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UI设计UI人物与团队 → 正文
网页设计行业的人才模式
作者: 沈扬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08年12月25日

在北京,经历过1998年到1999年间第一次互联网高潮的人,对于当时弥漫在街头的互联网气息至今记忆犹新。那一次互联网高潮创造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新贵,他们将网络经济带入人们的视野,还有那么一群人,不太引人注意,却在默默地影响着中国的互联网文化,他们,就是网页设计师。

设计师Klein开始接触网页设计是在第一次互联网高潮的末期,但是即使是在那个阶段,市场对于互联网的预期仍然很高。“那个时候总是听到无数的人在说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与市场空间,网页设计是一个高薪的行业”,这是Klein对于当时互联网高潮的回忆。市场对于网页设计的强烈需求致使当时的网页设计价格也水涨船高,“记得给一家公司建一个网站是几万元”,说到这里,Klein的眼中流露出些许的怀念。

而网页设计行业后来的发展同预期显然是相悖的,市场的需求导致从业人员数量的迅速膨胀,从而直接将网页设计行业推离了高科技产业的轨道。在Klein看来,造成这种情况有四个原因:“一,企业对自己网站的了解与态度;二,网页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三,知识产权的认知度;四,设计师对每个网页的设计态度与责任心。”这四点里人的因素显然占了更大的比重。“许多初学者觉得,只要是会用PHOTOSHOP,就能设计网页。久而久之,出现大批为企业设计网页的个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以最低的价格接企业的单子,同样也以最少的精力‘拼凑’出网页交给企业,让企业觉得网页设计是廉价的。就这样恶性循环,把网页设计行业的原始状态全给破坏了。” Klein告诉记者这就是网页设计师被叫做“美工”的原因。

较之Klein的悲观,设计师周陟就显得乐观许多:“网页设计这个行当在中国也发展了10多年,我认为目前正是它开始发挥巨大影响力的时候。”从最初的“伸手不见五指”的迷茫,到大张旗鼓的泡沫,再到WEB 2.0的妖化,直到现在的回归理性、强调品质的阶段,周陟经历了整个过程,“这个体验的过程让我感到网页设计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作为长期关注设计行业的研究者,中国创意设计人才网总经理樊鹏向视觉同盟记者阐述了他对于网页设计行业的看法。

视觉同盟:请谈谈你对目前网页设计行业的看法?
樊鹏:
网页设计在整个设计行业中算是比较新的,2000年之前互联网热潮兴起时开始发展,到今天也有了10多年,这个行业已经初步成熟了起来。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和其他的行业发展一样,地域性明显不平衡,往往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各种企业的设置也不一样,总的来说目前网页设计行业主要分为产品研发型、互动广告形和美术编辑型三个分类:
产品研发型,偏重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做设计,多是一些互联网网站或网络产品,像搜索引擎、购物网站等等;
互动广告型,偏重视觉体验,以品牌为中心,多是广告公司,比如为一些汽车或房地产客户设计minisite网页;
美术编辑型,偏重阅读,以编辑为中心,多是在门户网站配合网站编辑做一些专题的设计,有点类似出版社的美编工作。

视觉同盟:网页设计行业企业的用人行为如何?
樊鹏:
刚才说了三种类型,这三个类型对人才的要求大有区别,像互动广告型要求有较炫丽的视觉和互动创意能力及品牌理解能力,像产品研发型的要求理性分析能力。但也有共性,就是都要求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当然,现在大部分公司里的网页设计的职位还是是互相穿插的,有的甚至要兼一些平面设计甚至程序的工作,我想说的是,不管做什么类型,保持一个创新的心态,勤于思考。

视觉同盟:网页设计行业同其他设计行业相比,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特点?
樊鹏:
网页设计和互联网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从业人员要了解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更新很快的行业,包括商业模式和技术,昨天流行博客今天就流行SNS,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时刻保持学习研究的心态,另外技术上也如此,像展示介质,网页设计一般是用电脑屏幕显示,作为设计师要了解,比如CRT和液晶显示器在显示色方面有什么不同等等。一句话,要能快速接受新事物。

视觉同盟:网页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从早期到现在,你觉得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变化?
樊鹏:
刚才说了这个行业发展了10年,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分工也越来越细,不像以前网页设计师需要做图形、代码甚至是Flash。特别是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中,分工已经非常细致。

视觉同盟:应届生求职网页设计的工作有什么问题?
樊鹏:
目前现状是能招聘应届生的企业不多,大多数职位信息都表明了要求工作经验,盲目投递简历往往没有作用,另外应在在校期间尽量多参与实际项目,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及早准备,参加一些实习或者项目,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视觉同盟:有经验的网页设计师在求职中有什么问题?
樊鹏:
看准自己的位置,其实一个人的职场生涯是很长的,初进入职场的前5年还只是积累阶段,往往很多人没有坚持,认为设计师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其实设计师要经过3到5年的历练才能真正成熟起来,所以要尽早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责任编辑: vincent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5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5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