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视觉同盟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特别组织的“服务外包与多媒体产业发展国际论坛”2008年12月18日上午在北京新闻大厦开幕。作为国内首次举办的动画人与电影人的高端对话,论坛邀请了来自中英两国动画和电影界的专家、学者。在嘉宾的演讲的简短空隙视觉同盟采访了水晶石数字教育学院教育总监、CGS主编李涛。
 水晶石数字教育学院教育总监、CGS主编 李涛
视觉同盟:请您谈一下对中国动画公司接收外包现状的看法? 李涛: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国在整个动画产业里面,在世界上还是趋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谈去接境外的外包,还为时尚早。为什么这样去说?因为有几个优势不太具备。 第一个优势,就是我们传统的教育里面,尤其是在美术类的教育里面,二维的绘画是偏多的。而跟现代技术相接口的三维的东西也就是近一两年才起来。就是在国内的教育里面这部分并没有特别优势的体现,所以这一类真正的从业人数并不是很多。 实际上现在所谓的从业人都是经过社会培训,或者是有这种制作经验的公司,以自己内需为需求培养出一些人才。所以三维的人才还不是那么多。 第二个优势,就是语言的劣势。比如我听到印度也有外包,为什么会比中国好一些。就是因为他们有语言优势。因为你不能够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只能沦为最末端。比如现在很多大片,从国外引进,到上映都是几个亿,但实际上即使参与了外包,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在最后的末端。所以我觉得为时尚早,但也有不少的企业做得还不错。 我认为分为两个阶段,就是有一些企业已经走得不错了,让他们走下去。那么还需要更多的社会积淀,有更低端的外包业务,先把基数做大,才有可能在基数中挑选优秀分子去接国外的单子。当阶段过来之后,才能进入到所谓原创的阶段去做事情。这是有阶段性的。 视觉同盟:水晶石作为一个平台是怎么服务于CG外包的呢? 李涛:一般人认为一个平台的话,应该是服务于两端的。但是我们并不完全这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如果要是服务两端的情况下,就变成一个中介平台了,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事情。那么水晶石有的是什么?有的是制作经验,项目管理经验,大项目的制作经验。这些刚好是小的企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如果说把我们的经验舍弃了,直接把单子甩给别人去做,他同样会犯经验性的错误,导致的结果是交不了单。交不了单,就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怎么去解决呢?我们是分两端去对待的。但主要是以我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首先在用户这一端,我们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认证体系。所谓标准和认证体系,就是我们自己总结出来这么多年的从业经验,包括制度经验和标准。比如建筑动画,我们有自己的流程,不但有流程,我们对所有的从业人员都有几个级别的考核。这个考核不是简单的,我们会从四个方向,多个角度去考核。之后,我们会做一个标签,比如1-9级,会贴一个标签。 贴完标签以后,根据已有的来源,找最优秀的项目经理,把业务进行拆解,这也是很难的一个工作。因为很多人都是有很多制作经验,并没有拆解包和集成包的经验。所以我们希望拿项目进行拆解,拆解完之后找到合适的团队和个人,就是贴了标签的人,把这个东西定向地给他们。通过过程管理,再拿到结果,反馈回来给客户。 最后,我们还要在水晶石内部做一些整体的包装。把一些我们认为简单化的挑出去,然后我们最后做高技术经验的集成,集成之后再把包拿回去。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视觉同盟:请您再谈一下外包和中国原创之间的关系? 李涛:我们也一直在关注这块。CGS平台有几块,一块就是人力资源的服务。比如我要把我们业内的人员信息都找到,然后为他们提供人力资源的服务。还有一块是我说的作品区。为什么?如果人要找到的话,这些人最终还是希望通过作品的形式,让别人获知他的水平,我们有这样的作品榜。为了保证这些人的作品能够得到体现,CGS经常会做一些活动,比如我们会做一些大赛。 说原创,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放开思路。其实我们特别愿意看到想法很独特的作品,说白了,就是如果能用八个字去解读作品,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种感觉,你就会觉得这个作品确实很有特色。否则的话,大家都觉得跟以前一样,没有什么新意。原创的东西还是在于这里,如果我们能够在继承传统的过程当中,做一些意料之外的东西,那么这个原创的东西就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视觉同盟:在您看来,世界订单外包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哪些? 李涛:大环境肯定是会有一定的影响。我是这样认为的,比如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对两类人是不会有影响的。就是能人、高人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能力很高的情况下,即使有金融危机,都不是很大的问题,裁员跟你也没有什么关系。还有一类,就是提前做好准备,做过自我投资的人,也没有问题。所谓自我投资,就是看得很远,知道是为这个行业服务五年、十年的,所以这两年对我来说,我必须挺过去。这几类人都不会受影响。有影响的还是自己信心不足。 除了这两点之外,我觉得没关系,就是冷了点,问题不是很大。从我们这边看到的来说,是受到了影响。我感觉有点三人成虎,可能没觉得什么,但是你也说,我也说,最后逼得我们觉得好像怎么样了。实际上我现在没有看到有那么大的影响,就把它当做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