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伟简介: UPA中国资深成员, 2005年至2011年期间担任UPA中国副主席。参与策划了UserFriendly2004至2012的九届年会。是UPA中国团队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目前负责UPA中国分会创建和管理及UserFriendly和用户体验设计大赛对外媒体合作工作。现任支付宝资深产品体验专家。
记者:年大会的主题是“共建和谐用户体验生态”,当时组委会怎么想到这个主题,和目前这个行业有什么密切关联吗? 忠伟:UserFriendly2012已经是由UPA中国主办的第九个用户体验行业年会,最初的四届年会我们是没有预设的主题。从2008年也就是UserFriendly2008年深圳年会开始有了主题。从这年开始我们也就保留了这个习惯,每年的主题基本都要参考UPA国际年会以及国内行业趋势和UPA中国的工作目标去最后确认。 现在用户体验行业在国内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UX已经是业界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了,大多数企业都配备了UX人员甚至部门,并继续求贤若渴。匮乏的专业人员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需求,许多朋友转行UX,许多高校开设专业,许多企业争夺人才,UX领域如日中天。我们积极地投入到实践工作中,时常会发现专业知识积累的不足,空谈与实践的差距以及专业与商业的矛盾,再加上在当下微博盛行的时代,非黑即白的浮躁言论充斥互联网;尤其是对于UX在企业的定位,PM、UX以及开发之间的协作,研究与设计的专业执行与管理,UX如何敏捷地适应研发周期等决定UX在企业未来的重要话题,我们无法找到合适的平台与专业同行深入分享交流。User Friendly 2012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应运而生,即 “共建和谐用户体验生态”,旨在号召行业同仁和兄弟组织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的UX行业生态,营造专业、协作、分享的行业氛围。这些我们在最初的大会电子简报中均有说明。
记者:大会组委会确认主题一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呢? 忠伟:先是由理事会提议,每个提议的成员要分享其主题的含义并头脑风暴。最后理事会投票确认。组委会一般都是大会进入筹备阶段才组成。不过理事会成员基本都是组委会成员。
记者:今年看到又有非常多的网络媒体参与到大会的宣传当中,并且还有电视媒体进驻九华山庄进行现场采访。看来UPA中国以及用户体验年会在宣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你作为UPA中国的理事以及大会的媒体负责人,能和我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吗? 忠伟:对于媒体宣传来讲,目前合作最多的都是互联网媒体和部分行业组织。这些也都是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像视觉中国,他们作为设计行业组织和实体,在中国也已经有非常多的年头了,我记得我在刚毕业那会,就是他们网站的忠实用户。近些年来他们在传统平面设计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关注用户体验这块,所以我们的合作是非常紧密的。他们算是UPA中国在设计媒体方面合作的代表。另外像艾瑞网、计算机世界,一个是咨询,一个是老牌的互联网、IT类组织。他们多年来也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我们在九届年会里面作为媒体合作的伙伴估计已经超过了100家,这其中有平面设计、工业设计、IT\互联网、咨询、教育、财经、报纸等等。在此也感谢这些媒体和公司对我们的支持,相信UPA中国走到今天,我们的大会现在越办越好。他们看起来也会高兴,会认为和我们的合作是值得的。今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数字E族”栏目主管在大会前夕打电话给我,说关注我们很久,希望这次能够有机会到现场采访录制,要给我们做一次节目。来来回回多次沟通后,我认为对方确实是冲着我们这个行业大会来的,不像那些靠节目挣钱的第三方公司,就欣然答应下来。8日晚上,他们两位记者和编辑从18大报道现场直接到九华山庄我们的大会准备现场,在3天的大会里面非常辛勤的工作,录制大会每一个亮点。他们的敬业精神很让我钦佩,在未来2周里,应该能在中国教育电台的节目里有UPA中国和UserFriendly2012大会的播报。这些都说明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关注。UPA中国以及我们的活动只是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里再强调一点,UserFriendly年会最大的会前宣传渠道其实不仅仅有这些媒体,最主要的是我们的电子简报和微博。我们在自身宣传渠道上也有进步。但是我们总是认为,只有你大会做好了,正面的影响上去了。别人就会记得你,相反来看,你的宣传做的再五花八门,会议内容一塌糊涂,人家谁还愿意来参加。总之一句话,内容为王、宣传为辅助手段,是我们在这方面一直坚持的。
记者:你个人从2005年到2011年都是UPA中国的副主席,今年大会发现UPA中国有了新的副主席,那么除了年会的工作,能介绍一下你目前在UPA中国所负责的工作吗? 忠伟:是的,年初的时候UPA中国进行了新的选举。刘怡君小姐被推选为副主席,黄峰仍然全票被推选为主席。原来的理事夏方昱、陈鑫、董建明退出理事会,我们也新增了陶嵘、钟承东、戴利农等理事。UPA中国需要这样的换血,这是为了保证我们这个团队更有战斗力。我个人加入UPA中国是为了行业梦想,到现在仍不改变。做副主席和理事,你都要为了这个组织去想,都要去做事,这样无论你是什么职位都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况且如刘怡君、陶嵘、承东、利农等新加入进来的理事会成员,他们真的非常优秀,非常给力。我目前主要负责UPA中国分会的建立和管理,同时负责UPA中国部分对外事务联络,就像咱们公司里面负责市场这块的人吧。
记者:那目前UPA中国分会有多少个?工作如何和UPA中国总部衔接? 忠伟:UPA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分会最多的时候有6,7个。不过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名存实亡。我们也一直在总结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志愿者形式的组织确实难得做。这里面动机和动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在之前的几个分会里面,西南分会是2010年成立的。第一任的会长是长虹设计中心的叶根军先生(获得过内内外多个工业设计奖项)。2012年年初,我们按照UPA中国的惯例进行了重新选举,最后中兴重庆用户研究中心的李满海当选会长,分会长是西华大学的周睿副教授。他们带领着4-5个团队骨干,10个月里面把西南分会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西南地区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从这里面让我发现了,以城市为单位的分会组织有很大的弊端,如:行业发展程度、资源投入程度、行业影响力等等。但是如果是以地区为单位建立分会,则会让行业认知度深的影响浅的,对行业感兴趣的人多起来了,集中起来使用,UPA中国对某个城市的影响力不足,但是扩展到区域来看,我们被认知的情况就会好起来。所以基于这些因素,在接下来我的工作中,将会因地制宜去以区域为单位建立UPA中国的区域分会。2012年我们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那就是西南分会。2013年相信还会有1-2个运作良好的分会出现。我们不求数量,但求质量。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一定要和当地的情况结合。在西南我们就是企业和学校相结合。在接下来的其他地区我们也要找到其相对应的区域特点。所以在这里也做个广告,希望对UPA中国有兴趣的朋友,想要在自己地区建立分会的朋友,可以与我联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行业做点事。至于分会与总部的联系,就如黄峰形容我们和领导单位基金会的关系一样“独立”“自主”。
记者:听闻您现在在支付宝工作,能介绍一下支付宝用户体验团队吗?这次也看到你原来所在公司群硕软件的不少同事都来参加大会,看来群硕对这方面还是很看重的。 忠伟:对的,我个人是2011年春节前离开群硕的,当时支付宝在组建线下团队。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我有10年的IT\手持终端\互联网等行业从业经验。对线下这块几位感兴趣。线下体验也许没有了界面这个最受大家关注的呈现端口。但是产品的线下与用户结合更为紧密,与渠道与运营,商户和用户的融合更为紧密。当时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义无反顾的加入支付宝团队。但是今年5月公司业务和架构调整,我被调入杭州总部,目前在负责团队知识体系、管理机制等工作。与这支团队接触时间还不够长,不好做评价。但是能够看得出来支付宝对产品体验的重视,团队里面大部分人还是有很不错的基础和对产品体验设计的认识。关键还是看公司如何去定位“支付宝”,我想这个很重要。这次年会支付宝派出了35人的参会团队,由其总监盛一飞亲自带队。我想这些都足矣看出我们对体验以及这个大会的看重了。至于群硕吗?这次来的应该都是原来我团队里面的人,但是他们都已经不在群硕了,当年我组建群硕用户体验团队,3年间培养出了近百名用户体验人才,现在这些人都加入了更好的公司,有了更好的发展。我是非常高兴地。希望他们有更好的发展,也希望群硕能够继续重视产品的用户体验,有好的发展,不要让更多的人才流失。行业里面给我们冠以的群硕用户体验团队就像当年的黄埔军校的比喻,其实是让我以及公司有些尴尬的。
记者:明年就是UPA中国成立十年的年头了,今天听黄峰主席预告说,明年的大会在上海举行。能和我们谈谈你的感受吗? 忠伟:真快啊,一晃十年了。有时候都不敢想。认识黄峰那会我们都才20几岁。现在我们都三十好几了。可以说把最好的时光都给了这个行业、给了UPA中国。明年大会回到上海,是我在去年年初就倡议的了,最后被理事会认同确认。因为那里是UPA中国起步的地方,回到这里有很多意义。最初几个人再做大会的时候就说:一定要坚持做十年。一定要将大会做到人民大会堂去。呵呵!将用户体验的行业年会开到人民大会堂这事情有些难度。但是我们马上就将兑现另外一个诺言,做满十年。
记者:那接下来呢?退隐江湖了。 忠伟:接下来的事情今天还真不好说。但是我想不管我们这些人是否还继续做,这个行业都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就如我前面说的,行业发展靠的不是UPA中国和某某大会,靠的是我们整个行业里面的从业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UPA中国以及年会在过去的9年里面是这个行业发展推动和向前的助力器,只要大家能够多给些认可就可以了,不能像网络上有些非黑即白的评论和定义,哪些都是不负责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