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6日,“艺术与社会关怀”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跨界研究所承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跨界研究所所长吴学夫策划的此次活动为艺术跨界交流、艺术介入社会搭建了一次深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到场的嘉宾有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主任卜希霆、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现代传播》主编、长江学者胡智锋、光明日报/总编室主任沈卫星等。研讨会由吴学夫老师主持,奥美广告/执行创意总监林桂枝,著名艺术家、评论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邱志杰,北京民间环保组织“绿十字”主任/“绿十字”生态艺术家孙君,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硕士/主持建筑师马晓威分别就广告创意领域、现代艺术领域、社会活动领域、建筑设计领域与大家探讨在不同艺术领域的艺术与社会关怀。
当代艺术在消费时代中扮演了什么样的真实角色?在今天的中国,艺术与商业、时尚的跨界合作成为一股潮流,在狂欢的背后,艺术本体的价值和社会批判的功能何在?艺术跨界除了对商业意志的迎合之外,能否在现实关怀的方面实现跨界的应用?面对灾难、贫困、暴力等社会问题,艺术成为支撑人们走出黑暗的一种特殊动力。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到当代设计师的救灾应急建筑设计,无论是美术、文学、影视,或是创意、设计的领域,很多作品超越了审美和创造力本身的内涵,实现了一种抚慰心灵和现实援助的功能。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跨界研究所是一个从学院的角度观察、研究艺术跨界现象的学术机构,乐于发现活跃在艺术和创意领域中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和他们的创作,我们仍然相信艺术介入社会的精神力量。在研讨会最后嘉宾还与传媒大学的师生、以及社会嘉宾展开深入讨论,无论是五山模式,还是芬必得广告,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大艺术、艺术与社会关怀的紧密关系,艺术所能带给社会活生生的点点滴滴,或许乌托邦不是梦想,大行为艺术也能够在某处实现。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 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跨界研究所所长吴学夫 主持会议
 演讲嘉宾(马晓威、邱志杰、孙君、林桂枝)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观众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