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一位专家在央视二套《直击华尔街风暴》中谈到,中小企业现在品牌建设还不是时候,我不这么认为。 中国的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现在不做,等待何时! 我仍然相信华尔街带来的这场金融风暴对中国带来的冲击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而支撑中国经济命脉半壁江山的正是这些中小企业。他们不强大起来,中国没有希望。 我仍然喜欢看到象郎咸平教授那样对中国现状刻薄的点评,也不愿意听从于那些伪学者们与一些利益集团间的随声附和。这只能让国人虚荣与浮夸。 动荡的世界风云变幻,中国如果在这新一轮的洗牌中还不能修定内功,独善其身,那么一切的增长点,GDP都将是自我炫耀的数字。 中国的基本面是好的,这个没有错。因为我们没有预支消费的习惯,因为我们还有2万亿的外汇储备,但是,就这样我们的中小企业还是逃脱不了这场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因为我们没有品牌。 其实,在这场金融危机还没到来之前,我国就有大批的中小企业出现问题。以区域划分,珠三角最严重,主要原因是资金链的短缺和经营链匮乏,资金链的问题是因为企业把钱都拿去炒楼和炒股了(这是郎教授的手法),而经营链的问题则是这些靠以出口加工为主运营模式的企业没有品牌,也就是说当你的上游出现问题,你的问题自然就来了。扩大来看,当我们的出口最大对象之一的美国出了麻烦,我们的麻烦自然就有了。而一些有远见,有品牌的企业在这样的窘境中却能独步江湖。据报道,奥运前夕,福建晋江的一些运动服装代加工企业因竞争激烈而纷纷告急时,而安踏却赚的盆满钵满,原因正是企业早些年品牌打造所带来的巨大价值。 做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靠多年的打造与积累才能形成自身的独特价值。世界上品牌成功案例数不胜数,IBM如果不摆脱早年只生产磅秤的模式,就成就不了今天的蓝色巨人,sony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之举,就铸造不了今天的影音王国,同样看看我们的邻国品牌,三星、现代、LG、丰田、松下等等,哪个不是靠点点滴滴积累而成就今天的辉煌。 中国的中小企业现在不打造品牌就更晚了,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仍处于世界经济生态链的最末端。也就是我们赚得1分利,给我们订单的国外企业就会是9分,美国的“芭比娃娃”可以作证,因为她是品牌。最近,东莞颇有影响力的玩具厂——合俊,轰然倒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靠贴牌与代加工维系经营。 “扩大内需、实时调整、促进发展”,是国家针对这次金融危机而提出的新的发展口号,而“改变发展方式,创建新的增长模式”则是吴老(吴敬琏)提出的更符实际的发展策略,当下中小企业应把创建新的增长模式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品牌建设更是这首要任务中的重要环节,行动起来,积累终究会铸成硕果。 危难也是机遇,这场风暴让世界所有经济活动放缓,让世人浮躁的心得以平静。“格物致知”这是中国两千年前的伟大哲学思想,找到本源,从容起来,相信在这场危机过后的中国企业能更显多样风采。 北京回唐品牌设计管理机构请关注:http://www.horta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