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期/ 2011年11月15日-2012年01月10日 开幕式/ 2011年11月15日(周二)16:00 地点/ 华·美术馆
2011年11月中旬至2012年1月,华·美术馆将迎来国内首次跨越当代艺术与诗歌界的文化艺术事件——“词场-诗歌计划2011”中国当代艺术与诗歌第一回展。展览由华·美术馆主办,《诗林》杂志(双月号)协办,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策展人分别为:彭捷(华·美术馆策展研究部主任)、鲍 栋(独立策展人,批评家)、孙磊(诗人、艺术家、策展人)、张 尔(诗人,《诗林》双月号执行主编)。
回顾新诗以降,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鳞次栉比的诗歌运动和门派林立的诗歌江湖的浪潮涌聚,至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当代新诗开始回归到相对理性的个人化或个性化写作,一批严肃的写作者与更年轻的新生力量共同构筑起诗歌写作的在场性,并传承着诗歌的创造与活力并持的特征。
伴随当代艺术的发展与浪潮,诗歌作为人们内心潜藏的声音理应重新被公众所感知。华·美术馆凭借自身独特而多元的艺术空间优势,将突破性地以整个展场空间为载体,通过装置、多媒体、影像、以及架上绘画等多种艺术作品形式来关注及探寻作为当代诗歌灵魂核心的“语词”的意象、节奏、组合方式,从而彼此产生种种内在相互的词场呼应,并辅以自当代诗歌发轫以来首次关于诗歌民刊收藏文献的集中梳理展示。与此同时,华·美术馆分别邀请国内近三十位卓越而创新的当代诗人和二十位艺术家以在(现)场的方式,以词场—视界(视觉艺术部分)/ 词场——档案 (诗人手稿/诗歌文献部分)/词场——谈论 (诗歌论坛/讲座部分)/词场——声音 (诗歌民谣部分)/词场——表演 (诗歌剧场部分)五个展览单元,通过艺术创作、论坛、讲座、对话、朗诵、民谣、剧场等多种参与方式共同推进当代诗歌与艺术的融合互生,它将激发诗人与艺术家的无限灵感可能与想象穿越空间,凸显生活的诗性与诗的多元化传播的可能性。
诗歌与当代艺术的相互介入,能否为两种艺术形式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产生词语的磁场未知效应,这正是华·美术馆作为视觉艺术机构,向诗歌与艺术两种领域率先提出的问题。
“词场-诗歌计划2011”中国当代艺术与诗歌第一回展将于2011年11月15日下午4:00隆重开幕,当天安排有专场诗歌民谣音乐会及诗朗诵活动。并于次日举行大型论坛“当代诗歌写作的现状与传播的可能”与“视觉艺术语言与诗歌语言的对话”。
展览活动日程: 11月14日 19:00-21:00诗歌民谣音乐会(吉他弹唱) 演出嘉宾: 周云蓬(诗人、歌手) 吴吞(诗人、歌手) 地点:华·艺术沙龙
11月15日 10:00-11:30学术讲座:德国艺术家基佛与诗人策兰 主讲人:王家新(诗人) 地点:华·艺术沙龙 16:00-17:00开幕式 地点:华·美术馆一层A厅 19:00-21:00诗朗诵与小型诗剧《大女人·波伏娃》 主持人:张尔 演出嘉宾:谭畅 罗婧婧 地点:华·艺术沙龙
11月16日 10:00-12:00论坛/ 当代诗歌写作的现状与传播的可能 主持人:姜涛 地点:华·艺术沙龙 15:00-17:00论坛/ 视觉艺术语言与诗歌语言的对话 主持人:鲍栋 孙磊 地点:华·艺术沙龙 19:30-21:00学术讲座/ 自省与汉字 主讲人:焦应奇(艺术家) 地点: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实验楼214
12月10日 15:00-16:30写作的两级·对当代诗现状的简单描述 主讲人:孙文波 地点:华·艺术沙龙
2012年01月10日 19:00-21:30诗剧场 演出嘉宾:曹克非及瓢虫剧社 地点:华·艺术沙龙
展览总监 陈彬 樊宁 策展人 彭捷 鲍栋 孙磊 张尔
参展艺术家 陈晓云、俸正泉、黄静远、JEAN KLIMACK、姜鹏、焦应奇、蒋志、李熙、彭蕴、吴俊勇、王思顺、王燮达、王郁洋、翁云鹏、徐坦、余极、张震宇 参展诗人 阿翔、安石榴、杜绿绿、多多、朵渔、韩博、韩东、胡续东、黄礼孩、蒋浩、姜涛、莱耳、黎衡、凌越、梦亦非、桥、宋琳、孙磊、孙文波、谭畅、唐不遇、王艾、王家新、萧开愚、谢湘南、徐敬亚、哑石、颜峻、姚风、余怒、宇向、张尔、茱萸、周瓒
主办/ 华·美术馆 协办/ 《诗林》双月号 支持/ 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