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专题 → 正文
中国视觉效果峰会深度稿——电影制作技术的现在与未来
作者: 屈晓梦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11年1月27日

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10)期间,中国视觉效果峰会(CVES)作为BIRTV2010重点活动之一,其电影产业论坛又被列为重点,对电影摄制技术的现在与未来做了深入讨论。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数字特效与三维动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水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分析。

现阶段,中国的很多电影在制作流程水平上还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同时,各项数据又表明: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最具成长性的领域,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这些领域将成为中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电影制作行业的成长

中国的广播电视产业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业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两次重要变革。其中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为:1940-1978年、1978年-1997年和1997年至今。两次重要变革是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转变和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变。
早在2000年,国内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像中影华龙、环球数码、上影数码这样的视效行业的公司,但是由于这些公司基本处在探索阶段,做的作品也都不为大众所了解,因此这些公司的名气都不大。而在2000年到2005年间,迎来了这批公司的成长期,中国的视效行业在这五年里真正成长起来。经过国内一批对电影特效技术怀抱憧憬的探路人的共同努力,加上来自美国,包括台湾的专业技术的支持,中影集团在2006年正式成立,2007年成立了水晶石影视动画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包括中外合资的公司。
   
在这五年,虽然国内电视电影产业开始有了起色,但是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一流电影制作技术的了解还是少之又少。随着国内外越来越频繁的交流讲座,中国的电影制作人逐渐认识到了中国与国外在电影技术方面的差距,并且认清了具体差距所在,这对于中国电影技术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视觉效果行业的现状

由于应用方向的不同,特效可以按产生方式与真实影像的关系分为三类:补充合成型、创造合成型、特殊处理型。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片基本上是“3合1的结果。
王春水教授通过中国和美国视效行业的对比为我们分析了行业发展现状。他把对比项目列为内容创作、大型加工企业、中型加工企业、小型加工企业、自由职业者,并分别从中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视效强国做了对比分析。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从事内容创作企业中,ILM公司(可以说是视效行业的鼻祖)、Pixar(从ILM分出来的),这些公司做大的特点是所做的内容创作版权都属于自己,因此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在一些大型加工企业,比如最有名的Rhythm&Hue——成立比较早——多年来的角色基本上是进行网上服务,因此也很少有自己版权的东西。还有众所周知的索尼公司,他们所做的内容创作也是有自己版权的。中型加工企业在通常情况下,会从大型加工企业中分包一些制作项目,而大型加工企业则能够独立完成从内容创作到最终制造完成的全套工作。另外,国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非常活跃的自由职业者,并且美国公司中的员工数量几乎都能达到200人。

中国视效行业做内容创作的企业目前来说只有中影集团,中型企业发展规模较大的当属中影,能够独立承担包括特效技术的整个影片制作;另外还有Base fx、每日视界、幸星国际等比较知名的公司;小型加工企业多是一些分布比较零散的小型公司;但国内从事自由职业的特效师并不多。因为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机制,来推动公司和自由职业者的良好结合。

特效片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投入,而中国电影的资源有限,制作预算不够多,成为特效片不强的原因之一。平均来看,现在国内电影特效制作上的预算在20%左右。而在美国如果想要达到一定的电影效果,想要最先进技术,最优秀的人才,就会有充足的资金来调动这些资源。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商业电影10%-20%的预算会被用于特效制作。此后这一数字不断在加大,现在有些成功影片多一半的投入都在制作特效上,特效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部分。

其次,缺乏优秀专业人员的窘况长期困扰着国内视效行业,在美国,各大电影巨头都有自己专门的特效制作公司,自己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再运用到本公司的影片制作中去。国内目前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特效软件走进市场,硬件方面也基本上是全盘引进国外技术,用买来的产品做出来的东西相对来讲没有竞争优势,所以中国还需要成长起一大批能够开发新产品的高技术人才,这样才有发展创新的基础,才能够是国内视效技术得到不断循环前进的动力。

第三,在国外,特效导演是一部影片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无论在薪酬还是影响力上,都有着很高的地位;而国内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虽然也有了类似特效导演的人员分工,但还没有形成一种职业。原因之一是国内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之二是确实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来承担这个角色。
北师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表示,我国做电影特效的硬件软件与国外的差距是没有可比性的,在关键技术上我们和美国有着10到15年的差距。

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演变

电影特效技术方面,第一个是计算机技术架构的演变,这对整个行业有非常大的影响。早在1995年到2000年期间是一个工作站的编辑,随着INTER等公司的崛起,整个计算机行业进入PC时代,时代的转变使整个行业都在进行转变。现在非常热一个名词叫云计算时代,很多人已经慢慢体会到这种由PC机、台式机转变成笔记本,笔记本的体积又逐渐在缩小,价格越来越便宜,苹果公司又推出了Ipad……但现在进行工作站架构时与以往历史架构所不一样的是,加入了云计算的概念。这应该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未来可以通过内容资源管理系统的云计算改造,逐步形成多片独立的 “媒体云”,同时,通过相应的标准协议使不同的“媒体云”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广播影视“媒体大云”。

第二个是电影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最早的后期制作是用非线,后来合成代替了胶片,加上一些二类特效。数字化发展最慢的是拍摄和放映,许多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尝试,最终得到的图像质量是非常理想的。对于放映来说,数字放映设备是相对昂贵的,现在大多数影院中基本都以数字化放映技术取代了胶片放映方式。依据这个演变可以对未来做一个趋势预测,因为《阿凡达》的成功,推行很久的虚拟摄影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代表了电影制作流程的变异与创新。伴随着这个重大的变化,以后的电影制作发展趋势另所有人都会感到难以想象。

中国视效业在“后阿凡达”时代成长壮大

人类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后阿凡达”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会愿意花钱到电影院看视效技术。《阿凡达》让大家有了一个崭新的概念,观众所在荧屏看到的不是真正的演员,而是一个个被计算机制作生成的“机器人”。这种状态下,影视制作的投资不再大规模地应用到寻找大牌明星,而是在于制作精彩的视觉特效。

中国特效行业进入到了2010后的阶段,经过了整整十五年的艰辛,从尝试到探索再到成长,现在不仅仅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弥补。国产影片现在还都处于单纯的从投资、选角、宣传考虑,但是目前国产电影剧本的创作很薄弱,即使在比较强大的特效技术包装下,最终也没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努力希望可以作出属于自己的《阿凡达》,客观的讲,想要做出自己的《阿凡达》对国内现阶段的水平来讲还很难实现,并且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

国内电影特效行业所需要填补的方面有很多,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尽快开拓电影题材面,在风格样式上寻求新的突破,要借鉴《阿凡达》这种更有创意和高科技的手段来丰富叙事,尤其是讲中国故事;另外,国家应建立电影3D技术重点实验室,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以推助将来能够制作出高水平的中国3D电影。电影视效技术人才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不光要培养电影剧本的创作人才,还有广大的软件产品开发专员,来填补中国自主研发领域的空白,使中国电影特效技术可以随心所欲地应用于电影电视产业中。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还要与国外的视效公司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加深合作,共同研发。伴随着国内视效行业队伍的不断壮大,许多能耐得住煎熬,辛苦拼搏的年轻人向着国际先进水平努力前进,因为有了这批人的存在,中国视觉效果行业会更加辉煌。

(责任编辑: quxiaomeng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