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人物与团队 → 正文
余秉楠教授执教50年设计作品展——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赵健教授专访
作者: 羿梅 郑方坤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12年10月26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赵健教授

视觉同盟:请您谈谈此次余秉楠教授执教50年设计作品展的策展。
赵健:
余秉楠老师在中国平面设计界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这段历史当中,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的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他个人作品,还有他的设计思想包括他教学的理念,他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带着西方的一些比较成熟的设计理论和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对于国内早年的教育影响,从中央工艺美院开始影响到全国各个学校,这种体系的整理和挖掘,在今天非常重要。设计教育是不能单凭经验也不能单凭喜好来做一件事,应该是扎扎实实地做一些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尤其是在今天,我们面临着国际化和中国文化的崛起,这种思考,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在这个层面上去做一些工作。余秉楠老师这个案例,从设计教育和发展上面,给我们一些启发,什么样的设计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跟我们生活切切实实有关联,那部分是什么。那部分到底在今天是不是还在起作用,大家通过看余秉楠老师的展览能够感受到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需要在我们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中去做的,只有做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他才能够真正地影响我们的社会,真正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设计不是为了拿奖,设计也不是为了所谓的商业利益和简单的时尚,它是一种生动的内在的,带有基础性的、带有推动力的这样一种设计。这种设计理念在我们几十年的发展中可能稍微有一点大,可能很多人愿意看一些比较绚烂的东西,比较注重名分,这些跟商业利益和社会某些方面有关系,但是这个东西要经过多少年的沉淀才能够影响我们的社会。反过来我们看余秉楠老师五十年的经历会发现,他至今能够影响我们的,仍然是我刚才说到的这些代表基础性的东西,带有文化性思考的东西,带有跨越文化的这种平等的意识。

宁成春先生说得特别好,他甚至说这个展览晚了,因为余秉楠老师的设计很超前,他的超前不是说余老师多超前,因为他在国外留学,所以他的状态是超前的,而恰恰我们在今天,我们到了这个状态的时候,我们如何从余秉楠老师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典范级的实例上能获取一些东西,而不是简单地说五十年前的设计它可以看吗,五十年前的设计能不能从中感受这种理念,我想这个展览告诉大家,那里面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重新去思考,这就是我想去做展览的目的。
   
视觉同盟:这次的展览做得非常好,大家的反响还都是不错的。
赵健:
这个展览很多展品我也是第一回见,余秉楠老师为了这个做展览,他很尽心,他用了半年的时间整理了自己一生的设计,然后我们在他的基础上再去做,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相互之间内在心灵上的对话的结果。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应该说我们是三代,余先生这代,我是他的学生,然后我的学生,共同在整理这个展览。而且我们在整理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不是在整理他个人的东西,因为余先生是一个设计教育浓缩的历史,通过他身上的每一阶段都能够带来一些问题,所以通过这样一个学习和体悟,我们也要感谢余老师,因为他愿意做这样的事。我觉得即便是这样的展览,也不完全是对他自己的一个诠释,因为余老师这个年龄,他所得的荣誉,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他这样努力去工作实际上还是为了说明有一些正确的东西,希望更年轻的人知道,更年轻的人去体会,我觉得这些最宝贵的东西对我们国家是有用的,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有用的。
   
视觉同盟: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展览的重要看点。
赵健:
余秉楠老师的友谊体,他当年的手稿是1960年完成的,这个稿件余老师仍然保存着,实际上可惜的是透过这个稿件制作的那些铜模签字倒是不存在了。但是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有数字化技术,所以这些字经过了刀耕火种的年代慢慢消失,在数字化的今天,它又获得了重生。就是一个中国人在国外设计了26个字母,用中国的一个文化心给世界设计了26个字母,辗转了半个世纪,它又获得了新的生命。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我们思考的层面,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什么是设计最重要的东西,我觉得这个需要我们思考。就这一个例子,我们把它做了一个友谊体的故事,从刀耕火种的时代到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大家人人可以在电脑上体验它。我觉得这是非常鲜活的东西,还有一些原稿,大家都不知道他参与过辞海的字体设计,参与过毛选的字体设计,包括他设计的中国人第一套拉丁字母辞海系体,我虽然是他的学生,我也是没有太多的重视。所以这个拿出来以后,非常鲜活,也就是说他的字体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了五十年。现在电脑里最普通的宋体和黑体就是当年的宋二体、黑二体。我觉得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我们今天设计面对的是商业,我觉得都很好,但是作为学校来讲,可能要告诉学设计的人,你学习设计最重要的层面,对文化对民族或者对世界的贡献,以及最重要的形式,我们是搞形式的,最重要的形式是哪个层面的,我觉得那个是最重要的。它是赋予文化一种形式,赋予一个历史性的文化的存在的一种面貌和尊严,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
   
还有余先生的美术字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它从1980年到1998年之间再版13次,总共发行了135万册,在中国这个设计教科书里面,这个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余老师是默默无闻的,这个书里好多的案例都是他当年亲自写的,在小黄油灯下一点一点写出来的。我在他的介绍上说,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因为很多基础性的东西,很多对于文化有贡献的东西都是没有什么商业利益的,都需要有一种社会心,有一种大智慧,有一种大忍心,持之以恒地去做,才能够一直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这个文化发生作用。那个美术字,别看小样一本,我们把它拆成一个厅,我们也可以在里面找到它的故事。
   
视觉同盟:请您总结下这次办展的感想。
赵健:
到底什么样的东西对我们的设计有用,对我们的设计我们的生活有用,这就是一个证明。那个羊皮书是他当年做的手工的作业,可以通过这个看到那个时候,他们说留学生有一个报国心,他当年一个人默默地做的设计里面有毛泽东选集,有中国文化的东西,把中国传统的结构用皮的绳子,跟西方的传统的手工书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种做法他肯定是第一人,他是在1960年就开始探索文化的对话。所以我说这些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东西,一个老先生,他出国留学,为了回报这个国家。用什么来回报这个国家,用他的中西文化的对话的成果来回报,而且回报的不是他的过去,而是回报这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因为做这个展览,我也受到很多教育,虽然我是余老师这么多年的学生,我看到这个东西,我说让我做我有时候也会放弃,我觉得太苦了,大家都是很热闹地在做一些事。一个人默默的做,太苦了。但是反过来又说,我们如果活得有价值,我们要做一点让我们以后心里面感到踏实的事情,要真正地做一些,就像余老师。他很踏实,今天的开幕式致辞只说了实实在在的一百多个字,我作为设计教育者,我经历了,但也有很多遗憾,他很踏实,我们将来能不能这么踏实,我觉得这也是对我的一个教育。

(责任编辑: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