续。

基础与专业——勿让基础成为专业的附庸
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李睦认为,我们现在对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认识,首先在概念上就存在问题,何谓基础?何谓专业?这个问题多是由各系自己的教师去解释,而我们缺少一个科学、公正的评价,导致直至现在对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个问题弄不清楚,我们又如何让学生去理解呢?
李睦言道,在教学实践中,“基础是专业的附庸”的观点在教师们当中普遍存在。大家认为基础只是进入专业前的一个准备阶段。在“什么是基础这一问题”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基础是某个领域的一种技能,有人认为基础是一种比较全面的、通识的人才培养的过程,有人认为基础更多地是偏向于对于理念、概念等的理解。有的老师认为基础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手,有的老师则认为基础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眼。
在李睦看来,基础虽然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更倾向于一种比较宽泛、相对多元化的基础课教学。“对于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具体的教育,比如说如何上素描课。我们需要一个比这些更高、更宽的解读,比如说,什么是素描?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素描本身所要求的高度,这才是基础课所要研究的范围。”李睦如是说。

创作与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和艺术家,李睦在教学上却尽量避免把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想法等强加给学生。他认为,创作与教学是两回事,艺术创作绝不能等同于艺术教育,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不能以他自己创作的东西作为教学的主导理念。在阐述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关系时,李睦谈到:“创作讲求极端,教育讲求宽容;创作讲求个性,教育讲求多元。创作一定程度上具有排他性,而教育则具有兼容性。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所以不能放到一块来谈。”而有一些老师可能会混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时会把个人的创作理念,个人的意志,甚至是一些市场标准搬到教学上来,这是艺术教育的大忌。
在李睦的课堂上,谁若是与他的风格相像,他便不会再愿意与那个学生进行更多的探讨。当李睦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时,他总是积极鼓励学生们力求提出与之相反的意见。李睦认为,师生关系不是师徒关系,师徒是一种传统上手工艺等的继承,徒弟不能反抗师傅,但是在艺术教育中,学生是可以对老师说“不”的。如果学生不能提出与老师不同的创新性的意见,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不能称之为现代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培养和尊重,强调独立思考。
李睦现在主要教授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和东西方现代艺术等全校选修课课程,针对不同的受众,他有不同的教授方法。全校性选修课更侧重艺术的普及,主要是艺术理论的传播与发扬,而专业基础课更多的是强调实践。李睦是不允许美院学生选全校选修课的。


“爱在蓝天下”——为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天空
在完成教学工作和个人创作的同时,李睦还倾注了大量精力关注自闭症儿童的艺术教育。2011年,李睦作为第四届“爱在蓝天下”全国自闭症儿童美术作品展策展人,为全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自闭症儿童撑起了一片艺术的天空。此后,每年4月,李睦都会为这些孩子们办展览,在画廊,在美术馆,在博物馆,甚至在美院,都会看到这些孩子们的作品。现在,对于自闭症儿童艺术世界的关注已经形成了一个志愿团队,并在北京798艺术区建立了一个自闭症儿童的绘画的工作室,为他们常年提供教学上的辅导。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孩子们。
这些孩子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交流,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然而正是这样的原因,他们的作品没有功利性,不是为了什么目标,只是画自己喜欢的。李睦说:“社会应该给予他们这样一个机会,让人们去走近他们,认识他们。这也会给现代的我们一个启迪,就是什么是艺术最纯真、最本质的东西。”虽然这些孩子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但是在外人眼里,他们对于绘画的认识是一种珍贵的艺术观,一种无所畏惧,没有功利色彩的艺术观。他们随性的涂抹、自由的表达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启示。


参展儿童的作品1


参展儿童的作品2

最后,在谈到他对于这次“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的感受时,李睦同样言辞恳切,意味深长:“学校设立这个荣誉的初衷很好,鼓励教师恪尽职守。但是,还是希望能够从更深刻的一些问题入手,来探寻现代教育发展的出路。我们现在在艺术教育可能太过强调我们给予了学生什么,学生得到了什么,我们很少反过来思考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这种教育?”如何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是现代艺术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

采访结束了,话题似乎有些沉重,但在这份“沉重”背后,我感受到的是李睦老师对于艺术教育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责任编辑: 邹鹏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