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人物与团队 → 正文
首届ICID国际交互设计会议嘉宾 罗德岛纽约州立大学数字媒体系主任Teri Rueb专访
作者: 曹金花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9年10月23日


罗德岛纽约州立大学数字媒体系主任Teri Rueb

    视觉同盟:首先请您谈一下“交互设计大会”的感受?   
    Teri Rueb:
这次设计大会,我感到非常地兴奋与激动,有以下原因:首先对于这个大会的主题我感到非常地高兴,另外可以来自不同的国家以及地区的人们,对这次大会能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对于交互设计,基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他们对交互设计的看法,以及我们可以进行交流。
    第二,能够有机会来清华大学参观,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在北京,感到非常地高兴与欣慰。
   
    视觉同盟:请你介绍一下罗德岛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系的设计教育情况?   
    Teri Rueb:
我们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位于美国纽约,我们的课程设计是有很多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来自建筑的,有来自新媒体艺术的,也有来自画画的,各种各样的背景一起合作。我们有学习全球化的数字娱乐设计,也知道现在全球化发展,并且数字娱乐设计正在进一步地发展,同时在这个课程之中,我和同学,同学们既是我的老师,我也是同学们的老师,我们是互相学习的。我们是选取了一个主题,制定团队合作,并且不仅仅是进行设计,我们还会学习,互相交流各自的文化,进行文化的学习。我们会将课程学习完成之后,会提供一个学位,这个学位是关于艺术方面的学位,同时我们将会学习很多关于媒体艺术、建筑方面,以及各个文化方面的知识,除了设计以外的知识。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交流可视化的艺术,以及媒体艺术,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可以了解各国的文化不同的观念,价值观。
    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的办公室就在学校的外面,所以我可以跟我的学生经常去旅行,我们可以一起郊游,这样就可以经常地交流,扩大我们的视野,对这个世界的视野,同时对我们设计灵感的添加是有很好的帮助的。这就是我们设计学院的概况。
   
    视觉同盟:教育和实践是怎么相结合的呢?   
    Teri Rueb:
首先我所从事的是互动的媒体艺术,就是流动着的媒体艺术的方式。我们的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是通过不停地去野外进行拍照,拍那些风景图片之类的,将大自然以及人对于自然之间相互的感应,进行交流。同时,我们没有将范围锁定下来,就是界定设计的领域,我们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活动,来加强我们对于设计灵感方面的教育。
    第二,看一些信息设计的实例,比如说GPS这些。像这些信息系统,实际上它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用户使用这些产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同时对于大众来说怎样运用这些信息设计产品更加的方便,也是我们探讨的主要目的之一。
    第三,首先交互设计实际上是一张关于很多思想的图片和地图,是我们思想的碰撞。我感到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样觉得是一件非常有希望的事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能够聚在一起,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见解,使我们的思想进行碰撞,我们又可以互相学习,这是我感到非常有希望,以及有前景的一件事情。
   
    视觉同盟:学生的职场定位是什么?   
    Teri Rueb:
对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在我所带的这个班里面,我是将他们进行一个高端的培养,我让我的学生们在艺术与设计之间,不仅了解艺术还要了解设计,同时也了解商业的东西,还能够了解学术。就是将技术性,关于技术操作方面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还了解关于文化背景的,所以是一个交叉的,而且是多方面的综合学习,相当于一种交叉学科一样。
    第二,我着重于培养学生一个全球的价值观、全球观念,将放眼全球去进行培养,就是培养他们,我特别想介绍的是我们的一种形式,我们进行团队合作,学生们将他们的作品放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同时也能够学会怎样与那些教授,以及专业领域方面的人士进行交流,同样这也是培养他们进入一种社会之中,怎样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我觉得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新媒体领域,专业化的一种操作,同时很专业、很高水平的体现你的作品,向大家解说你的作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灵活转变的过程。因为大家都对这个非常感兴趣,也喜欢这种团队方式,感觉他们自己就是一个教授,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是非常有趣的。
    第三,在我们班级里培养学生方面,我比较培养他们的可操作的能力,也培养他们的交流、沟通的能力。
    最后对于你所说的就业问题,就我从事的这么多教育来看,我有在艺术学校教书,也在公共学校,同时还在高等学校都有教过书。在新媒体就业方面,大家都有一个很好的前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应该是不错的。

(责任编辑: yimei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