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人物与团队 → 正文
UPA中国理事-戴力农访谈记录
作者: UPA中国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2年12月3日

戴力农:UPA China理事,User Friendly 2012文集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有:使用者体验研究、环境设计与使用者行为研究、地域生活形态与创新产品研发、设计心理学等。戴老师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硕士学位, 曾为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IIT)设计学院访问学者。

戴力农(左二)与记者

记者:戴老师,作为UPA中国的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您今年参会的感受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戴力农:很不一样。以前的工作主要是担任评委之类的,今年负责大会文集工作,一开始缺乏经验,我又比较认真,所以感觉非常累;比如因为初期收到的投稿量较少而焦虑,在审稿人联系信息的维护等方面也出了些小问题;后来因为理事会大家庭的帮助,问题困难都克服过去了,结果还是很好的,尤其是企业界今年有46篇行业文章投稿,而往年只有20篇左右。
从我个人的收获来说,这个过程提升了我对行业的理解。以往我在高校也只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去看整个行业,是很轻松的状态,也不是那么积极主动;现在是大会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去做全面的努力,完成这些事情。我跟我的助理在每个阶段都做了很多总结──等明年再做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将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等明年再做的时候应该会省力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新结识了很多朋友,有一些很有趣的接触,还是挺开心的。

记者:今年学术论文的投稿量怎么样?
戴力农:学术论文的投稿量跟去年差不多。因为学术主要是高校来稿,企业界的学术论文相对少一些,我们的大会论文集还不是正式出版物(明年会向正式出版物这个大方向去努力),所以高校投稿热情不高;但是这两年有一个可喜的趋势是来自海外的投稿量多了,比如去年有一篇是在韩国就读博士的华裔学生写的,而今年获得第一名的作者来自新加坡,另外入选的文章还有来自台湾的,质量都很高。这说明他们渴望与国内同行交流和相互影响,也说明咱们UPA在华语圈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

记者:能否跟我们分享下文集工作的幕后故事?
戴力农:今年文集的文章甄选方式应该说做到了公平、公正,又比较科学、权威。为了平衡这些看似是有些矛盾的点,我们的编审结构是这样的:初审的审稿人是全国招募、自由报名的──我们希望不仅仅是由UPA邀请少量资深权威来参与,而是由更多同行来监督UPA的发展;但我们今年对审稿人的要求比以往都高──由专家筛选出一批资深的、对专业有一定认识的人士,从而保证了审稿人的质量。一个科学公正的自由审稿之后,还会有一个比较权威的终审过程,由比较权威的、全面的专家来把关,像行业文章部分就由大家熟悉的陶嵘博士,还有华为的李东原老师(他是UPA国际文集的审稿人)来负责。当然我们的初审、终审都是盲审。
我们要求自由审稿人在报名的时候对自己的背景进行描述,这样对他(她)有一个分类,比如特别擅长可用性测试的,我们也尽量挑选这方面的文章去让他审。但还有一些范围模糊的领域,比如用研这个分类的范围就很大的,比如可分定量、定性;所以我们在审稿表中设计了一道问题──你是否熟悉这篇文章的领域;如果填了非常不熟悉的话,我们是要换审稿人的,他所给的成绩就不能算数,但是评价内容还是可以反馈给作者的。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主观偏差──可能你的文章是这两个人看,这两个人正好对此领域很感兴趣,或者由于个人偏好,觉得你特别好,给你的分很高;也可能你碰到的两个人,不够熟悉这个领域,也许你的文章不那么差,本来可以进入初审的,却可能失去机会。所以这当中就有非常多的细节要调配,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当然也还有可改进的空间,比如也许我们应该在发放稿子的三天以内,针对“熟悉的领域”这个问题问一圈,就不会是等到审稿表收回来,才发现有人是完全不熟悉的。
今年文集有一个聚会,大家也谈到了觉得特别公正、公平;投稿人有这个感受的时候,我们就很开心;这也让我们感觉很欣慰,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记者:我们知道您在高校任教,而且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作为今年大会文集的负责人,您是如何在多个角色间转换、完成了如此繁重的工作的?
戴力农:我们在UPA这个行业组织中不仅仅是同事关系,更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像陶嵘博士,他是平安的副总,工作很忙,除了参与大会策划,担任学生设计大赛顾问评委外,还为我们这边文集的事操心;黄峰、Yvonne在文集的推广、征稿等方面也提供了大力的帮助;我非常感谢他们。
我们的审稿人认真负责,非常支持文集工作。比如因为邮箱可能有点问题,直到初审都快结束,一位投稿人给我们打电话核实是否收到她的文章,我们才发现有文章漏审了;为了应对这种临时出现的情况,审稿人在国庆节假期完成了补审工作,这也令我很感动。
通过文集工作我认识了业内很多优秀的新朋友,比如像熊子川,很有才华,虽然很忙,也参与到我们的工作当中。我这个人喜欢交朋友,能从很多人身上获取到正面能量的话,我就感觉很开心。
在今年国庆期间,文集工作仍然持续在做,不巧我的两个助理都病倒了,我跟她们说,你们去休息,没关系,我兜着;因为必须得有个人一定要坚持住;国庆假期我自己也就没怎么过。一个助理身体稍微好一点,马上过来帮我,我们相互鼓劲儿,为文集这件事付出是很开心的。
我的儿子明年要中考,压力也大,你也知道男孩子在15岁的时候荷尔蒙不太稳定,文集工作期间我有时也会跟他发脾气,不过吵完了就好,其实互相都不希望对方不开心,每次吵完,感情就又深一些。
其实这是个自我挑战的过程,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你如果能够克服过去的话,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会把一些事情看开。突破之后会得到回报。回过头来看过程中的辛苦困难,都还好。

记者:在UPA的工作,与您的本职教育工作,是怎样相互影响作用的?
戴力农:我觉得UPA的工作对我的本职工作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更多的是基础性、理论性的研究探索,而我认为理论、实践的结合是很重要的。企业走的步伐很快,步子迈得也比较大,向企业学习是我加入UPA的重要目的,从这个富饶的土壤当中可以吸取到很多的营养。事实上,大会主题演讲和工作坊的主讲人,在实践中沉淀下来的个人领悟,也属于理论层面的东西。
高校的基础研究离生产、应用有一个比较大的距离,企业往往更看重研发与未来产品的挂钩;当然一些公司也具有做基础研发的意识,我也参加过一些校企联合的项目。但相对来说高校更善于、也有责任做好基础科研,而企业如果可以做进一步的努力,把学术成果转化成产品,二者良性互动的话,是很有意义的。
我是同济建筑系毕业的,我的研究主要关注空间的用户研究。像我们以前做过地铁用户的需求研究;再比如公共空间逃生研究──人在那个时候可能根本不晓得去看标识牌,能否遵循自己的本能,从公共空间内逃出去,设计师能做些什么;我们发现,之所以人们没有成功逃出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事情有多严重,或者此时此地到底是什么情况;其实你用一个很简单的广播系统(这个东西并不需要很大的投资),就能够让所有人知道整个建筑处于什么情况,哪里可以走,哪里不可以走;而这样的细节在建筑设计中往往被忽视了。
建筑界的用户体验还没有太被关注。虽然以人为本说了很久,但不像互联网领域那么重视;因为建筑只要能够按照规范设计出来,就可以用,不存在体验问题不解决就卖不出去的问题;另外,一些体验细节也不能带来商业获利。而在互联网领域,体验更关乎企业生存问题(我的学生大多数都在互联网行业)。事实上建筑设计师如果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小的改变,可能对使用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医院的建造历史已经很长,但现在我们到医院里还常常是找不到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自己也在尝试采取各种方式,想要把自己的课题更多地向企业推广,但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合作实践机会。前不久上海中心在做标识系统的时候,我曾经作为专家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给他们做过一些咨询,因为是美国的一个建筑集团来做,他们对用户体验这方面很感兴趣;但是所提供的咨询能在项目里面实现多少,还很难说。

记者:最后想请您谈一下,针对用户体验从业人员的现状,您认为高校在学科设置及课程设计方面,应该做什么样的努力,以更好地为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
戴力农:目前只有部分学校在输送用户体验专业人才方面起步较早,设置了这样的专业。我给上海交大的研究生上课,他们中大多数人在进入交大之前,没有用户体验、用户研究、设计心理学这些概念。交大在这个方向上有几年的积累,也有几个老师都比较关注这个行业,所以我们的学生在交大这个熔炉里两年半,获得硕士学位后,有相当多从事了用户体验行业。
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从名称上看是偏传统的,实际上也已经把用户体验相关的方法训练渗透到了里面去,这也是交大这边的特色。本科我们有三个传统方向,即工业设计、视觉传达、和环艺设计。环艺设计是我自己开的课程。先是环境心理学;后面设计调研,以及设计实践(空间导向设计)──就是在前面的调研完了之后,通过一个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设计一个公园,这个公园来的用户有几种,一种是情侣,在这散步游玩;一种是跑步运动的;还有一种是亲子;这是典型的公园里的几种人。他们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情侣不愿意看到小孩,因为小孩会很吵闹,打破他们宁静美好的时刻;而晨跑的人又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需要一个大的圈,最好能知道自己跑了多远,他跑的很快,也不希望行人很多……我要求学生不依赖于标识系统,看能否使让他们从大门进来后的路线是经过设计的,让他们依赖天然的能力,去走一条路线,而且不用去跟别人有不必要的交叉。
为什么现在高校在用户体验专业方面不算是有很大程度的关注,我是这样看的:目前市场有这个需求,一定会反过来导致供方(高校)的注意;但互联网行业的市场需求量也是有限的,而且目前仅集中在一些像京、沪、深这样的城市;而高校是全国都铺开的,如果这个学校所在城市的互联网行业不是很发达,学生在当地的就业可能就会受影响。
用户体验专业课程比较少,也可能跟高校师资条件有关。用户体验专业教师应该有以下特征:一个是既关注人文,又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另外一个是英语要稍好一些,因为用户体验在很多方面是国外影响国内比较多。恰恰这样的高校教师在国内的设计院校当中比较少──美院背景的老师,可能不擅长做调研分析,思维方式偏感性,英语水平一般也比较有限;工科背景的老师,理性思维很好,但往往对人文关怀、生活形态的解读方面不是特别关注。
但是,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公司也不会只在几个沿海城市当中,比如成都在这方面就正慢慢发展起来;而且互联网的很多资源不需要考虑地域问题,所以这个产业可以慢慢延伸到内地城市中。而且我始终认为用户体验不应该局限在互联网行业里,而应该蔓延到所有行业当中;比如空间设计的用户体验可能在十年之后才开始被教育界、企业界所意识到,那么我们前面做的这些基础研究就都是有价值的。即使高校没有设置用户体验这个专业,如果学生有一个比较好的相关专业基础(如人因工程),今后到企业当中转到用户体验行业也是很容易的。
我个人认为,高校如果要去输送用户体验这方面的人才,一方面是要给学生提供基础知识课程,一方面应该安排大量的实习机会。所以我会让我的学生有一半的时间都到各个企业当中去实践。一是传统的实习方式,还有就是参加各种竞赛,比如咱们UPA的学生设计大赛。这种竞赛其实是有半培训作用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可以直接跟企业中有实战经验的同行接触。

记者:高校会欢迎一些在用户体验行业做到比较资深的人士去任教吗?
戴力农:你这个问题问到很关键的地方。高校引进人才有它的方法、体系;现在的高校一般都需要是博士毕业,这从业内人士当中找要难很多。另外比较资深、又有理论的业内人士,可能考虑到个人发展也不太愿意去高校。我们的同行可能最难的地方是在企业没有话语权,不够被决策层重视、认同;但是去高校也不会让你有什么样更多的优势,在企业一样可以培养人才,所以我不认为企业当中的人会去高校。还有一点是我个人的猜测,也许是我们整个行业的人太年轻,一般要到50岁以后才能产生“普渡众生”、影响年轻人、把自己毕生的想法形成一个体系,这样的想法,才会去高校任教。
用户体验专业教育以后发展空间很大,而且你问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蛮重要的话题。像我们UPA这边,来参会的高校教师较少,怎样能够让两方面相互交流起来,这是一个问题。学生参与设计大赛和会议,是要考虑到以后在企业就业,希望接触企业,这是原始驱动,仅仅这样还没有达到高校和业界真正的交流。像西南分会副会长周睿老师是非常棒的一个人,他是西华大学的老师,非常热情、认真,每年带学生过来参加大赛,自己也是积极投入到UPA活动中,给文集投稿;我没有跟他细聊过,他是一种什么样的驱动力来做这些事情;像这样的老师还是比较少。我个人是因为爱好这个领域,蛮喜欢企业的直率,交流起来比较直接。我还是很希望像周鸿祎先生在大会上讲到的那样,自己做了一些事情影响到很多人,设计师是有这样的情结的;我现在研究的空间设计用户体验,影响范围还不是特别的广,但是我那些成果公开出来留下来,大家都可以去分享这些经验,也许在业界当中会有设计师看到、获益。而商业项目是必须在一个范围内进行和分享,所以我觉得做公益的基础研究也很好,可以推广,很开放,我想未来的时代应该更多地是分享的时代。

 

(责任编辑: 彭文娇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