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访谈 → 正文
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汗青专访
作者: 沈扬 黄敬伟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09年6月16日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陈汗青

采访对象: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陈汗青
记者:沈扬 黄敬伟

视觉同盟:您认为这次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对国内的艺术实践教学将产生什么推动作用?
陈汗青:
应该说这次会议还是准备得比较好的,各方面的专家到得比较多,大家在会上比较深入地围绕实践教学这个主题进行交流。肯定能对中国艺术设计界和美术教育界有重要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这几年扩招,学校发展速度很快,过去全国也就8、9所美术院校,加上艺术院校一共十几所。现在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校就有1906所,学生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人数是过去的百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院校由于认识的原因,或是由于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的原因,在实践教学上比较弱。各个院校的师资差距肯定有,甚至有些学校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这次会议把这个问题强调出来,对于提高艺术设计和美术教学的质量,我想会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从设计界来说,促进中国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甚至“中国创造”会产生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视觉同盟:请您介绍一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实践教学的情况?
陈汗青:
我们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虽然我们是在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院校,条件与专门的艺术院校不能相比,但是在综合性大学里面,我认为我们是很有特色的。我们的特色在于加强院校和企业、社会的联系,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进入到企业实践;同时学校又提供一个技术平台,我们学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实训示范基地属于省级基地,我们也在向更高水平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和学校的领导都愿意给很大的投入。现在分管我们工作的,就是抓实践教学的院长,对这个工作也非常重视,有专门的研讨会,配备从学校到学院到系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学校提的目标,实践教学就是解决“三强”能力问题。“三强”就是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在这个理念的要求下,要求学生从思维到动手,到他的思想意识,都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

视觉同盟:在设计人才培养方面,您觉得学校和企业各自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陈汗青:
作为学校来说,这是它最主要的责任,因为学校是出产品的,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学校应该提供足够的空间和硬件设施,必要的、合格的师资。特别是正确的理念。实际教学理念非常重要,它不是说仅仅动手,因为我们本科院校跟职业技术学校不一样,仅仅是一个熟练工种问题,而是通过实践动手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企业来说,虽然这些人不是从企业出来的,但是最后绝大部分要走向企业。所以企业协助学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帮助企业。如果社会共同关注这个问题,我们中国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综合素质高,科学竞争强,人文艺术修养深厚。这样一些合格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企业的整体水平,就是一个大的提高。整体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和“中国创造”的发展,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每年企业都会找学校要一批人才。通过企业学生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又愿意回到学校来,继续再深造。通过深造的过程中又把企业的一些优势,好的经验带到学校里。所以这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

精彩推荐: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

(责任编辑: uni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