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人物与团队 → 正文
UserFriendly2011年会嘉宾采访——腾讯交互设计师贺炜、王阅微
作者: UserFriendly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1年12月7日

贺炜:腾讯ISUX 交互设计主管。曾任:惠普新加坡设计中心主任交互设计师,惠普中国人因工程专家工程师,eBay中国用户体验研究员,在用户体验设计行业有超过10年从业经验。目前在腾讯ISUX部门关注互联网产品的创新设计。
王阅微:2006年加入用户体验行业,2008年加入腾讯,曾负责多个电子商务平台的创建和改版,在电子商务体验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关注设计方法和大型网站的信息架构设计。
   
  记者:您对今年的UPA大会与往年有什么不同吗?
  贺炜:我第一次参加UPA年会是04年在上海参加的,后来05年在北京参加、06年在杭州。参加过这么多届,感觉到UPA年会一直在变化;大会的质量也一直在提升。我觉得这一届可能是最好的。这一届大会在议程上有了一些改变,上午是主题演讲,下午是工作坊,特别是晚上加了专家论坛,这样就把晚上的时间也充分运用起来,而且这种主题论坛也给了大家在一起深度交流的机会。今天我听了这几场演讲,感觉就像回到了学校,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作为一个设计师,一定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去涉及不同的行业,去感觉整个社会的变化、文化的变化、科技的变化,今年的工作访也很丰富,包括不同的行业的人分享不同的知识,所以今年工作坊的安排对设计师们也很有益。
   
  记者:可以介绍一下腾讯用户体验团队的架构吗?
  王阅微: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CDC,除了CDC之外我们还有无线的一个设计部门WSD,现在我所在的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部ISUX。包括上海设计中心,体验团队差不多接近200人,包括交互、视觉、用研、前端,今后还会在成都成立设计中心。

  记者:可以看到腾讯的用户体验队伍在不断地壮大。之前也听到很多人说,在腾讯PD主导产品需求,那在阿里BD是主导产品需求。这种说法是不是真实的,腾讯的用户体验团队是如何与BD及PD合作的?
  贺炜:是的,我们的团队是在不断的壮大,而且向着国际化发展;现在的团队融入了很多来自香港及国外的设计师,我们期望有各种不同行业经验的设计师一起加入到团队来,使团队变得更加多元化。
  关于谁主导需求的问题,我认为每个公司的文化、公司的总体架构、公司的资源情况及所在领域的不同,都会大大影响整个用户体验团队的架构和工作流程。在腾迅,我没感觉PD是主导,可能在架构上面看规划者似乎是产品经理,但是其实是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在运作;是在多团队合作的情况下,将大家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要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创造出一些更好的产品。
  王阅微:现在如果你去看相关的报告,其实腾讯是以用户体验为主导的公司。像马总(马化腾)会不断地使用公司的产品,而且会把他自己的体验、感受写出来,邮件发给相关的团队。马总对用户体验有一个很高的重视,把体验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所以下面的所有人,像产品经理、像开发工程师都会很努力的往这个方向去走。
  像我在以前的公司,有时候就会发生项目经理与设计团队处在对立面的情况。做一个产品,项目经理关注的是功能,设计师关心的是用户感受。那实际上就要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在最大的程度上面把这个产品做出来,同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并不是谁主导的问题,而且多方面如何平衡的问题。我们在明天的工作坊就是介绍一个产品工具,通过这个可以有效的告诉产品经理,用户怎么去使用他所提出的这些功能、在什么背景下使用这个功能。从而使产品经理更好的理解设计师的工作,同时共同找一个平衡点。
   
  记者:谈一谈您所了解的国内外用户体验部门与腾讯的用户体验部门有不同。较之其它公司的团队,腾迅除了对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外,在设计师的培养、或者在项目流程上,腾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贺炜:在腾迅最有特色的就是对设计师的培训与分享机制,包括我们建立的通道课程,算是比较大的特色。在这方面腾讯也是做得比较早的,也比较完整。腾迅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职业升级的体系,包括一些专业技能的递进课程。像对毕业生,我们会针对性的有一些初级的专业技能课程,再往上就会有更专业的课程,帮助不同水平的设计师在专业(业务)领域上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和进修;再往上就会有一些通道,指引在大家朝各个专业的方面去发展。同时还会提供和其他公司一起培训的机会。这一套体系对于设计师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非常有效的。

  记者:就是帮设计师有效地建立起自己职业生涯规划。
  贺炜:对的,这一点腾讯相对做的是比较好的。
  王阅微:在腾迅,我们公司各个设计中心都会来进行分享,同时我们会把业界比较有名的人请到腾讯公司,让他们做一些专业的分享。当设计师达到一定的水平,公司会对针对性的把相关培训和分享进行优化,以保证设计师可以保持不断地进步。现在腾讯的产品足够的多,所面临的挑战也就足够多,因此我们需要获取公司提供的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当中去,这对公司文化的形成及员工成长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记者:现在似乎也有这样的一个趋势,交互设计转成产品经理或者是产品运营。在腾讯是否发生了这样的状况。您觉得作为管理者,交互设计师转成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是不是一件好事情;作为设计师,您觉得这对职业生涯发展来说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未来的交互设计师有多少可能的发展道路,您对于交互设计师的建议是什么。
  贺炜:腾讯在这方面其实是很OPEN的,这种职位的转变其实很常见,在我们看来也十分正常,很容易接受。今天上午Paul也提到,在他们的团队,设计师的职能没有定义的那么细致;我觉得腾讯未来也会像Google一样。包括昨天Cindy也有提到,设计师是为产品的服务的,最重要的目标是做出好的产品给我们的用户,所以至于我们的头衔是什么,并不重要。

  记者:在腾讯跨职业的转岗或者调换是较常见的事情,那么对于新转岗的人员,他在专业方面的胜任特征就会相对较弱,随着他职位的转变,公司对他的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或者对他的考核的要求也会有变化,腾讯在这个方面是如何做的。
  贺炜:我觉得转岗的人大部分的原因是自己对自己的原来职业规划有一些改变,同样他自己也会主动去评估自己的能力,公司的具体职位都有一个胜任特征模型,会让员工从不同的纬度对自己进行评定,从而去看自己是否达到可以转岗的标准,帮助员工理性的去对待职业转变的问题。如果以管理的角度,我认为最应该做的事就是让大家去做自己最想做的和最擅长的,如果他不在他一个擅长的位置上,可能不会发生他最大的价值,所以我觉得这种岗位的变换是一件好事情。
   
  记者:您的workshop是有关情感化设计的,是什么样的一个契机让你们做这样的一个workshop,请简单介绍一下。
  贺炜:就像Pieter所说的,其实体验就是情感,这个东西大家一直都在做,只是没有把它专门的提出来,或者专门拿出来讲而已。很难得有UPA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也有一些相关的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带过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王阅微:我在工作中发现很多设计师在做产品的时候会跟着这个产品经理走,产品经理会把功能列出来,设计师就会根据这些功能把这个产品做完,然后交付给开发工程师。像Pieter说的,用户还没有使用你这个产品前是什么样的;在使用了你这个产品之后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来形容你的产品的;任何人在使用产品的时候都有一些情绪上的变化,我们要做好产品,不仅仅做产品经理的功能列表里面的东西;那我们如何能让产品经理也去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理解产品,我们在腾迅用了场景这个工具来做这件事情,这就是我们这次工作坊要讲的东西。    
   
  记者:比如说我们衡量一个产品的可用性,我们可以说把它分别成有效、有用、满意度,这几个方面,我们如何去衡量情感化的设计?   
  王阅微:情感化是与可用性都是产品体验的一部分,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就我来看,情感带有很强的个体性。情感设计并不是一个很技术化的东西,他真的很难量化;我们不能说0.5秒和0.6秒的体验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如何让用户与产品产生情感的联系。
  贺炜:对,任何产品都是有情感的,但是要去衡量的话,现在很难去做一个标准出来。我在HP的时候,跟天津师范大学做过一个的合作,就是通过人的生理的特征的变化来对产品体验进行衡量,但是这种衡量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谢谢二位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 彭文娇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