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访谈 → 正文
2010毕业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六工作室导师宋协伟访谈
作者: yimei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10年6月1日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六工作室导师宋协伟

    视觉同盟:请介绍一下咱们工作室今年的毕业作品?   
    宋协伟:
第六工作室已经连续四年都有一个改变,这个改变主要是来自于:第一,我们认为毕业设计每年应该有它的变化,这个变化来自于什么呢?是因为设计的不断地变化,尤其是现在网络社会比较发达,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状态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这一切就足以导致我们对毕业设计,不管是从学术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意识形态的角度、技术的角度都应当是跟当下的情况发生关系的。
    第二,我们并行了一个原则,就是我们在寻找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的基础上,大家再去寻找自己有兴趣的地方,发挥自己的特点、爱好和研究。今年我们工作室依然是做了一本书,这一本书里面,大家去表达自己的观念,自己去寻找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来做研究。
    我觉得今年我们工作室这一点比较好,就是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关于这个切入点就相当于主题一样,它不在大小,大小是说不在于你怎么看待这个主题,你怎么将这个主题与当下所发生的社会问题、意识形态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同时你用什么样的设计手段来进行表现的,尤其是置于一本书的时候,这个书的载体和阅读价值要体现得到位。所以今年大家都是在这样的一个方向上找到自己的一个方向去进行研究,这是有别于往年的比较有计划、比较踏实的一个做法,并且大家在这个过程当中,真正去实施这个的时候,大家由前期的研究发现导致一个设计的方法,所以这个设计方法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特别强调他的系统性,不管是对作品前面的分析,到后边的表现方式都要强调系统性,这是今年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另外我们从展览的角度,比较回避,比较关注的是设计姿势,就是我们要求工作室的学生,回到专业里边来,回到视觉传达和平面设计里边来,用他所涉及的专业和他所理解的专业来进行毕业设计、研究。你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工作室所有的同学做的每一个毕业设计都是比较务实的,具有研究性、比较系统的,都有自己的方法,所以在我这儿看不到一些什么大面积、大体量的,五颜六色的大的装饰也好,大空间也好,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前些年来已经都尝试过了,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学术非常杂乱的状态下,平面设计面临着一种危机的情况下,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去做这方面的研究,来关注这个专业方向真实的务实的价值。所以你会看到我们的展览《每人一本书》这个展览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跟纸,跟这个书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大概就是这样的。
    回到专业里边来,回到设计自身语言里来,我们在现代资讯这么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带来一个资讯的回来,同时也会带来我们的专业也好,什么也好,是一个主流的状态,尤其是大家都提出所谓的“跨界”,这个跨界不是不好,我本人是很早跨界的,并且是非常主张跨界的,但是这种“跨界”往往给我们带来一种浮躁的东西,使他的专业性、本质性的东西丧失了,走入到一个歧途当中去,所以我觉得作为本科生他的最重要的一个身份,一个价值就是对他所处的身份的一个表现,他的身份就是具有专业性的一个本科学生,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将来认识专业、认识社会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这么一个情况。
   
    视觉同盟:今年毕业生有多少?   
    宋协伟:
16个人,是设计师人数最多的一个工作室。
   
    视觉同盟:他们现在就业情况怎么样?   
    宋协伟:
因为现在这些学生跟以前不一样,对工作并没有那么强调,那么着急,其实情况还好,还不错,反正基本上我们工作室的学生,每年毕业很多人都来要,比较认可第六工作室的学生,都来要,所以他们大部分都有工作,但是有的学生也是考研或者是出国留学的情况。
   
    视觉同盟:您再给咱们学生说一些寄语?   
    宋协伟:
寄语就是“发现中国、发现设计,系统的、逻辑的、方法的、研究的去从事专业性的层面。”

更多学校毕业设计作品请见:2010全国设计院校毕业作品联展暨人才交流活动

(责任编辑: yimei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