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使用伪元素 在那时候的作用只有在高端浏览器饰演“清浮动” .clearfix:after{content:”";display:block;height:0;line-height:0;visibility:hidden;clear:both;} 而且就只知道他可以“清浮动” 但现在,伪元素在我心里变得无敌了,就像《火影忍者》里的主角鸣人的影分身术,1个本体,整两分身出来,那就可以斗地主了。 知识普及 伪元素有四组,分别为: :first-line :first-letter :before :after 本文主要讲的是:before :after,以下“伪元素”特指这两个伪元素 伪元素跟影分身术一样,在主角的前面(before)、后面(after)创建一个假的元素,所以你用chrome开发工具、Firebug是找不到它的。 伪元素的主要功能起装饰作用,提高可用性,在不支持的浏览器中不会提示出错。 IE6\IE7不支持,IE8有少量不支持 语法 伪元素不设置content属性是不会生效的 :before与::before写法有什么不同,简单点说这两种语法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为了区别伪类(单冒号)和CSS3中的伪元素(双冒号)。 伪元素的层级关系

伪元素默认是行内元素,会继承父元素部分的属性

当对伪元素进行绝对定位时,层级排名是这样的,第一名after,第二名before,第三名元素本身。(暂时还没找到改变其层级关系的属性)

IE8文字前置,无法盖住元素文字 伪元素的实际应用 提高用户体验 例如一个在流程里比较重要的图片按钮,没有了这图片按钮下一部就无法进行下去的,那我们会更关注他们的体验。 图片加载前(或图片不加载),他是这样:

图片加载后,他变成这样:

在有影分身前,我们可能会这样写: html: <a class="bt_gm_play" href="#">开始游戏<s></s></a> css: .bt_gm_play { display:block; width:155px; height:48px; margin:5px auto; position:relative; font:bold 22px/48px Microsoft YaHei, Tahoma; color:#f66200; text-align:center; } .bt_gm_play s { display:block; width:155px; height:48px; position:absolute; left:0; top:0; background:url(http://www.3366.com/img/portal/v2/middle/mid_intro_spt.png) 0 0; } .bt_gm_play:hover s { background-position:0 -52px; cursor:pointer; } 有影分身后,我们就可以这样写: html: <a class="bt_gm_play" href="#">开始游戏</a> css: .bt_gm_play_wei { display:block; width:155px; height:48px; margin:5px auto; position:relative; font:bold 22px/48px Microsoft YaHei, Tahoma; color:#f66200;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url(http://www.3366.com/img/portal/v2/middle/mid_intro_spt.png) 0 0; *text-indent:-9999px } .bt_gm_play_wei:before { content:""; display:block; width:155px; height:48px; position:absolute; left:0; top:0; background:url(http://www.3366.com/img/portal/v2/middle/mid_intro_spt.png) 0 0; } .bt_gm_play_wei:hover, .bt_gm_play_wei:hover::before {background-position:0 -52px;cursor:pointer;} 虽然改变的只有是少了一个标签,但对有SEO、有严重洁癖的重构同学已经是很好的改善 PNG24图片叠加,渐进渐进增强 伪元素的加入,相当于让一个标签长出一双手,可以让页面变得更加生动 制作按钮和ICON 影分身可以做的太多了,在这抛砖引玉下,欢迎大家补充
原文链接:HTML5伪元素之术
更多UI博客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