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人物与团队 → 正文
UserFriendly2011年会嘉宾采访——小米副总裁黎万强
作者: UserFriendly2011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1年11月29日
黎万强介绍:

在小米科技之前,于2000年7月开创建立了金山软件用户体验设计部,先后参与了金山毒霸、金山词霸、WPS Office等多个知名软件项目的不同版本开发,主力完成其交互及界面设计的创作工作。后历任金山设计总监,互联网内容总监及金山词霸事业部总经理。在用户体验,互联网推广运营及综合业务管理有多年的一线经验。

记者:我知道您是最早一批从事UI,产品这一块,当时怎么会做UI设计的呢?

黎万强:一方面,有一个基础在里面。金山那时候在整个国内做通用软件,当时做得还比较成功的。2000年最典型的产品就是词霸,词霸在09年做的很火爆了,那时候金山在整个国内来讲,他是一家已经算是小成规模的一家公司了,这是一个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这当时和我们的雷总是有莫大的关系的,他本身是一个做用户体验的人,因此他在公司里愿意投入。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当公司在很早开发资源有限的时候,可能大家会有一个思维,把钱投到别的地方去。所以你要有这样的资金和平台和产品的支持。

记者:你是学工业设计出身的,当时你学工业设计包括你做用户体验,是从哪年开始做的?

黎万强:2000年。那时候国内这个行业基本上零,那时候我们抠一个α通道的图标,应该用16色还是256色,图标应用的规范是什么,抠图的方式是什么,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没有的。我们当时是团队大家就一起去摸索的。

记者:你在金山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黎万强:我是在2000年加入金山的,2010年2月离开,十年毕业。这十年里面,我在2000年到2004年之间基本在一线做设计,负责金山的设计中心。2004年到2006年我就作为整个金山互联网部门的内容总监,等于是做内容策划做产品去了。然后2006年之后我开始负责金山词霸事业部,转到业务线去了。

记者:您在金山这十年左右的发展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黎万强:这个产业从启蒙期慢慢到现在大家相对比较成熟,大家认识到用户体验的价值,这很重要。以前更早我们在公司内部,需要去推广什么叫用户体验,需要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来告诉你身边的合作伙伴,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告诉他你的概念是什么。包括一开始大家都叫你美工,后来大家叫你UI设计师,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也需要在公司内部去推广。那时候我们跟唐沐、瞿凯他们做了很多海报,在公司做很多讲座,然后最终落实到产品。当大家觉得产品定位很好的话,也就慢慢转变了。

到今天的情况反过来了。一个老板可能不知道什么叫用户体验,却突然间觉得一定要搞用户体验,用户体验一定要好。从这些侧面来看,这个产业已经在成熟,思想应该渗透进去了。再从外围整个产业链来看,你会发现,现在已经很多专业的设计师做得很好,还有很多咨询公司,也活得都很好。

记者:当时你去了小米,包括像雷总,还有其它几个人,都是在这个行业一个华丽的转身。你从在金山做用户体验设计,到小米手机。关于这个产品自身的功能、推广的渠道,或者从更高的策略上,怎么考虑到用户体验?从哪些方面来做用户体验的事情呢。

黎万强: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我们是7个合伙人,一帮老男人出来做小米。7个合伙人都是在业内做了十几年了,而且大家在不同的公司,不管在金山也好,谷歌、微软也好,都是不大不小的所谓的高管,生活也不是特别紧张。大家愿意出来,本质上来讲,因为我们本性都是一批闲不住的人,或者说是有梦想的人。我觉得这个是我内心深处很重要的触动,当你在一个环境待了十年,甚至是十五年的时候,你就觉得内心深处想去经历更多的事情。

第二,手机是个很大的市场,当时我们愿意进入这个市场,是觉得手机这个产品应该有一些新的玩法。我们整个小米的商业核心,是想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高端的智能手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是一个很大趋势,既然趋势已经到来,我们愿意进来参加。在手机这个行业,是个很容易产生过几十亿甚至过百亿的公司。比方说哪怕每台手机2000块钱,100万台手机就是20个亿。第二,在这样规模化背后,大家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来购买手机,或者其它数码产品的趋势已经到来。比方说今天的凡客,京东的崛起,说明这种互联网用电子商务的模式来卖手机,这个趋势已经到来。第三,从手机本身来讲。也许手机对今天我们来讲更多是一个工具,但他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很个性化的消费品。也许会跟包的消费一样,你可以喜欢LV包,或者喜欢普通的帆布包,这都会带来你属性的标签,这是个性化的一面。不管是软件硬件都是一样的,还是配件也好,还是未来个性化的升级都是这样。从这几点来讲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去做的市场,也是我们熟悉的市场。因为我们几个人都喜欢玩数码产品,雷总包里就放了7、8个手机。

当时雷军找到我,是看中了我在用户体验方面所积累的。因为我们认为手机本身是一个极度追求用户体验的产品,软件硬件都是这样。当苹果没出来之前,大家都觉得以前手机已经OK。但突然间苹果出现后,有了多点触摸的方式应用,你会发觉原来手是最好的交互工具,不是鼠标,也不是笔。另外在这个终端里面,用户完成的任务从打个电话,到发邮件,到听音乐看网站等等,如何能让用户子在一个四英寸屏里面,能够有效地完成他想做的事情。这就有很多用户体验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对于设计师来讲,从工业设计,到整个软件,都会变成个性化的消费品,这就给了设计师很多值得发挥的空间,这会让设计师很兴奋。

记者:您刚才讲,几个老男人一起来促成一庄事。你们都是在行业里面非常资深的一些人,我感觉你们的一个理念就是把事情的各方面都做到最好。但是从创业团队比较实际的角度来讲,很难在各方面都凑齐一帮这么有专业的专家来一起来做一件事情,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只能找某一方面比较优秀的人。那对于他们来讲,怎么去配置团队,应该把用户体验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黎万强:这个问题刚好是我今天晚上讨论时想要展开说的,但是没有机会。我觉得当你真正站在创业者的角度来看,对于用户体验要更理性一些。

创业公司面对的困难在哪里?第一个是用户定义的困难。相对于用户需求,用户的定义更困难。一开始如果团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后面做的都是错的。或者公司试图满足所有用户,这样一方面项目会很大,另一方面满足所有用户的产品功能,就什么都不是。;第二个困难,是团队资源的困难。很多公司一上来说,我要做到完美。但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在创业最核心的团队,可能主要由一些工程师组成。他们能找到市场营销的人,但是没找到用户体验的人。因此他们找了一个二流的设计师,来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这时候如果你想要一个顶级的设计,而你要这个二流设计师做,他可能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最后造成的情况可能是你在不断地改版本,错过了发布的最好的时机。

对创业团队非常严峻在哪里?一定要客观评估你的资源优势在哪儿,你的目前有多少资源,你的优势带哪里,真正把你现在的优势先发挥出来再说,不要想处处的着力,这是不可能的。

记者:这个优势不一定是在用户体验,有可能是在技术上的。

黎万强:对,不一定在用户体验。包括我们的米UI,如果你单独拆开来讲米UI的视觉,我自身对他可能是不满意的。有些公司的工作模式是这样,一上来立刻找了设计团队外包的,做了一套漂亮UI,但是产品没有定型,这时候就像给产品背了一个沉重的乌龟壳,容易把产品做死了。因此,我为什么没有想立刻去给米UI做套很漂亮的视觉出来,也是希望等我产品定型的只有再来做这样的事情。

记者:能否具体讲讲,小米手机从最开始的定义到最后的成型,在这个过程中间有哪些过程是真真正正倾听,和接受了用户的建议?

黎万强:其实我是不大认同“研究用户”的说法,我认为所有的研究对一个公司来讲,尤其在创业公司来讲,都注定是失败的。我们在研究很多的公司后,慢慢会接触到很多市场公司,第三方的咨询公司给你的报告。在这些研究中,很多都是我称之为“没有温度的的研究”,一方面信息滞后,并且很容易给你带来很大的错觉。我想提倡的方式是天天跟用户泡在一起。包括乔布斯说要相信直觉。但他首先是去做一个他喜欢,他认为他自己需要的产品。他自己首先就是一个用户。但是我们今天有多少个创业者,多少个老板,会天天在用自己的产品,24小时都在接触的呢?我觉得很少。我们小米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是通过论坛这种方式来驱动了整个研发模式。如果上我们miui.com的网站,你可以看到我们从产品的需求征集、包括产品意见的反馈,包括整个bug系统的管理,其实都是跟用户一起互动产生的。我要求所有的研发人员,每天至少花10分钟,或者一两个小时泡在论坛,我认为这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对于我们团队,几十个人在过去一年多做米UI来讲做到今天的影响力,我认为这是成功的根本。

记者:您提到要保持用户体验的温度。其实很多咨询师可能有类似的感觉,总觉得是在隔岸观火的感觉。对于小米手机来说,目标用户其实就是你们团队的这一类人。这是一种情况,但如果说我设计的产品的目标用户并不是我自己这样的人。比如我的产品是给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保持用户体验的温度呢?

黎万强:我认为可能当设计师很有经验或者很有直觉的时候,能做到70,80分,但也做不到90、100分,这是我的判断。那么怎么样从70分,80分做到更好呢,设计团队应该第一时间的去找到这样的目标用户,来深度参加我们的团队,这是很关键的。不管他是不是研发,他可能是测试或者是内容编辑,这样就有机会不是以研究者的心态来观察他,他是作为一个朋友。而不是偶尔过来两三天,处于被观察的状态。

我们现在米UI团队包括小米手机团队,我们所有的运营的人员,比如说做论坛管理的,或者做测试的,我都百分百要求从论坛招聘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们之前就是泡我们论坛的用户。这样的人大概有十几个。

记者:小米手机在今年以前都很低调,是为什么呢?

黎万强:对,我们在7月12号之前非常低调。先不要说我们怎么样,雷军出来创业本身就是很大的事情、很大的话题。他也可以像很多公司老板一样可以到处去巡讲,但他没有做。直到7月12号,我们开了公司的发布会,说我们做的是手机。到8月16号开了一个产品发布会,说手机是怎么样子的,那时候大众才真正的认识到小米。我们那时候定的基调是,一定要把产品来打动用户。我们有足够的自信,相信我们会成功。我本人是一个很相信用户和很相信产品的人。你可能很奇怪,我不是一个市场背景的人,但我在公司除了负责整个设计平台之外,还负责整个营销。这是因为我们整个公司是坚持以口碑营销为主的,我们相信好的产品会有很好的口碑,因此营销本身就是产品。这就决定了我们整个公司的基调,因此一年前大家看起来都静悄悄。

记者:其实现在智能手机竞争非常激烈。包括苹果,HTC,Phone7等。小米手机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黎万强:在8月16号的会场,有一张图片在微博传的最多,1999,小米手机性能表。那个价格是一个很震撼的价格,尤其是我们发布的是中国首款双核1.5G。

再说回来,我们的竞争力在我认为有几点:第一,我们是用的创新的方法在做小米,类似于大家看到的凡客,在电子商务来卖衣服。我们今天从研发到销售,推广到销售,都是百分百的互联网化。我们销售百分之百是电子商务的直销,这就把成本给摊掉了,要不然定价1999,我们肯定是亏本的。

第二,小米手机本身的核心,是软件、硬件、服务三个领域都是自己来做的。这样就能够保证,手机是一个很追求一致化体验的产品。今天用户买了手机,除了要求硬件性能好之外,还要去玩他的软件,玩他的系统,玩他的应用。如果这些不是一家做的,就很难做到极致,同时成本也控制不下来。你现在看市场上看到很多产品都是OEM的,我们从整个元器件的采购,电路的设计到ID的设计,到超市的开发,其实都是百分之百自己做的。

我觉得这两点是小米未来很强的竞争力。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像UPA这样的组织,真正对行业会有怎样的影响,价值在哪里?

黎万强:我觉得很需要这样的组织,因为每一个公司都是分散的个体。而且每个公司永远是围着项目转,有时间和具体事件的压力。但是有了第三方,类似于UPA这样的组织以后,相当于找一个时间点,找一个这样的机会,让大家定期性把自己的观点分享和交流。先让大家走在一起,哪怕侃大山也很好。第二,在这当中也会有非常不错的报告能够去分享出来以后,对整个团队,对整个行业的带动都有很大的价值,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第三个,不可能某一家公司愿意来做这件事情,这就非常需要这样的行业组织的支持。

记者:希望您以后能多多分享,这次就是一个开始。这次因为时间关系就到这里,谢谢。

以上文字是根据大会采访速记稿整理而成,因速记师水平等因素,难免存在个别记录遗漏和错误之处,请各位读者见谅。

UPA中国
(责任编辑: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