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od Loop:绿色美食循环系统  时间:9.26-10.3论坛:9.28(16:00-17:00)
 地点:751 B-户外-廊桥  类别:设计之旅  从生长在农场的作物开始,到食物被消费后残骸的生化过程中,拒绝空气和土壤污染,避开气候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这便是Food Loop试图为大家提供的绿色美食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由建在751D·PARK内的城市农场和概念餐厅两部分来实现。城市农场能提供绿色休闲空间和健康食物,同时回收餐厅的食物残渣和污水。农场被设计成能进行简单复制的标准化模块,兼具灵活性和扩展性。设计团队利用适应城市环境的多种技术,如蚯蚓堆肥、鱼菜共生来实现整个设施的可持续性,连建筑材料本身也是可回收和再生的。概念餐厅则以本地有机食材为原料向消费者供应素食午餐和下午茶,还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城市农耕工作坊、座谈会、农夫市集和各种有关食品的活动。 
 餐见艾米  时间:9.28.16:00  地点:大栅栏展区  类别:设计之旅  “艾米”是谁?如何“餐见”?“餐见艾米”是设计师Lin Lin带领其“壹勺子糖”产品设计团队,联合布鲁宫的米其林厨师团队、自然博物馆的标本科教授和纪录片制作人,在过去10个月里,呈现 “艾米”——一只有机养殖猪的可持续生命旅程。通过创意餐饮、产品设计和对纪录制作过程,邀请参观者来和作为食材的小猪“艾米”进行对话,在一个轻松的下午,体会作者的用意: 无论您是从事什么行业,请尽量充分利用和尊重珍贵资源。系列作品包括:餐饮体验、餐车、餐具、家具设计和纪录片。该纪录片将在大栅栏厂房首映,呈现小猪 “艾米”从砧板到“餐见”大众的生命旅程。诚意感谢前门23号布鲁宫的厨师团队Brian Reimer, 北京自然博物馆韩蒙燕,和纪录片导演  
 公益设计行动:WABC计划  时间:9.26-10.03(10:00-18:00)
 地点:草场地 红一号院C4  类别:设计之旅  WABC计划是由中国民间公益组织WABC无障碍艺途发起的活动,项目召集其学员和艺术家共同进行绘画创作,并将作品在北京国际设计周草场地展区展出。脑部残障人士在NAIHANLI& Co.提供的折叠家具上作画,使得这些家具变成独一无二的单品。通过展出,更多人可以了解并认可特殊群体惊人的艺术创作力,关注他们的基本生存状态,了解其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真正尊重和接受他们。设计周期间也会有现场活动,通过艺术家和脑部残障人士共同在家具上创作,增进不同人群间交流,感受生命间彼此互通。展后,这些单品将组合成一套家具产品,通过义卖方式获取一笔爱心捐款,用于帮助脑部残障人士艺术学习及支持WABC发展。 
   爱与战争——矛盾修辞  时间:9.21-10.3  地点:草场地 红一号院A1  类别:设计之旅  我们所有的选择不是出于爱就是出于恐惧。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这两种物质为基础。在这个星球上,我们的灵魂总是在与肉体相对抗。人类总是在不断破坏平衡的过程中获得改变和成长。也许,正因如此,混乱才是我们的平衡。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爱和战争这两个主题所环绕。我们总是和自己的思想相抗争,试图理解自己和生命,及其他一切,因为我们想建立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我们能否跨越爱与战争的对立面? PETROVSKY & RAMONE及EVA DE LAAT的“2013体验式展览,感受爱”传达的就是对此的理解,作品以幽默的方式反思并找寻自己的价值。矛盾修辞展览将综合展示摄影作品、电影和纺织品印花的新技术,极富未来感。  
 2013北京国际建筑装饰设计双年展  时间:9.28-9.30  地点:全国农展馆  类别:设计之旅  建筑装饰设计作为设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促进行业发展,更好服务设计师和装饰设计企业选材,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在2011年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国际建筑装饰设计双年展。活动成功举办后,得到了广大设计师和装饰企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2013年北京国际建筑装饰设计双年展首次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要活动之一,将充分体现“绿色设计 健康材料 美丽装饰”的理念,为国内外建筑装饰设计机构、设计师与材料商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再设计——首届BIAD青年创意大赛  时间:2013.8-2013.10  地点:北京市宣武区骡马市大街8号泰和大厦  类别:设计之旅  本次活动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IAD)举办的一次公司内青年职工参与的创意大赛。为了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建筑师、设计师,大赛以“再设计”为主题,让BIAD青年职工通过对BIAD工作、生活及身边的日常物品的重新思考与再设计,传递给更多BIAD员工一种“设计改变生活”的思维,鼓励有想法的青年建筑师对BIAD的工作环境做出提升性的创造,以此来激发更多的创意热情。此次展出的创意作品包括:BIAD形象礼品、BIAD人的工作用品、设计师的生活单品、工程旧材料的绿色利用、管理小环节的提效方案、食堂流线的再造等等,不拘泥于材料,不局限于形式。 
 迈克尔·杨:工业时代的优秀设计师  地点:大栅栏展区
 类别:设计之旅  迈克尔·杨1966年出生于英国桑德兰,毕业于金斯顿大学,随后在1993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由于对工艺探索的热情,迈克尔在英国和冰岛工作近十年后,2006年来到亚洲并在香港成立工作室。如今,迈克尔·杨工作室被认为是亚洲最令人激动、令人敬畏的设计公司之一。近期,迈克尔·杨的工作室为北京天安门广场旁的胡同设计杨梅竹斜街公厕,对于这个没有居民个人卫生间的地方来说十分必要。卫生间的内部结构利于清洁,排污系统便于管理,室内空气流通良好。外立面还采用了新型瓦片结构,与周围建筑风貌呼应,同时也能保证公厕在极端天气下仍能保持室内温度在正常范围内。迈克尔认为,真正吸引他的是工业时代的设计,因为这是一项能够批量生产为大众服务的工作。 
 “柯伯出品”:科学与设计的完美结合  时间:9.26-10.3  地点:大栅栏展区  类别:主宾城市—沙龙BJ  克里斯·柯伯(Chris Kabel)曾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生物化学,并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进修工业设计。在这之后,他又在埃因霍温设计学院深造,于2001 年从“人与生活” 专业毕业。他成功地将实用科学与对日常生活中简单物体直觉性和艺术性的探索相融合。即使是毕业设计,人们也会为他巧妙的技术解决方案和美学形式完美结合所吸引。其设计往往始于研究、分解、分析,还有意外发现、在材料试验中进行测试,并最终寻找实际的方式来创造作品。他不局限于一种风格,更愿意在材料与技术中获得灵感。对其作品的判断不能仅凭设计外观,而是内在态度,因此唯独有眼光的人才能慧眼识出“柯伯出品”。北京设计周期间,不妨来看看克里斯·柯伯“Wood Ring”展览将带给大家怎样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