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院校同盟访谈 → 正文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六工作室导师宋协伟教授专访
作者: 曹金花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8年8月4日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六工作室导师宋协伟教授

宋协伟教授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六工作室导师
1991-1993 中国地图出版社,设计师;1993-1995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环境展示设计,设计总监;1995-至今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
出版著作:2002 《有形事物-整合了的程序》 河北美术出版社
学术论文:2001 《设计的模样》 中国青年报;2001 《设计行脚》 、《美术研究》
2002 《为了完善的设计》、 《艺术与设计》;2002 《平面与空间的对话》 、《缤纷》;2003 《变色龙与平面设计》 、《艺术与设计》;学术学会:2003.9    AGI协会主办"国际AGI会议" 论文《展示设计作品》;2003.1   日本不面设计协会主办"国际平面设计联盟"
科研项目:2003-2004   化工区形象设计

视觉同盟:请您介绍一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六工作室。   
宋协伟:01年的时候中央美院实行了教学改革,就是工作室制。当时设计学院成立了九个设计系,成立了九个工作室。那个时候我们包括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两个专业。

当时平面设计是四个工作室,我们是按照工作室的序号排过来的。有六、七、八、九四个工作室。工作室当时建立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工作室导师就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每一个工作室有每个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点。

第六工作室,我们起初在教学当中,从专业当中主要是以书籍设计为主,书籍设计是一个主要的教学方向。随着教学的发展和变化,因为书籍设计本身在平面设计当中是最具有空间化、立体化和材料以及行为化的一个方向。

随着这样的一个教学变化,从目前的状况主要是以形象系统作为研究。形象系统有两个确定点,第一点是强调系统化;第二个是强调空间和行为化。

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将色彩,将图形在空间的一些应用当中有所体现。刚才谈到的书籍设计,最直接的指示系统,城市色彩,甚至是我们叫做构筑物也好,叫建筑也好,它的体积化的一种表现。比如图形怎么应用,因为形象系统是一个多学科的城市形象设计,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一个特点。所以,我这里的研究方向是不以传统的学科为基础,是以研究系统化和空间的一种设计方法,就是寻找一种设计的方法。

所以,第六工作室学生研究的东西,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都会涉及到造型系统,景观设计,色彩形象设计,甚至包括对建筑的表现,结构立面的表现等等。
   
视觉同盟:请您谈一下学生的就业情况?   
宋协伟:
现在国家政策方面是自主寻找工作,基本上我们的学生毕业有这么几种渠道:一种流向是到大学里面做老师;还有一种取向是在类似于出版社和设计公司做设计师;还有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现象是有的学生自创设计工作室;再有一个取向就是继续深造研究生和到国外去深造。

视觉同盟:在设计教育中,是如何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的?   
宋协伟:
第六工作室的教学模式,近两三年跟以前是有变化的。因为在以前,在大学里面也好,在设计系里面也好,大家对第六工作室的认识,都觉得第六工作室是比较全面的,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设计观念。而这个设计观念是来自于视觉产品自身,对视觉产品原始材料的分析和功能的分析,进行观念性的注入。

近两三年我们工作室更关注的不是在设计技术问题上,以前大家对设计技术方面关注比较多。现在设计技术这一块,从物质角度来考虑,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它就是一些材料的问题。但是,从其它方面来看,像从高科技的角度看,就是计算机软件问题。我们这几年更关注的是,就是设计其实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是一个社会化问题,是我们关注社会化问题,对社会化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设计要服务于社会。

随着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直接导致意识形态的变化,这个变化就直接导致了设计要思考什么问题。比如,我们在去年本科生当中研究的方向是:这几年工作室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等,在毕业设计当中是都能体现。

从开始到现在有十多年了,毕业设计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做一个实体,做一本书,做一个海报,做一点什么事,顶多就是我有一个什么小观念这样的东西。但是我个人觉得设计的价值还不在于自身观念的问题,也不在于传统设计、传统艺术理念上的理解问题,更重要的是设计价值体现是什么。

设计价值体现最根本的利益离不开社会。尤其是近些年,大家知道全球化的考虑、能源的变化、全球变暖的变化等等,都会从意识形态导致对设计思考。

所以,我们去年的时候主要的研究方向,毕业设计有一个主体方向;十多年的教学所建立的东西没有多大的区别;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大国,我们所带来的很多问题是过去西方国家发展当中所体验不到的,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思考这个问题。我强调是培养学生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会导致设计责任感,这个东西我觉得特别重要。再有,未来的设计、未来的市场、未来的社会都是一种团队合作,都是一种合作状态,合作成为主要关注的点,合作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个艺术家、设计师来说,很多层面就是个人化的东西比较多,从这一代人,这一代学生来说,他们比较个性化,或者是个人主义的东西比较多。他们要学会合作。

诸如上述所说的,我们去年确定了一个统一的研究方向,如果不确定这个统一的方向,这么多年来,学生也不知道做什么。设计跟纯艺术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在哪里?就是一定要体现设计者的社会存在的价值。不管是应用价值,还是意识形态的价值,都是一样的。

我们去年就找到了一个点,就是关于交通研究。交通研究看起来简单,交通涉及的问题特别多,比如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交通工具的发展、交通规划、城市形态、城市空间的发展,我们未来的城市到底是干嘛使的?是给人生存的,还是给人去经商的,还是给人去干嘛的?就是它带来的问题特别多,交通毫无疑问,大家都知道,城市由什么构筑呢?无非就是建筑主体和路网构成的。路网就体现了交通存在的关系,所以交通能够带来城市诸多问题的体现。所以我们去年是研究的交通。

当大家确定研究交通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分析路网问题,分析路网导致的城市规划问题,又发现交通的平行运行关系,交通工具的改变,比如随着城市的高度发展,高层建筑的产生,交通还有一个新的存在模式,除了平行交通之外,还有垂直交通,比如电梯运行等等,大家都做了很多的研究。
其中,包括如何简化交通堵塞对城市拥挤的视觉表达,我们从平面设计专业怎么来考虑问题?

当时有这样的思考,很有趣。举一个例子:长安街,大家进行了分析,高峰期是什么时间,终端是什么时间,末端是什么时间。经过这个分析以后,我们就会发现,长安街一天单次计算的话,我们确定长安街作为城市的一个点,由一个点来计算,长安街一天要有10万次的交通往来。这个往来我们怎么去消化它?我们不是政府行为,我们也不是交通工具这个专业,我们用平面视觉传达这个角度怎么消化它?当时我们有这样一个研究方案:咱们就拿天安门前的举例子,试想10万次车辆穿行,我们在一个车和华表同等高度的时候,我们把车体,假如用华表同等高度的图形,我们把它拿出来复合在车体上的时候,如果10万次车体来回交叉经过的时候,从概率上分析,一天当中如果有1000个车的车体当中,像1/10秒,或者是1/100秒经过华表的时候,这个时候车体是消失的。至少对运行在周边的人群来说,这一刻,这一秒,他是消失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在视觉当中就可以解决视觉的堵塞、繁杂等等那些情况。我们去年类似做了这样一些研究。

这个研究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有现实意义。换句话说,传统当中理解的设计功能是以前做一个桌子四条腿,我们今天所做的设计功能,更重要的是社会价值对大空间,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一些思考和解决的方式,这个功能的理解和传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设计的价值是无限的,是更大的。

今年我们研究的方向是关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在联合国早就已经提出来了,中国政府好几年前就已经提出这个概念了。但是真正体现在新农村建设当中,从设计专业角度来考虑,是由建筑和规划来体现的,平面设计始终没有。所以我们把新农村建设称之为当务之急的大事情。

当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我们说设计是体现在什么上?设计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最重要的是对时尚的一种表现,而时尚往往是在城市化的阶段里面。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从消费水平角度来说逐渐在消除,甚至农村的消费要高于城市。因为某些沿海地区的农村比城市经济更发达。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农村依然是存在的,不光中国是农业大国,西方农村也是依然存在的。而农村存在的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设计是从上层建筑的领域来考虑的,仅仅是在中央集权,在城市里、在政府里面的一种体现。而农村是没有设计机构的。

没有设计机构的时候,我们怎么来思考这个问题?比如,农村有50%,或者是80%是已经完全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在生存方式当中已经消除了。比如,我们吃方便面,农民也吃方便面。但是毕竟我们有很多东西,一部分是农村的生活里面存在的在城市里是没有的,至今也没有的,尤其在贫困地区。

另外,就算农村和城市大家共同使用的东西,但是农村和城市有使用方式上的不同。比如:环境不同、空气不同、建筑不同、农村的生活习惯不同、工作的模式也不同、他们是在农作物的工作模式里。这些不同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农村没有设计,至少是没有设计团队,没有设计师的存在。对设计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所以,今年我们就做了这方面的研究。

所以,你从学生作品里面可以看到,比如他们对农村怎么理解,从土地上去分析,从作品里面都可以感到。对于第六工作室来说,不断的把眼光放在国际平台和全国的平台上。这个平台我们不仅是看学术平台,更重要的还是看设计在社会价值体现当中如何选择的问题。这是我们作为设计师有责任要思考的,我们要通过设计建立一套有序化的、或者是美好化的未来的生存方式,或者是视觉表现,通过设计来表现。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设计的重大价值更得到体现。
   
视觉同盟:您怎么看待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的问题?   
宋协伟:
学生创新思维有多种因素。一方面是性别之间的差别,另外一方面,他们没有高低,性别能导致他们对什么东西的敏感度,另外还有喜好。还有一方面就是学生的背景不同,受的教育不同,地区差异也好,虽然国家的大教育背景国家是统一的,但是地区差异是有的。另外一方面,到了美术学院学习以后,我们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院校——美术院校。他不局限在设计的专科里面,应该是大艺术的概念,除了大文化、大形态之外,很重要的是大艺术。

大艺术,无非就是表现的载体和手段不同而已,最终的结果不同而已。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学生所关注的点也不一样,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所以,从我作为工作室的导师来说,我把学生个人的理解、个人的兴趣、个人的发现、个人的研究放在第一位。我认为它是高于导师的一个重要性。

只有这样,你只有去了解学生,才能知道怎么去教学,才能知道怎么去教他。当你完全以个人角度去强制于学生的时候,他不是从道德观念上不接受不了,从本质上、教育背景上是不接受的,这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任何一个学生的想法都是有价值的。至少作为一个个人化的价值体现,他是非常丰富的,非常多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人创造、个人的想法。
   
视觉同盟:您如何看待设计教育的扩招问题?   
宋协伟:从现实角度来说,因为中国的教育改革,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市场空间非常大,设计是在这个时期里面,我们在99年预测到这个时期的时候,在国际预测当中设计也是一个最大的行业和专业。

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空间的扩展和平台,我觉得设计人才需要得更多,这可能是一个趋势,也是必然的。

当然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来说,艺术院校本身高考招生的标准,因为艺术类标准的要求比文理科要低,导致很多文理科很难进入的学生就选择了艺术和设计。

但是从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说,这里面会有一些不利的因素。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认为从国家宏观调整的角度来说,有的学校是可大的,有的学校是可小的。比如你要培养技术型的工人,培养技术型的设计人才,可大。如果要培养精英的话,就未必可大。因为这些年来,我们不断的扩招,确确实实也导致了一个现象,招生质量降低了。比如,学生的课程质量,随着空间和设备的比例关系达不到,直接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人员一多,可能没有办法讲。再加上教授和老师们的工资也很低,大家都得要生存,还有自己的一些工作,所以在教学方法的投入也不够。当招生质量降低了以后,学生质量下降了以后,自然而然的风气就降低了,求学和用心、用功的状态也大大降低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应该高度重视如何想办法去提高和控制教学质量?这一点很重要。
   
视觉同盟:请您对比一下中国的设计教育和国外的设计教育存在着哪些差距? 
宋协伟:中国的设计教育和国外的设计教育异同在于什么呢?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设计教育,如果把设计教育看作两大部分,一大部分是作为基础技术型教育;一部分是作为素质和创造型的教育。分这两大块教育来看,目前中国第一块还是占主体,占80%以上。可能像中央美院,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可能会四六开,我们在素质和创造性方面会占60%,甚至更高,技术我们也不会放弃。

但是从全国的角度来说,这个关系还是前者要大于后者。中国和西方更大的一个区别是,西方的教育不光是设计,从中小学教育开始,更重要是的培养素质型教育和创造型教育,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去创造社会,去发展这个社会。有了这样一个精神和理论上的理解以后,人类才知道怎么去爱护这个社会,保护这个社会,保护这个环境。所以,中国目前的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对素质型和创造型的人才加大培养,这样会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因为设计直接影响到设计的基础生活,会影响到国民的素质。我觉得,技术型的东西固然重要,我并不认为它能占主体,所以中国和西方的差别就在这里。
   
视觉同盟:设计教育与实践是如何相结合的。   
宋协伟:
设计教育我认为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你谈到了设计教育,这方面跟西方有很大的区别。西方的设计教育,经常是因为政府或者企业的一个项目作为一个课程来做,他们的学生会带有一种一线切入的亲身体验去研究和工作,这个得出来的成果是不一样的。中国这边大量还是体现在课堂里面,而课堂里面更让人比较担忧和着急的是,因为我们教育大量的扩招,导致了教师大量的应用,我们现在的师生比都不够。大量的招聘这样的老师,自然而然教师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更顾虑的是我们的教师对设计实践本身都理解不透。我们的教师很多仅仅是上课而已,或者是做一点案头工作,但是对真正的具体的设计项目参与得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个顾虑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在设计教育当中,尤其是课程当中,应该把具体的大量的社会实践项目给学生亲自去体验,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让他们从项目立项,到方案阶段,到实施阶段;不管是设计问题、材料问题、空间问题、技术问题,遇到了问题要让他们亲自去进行体验,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价值会更高。

从老师自身来说,不能依赖政府和学校,因为政府和学生做的事情很多。因为政府和学校做得事情非常多,他有他一大堆的事情,很难做,或者是顾及不到东西比较多。但是作为老师,从老师个人来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老师个人应该去积极努力,参与整合投标,去承接这样的项目,或者是跟企业设立这样的一些计划。第六工作室一直贯彻着这样的思想,从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这样。

现在放暑假了,第六工作室白天黑夜热火朝天,我们一直在做一些设计展,奥运设计展等等一系列的项目。这种项目,作为假期来说,我们没有强制学生,都是学生自愿的。我们会让他们明白,参与这样的工作,他们会得到什么东西,他们都很清楚。从第六工作室的导师来说,因为我个人的影响和个人的意识,我承接了很多项目让大家参与,我会带着他们一起去研究、讨论、合作。
   
视觉同盟:现在国家的创意产业是一个的发展高潮,您认为中国设计教育在创意产业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宋协伟:至关重要,没有设计教育,就没有创意产业;没有设计教育的提高,也没有创意产业的提高。设计教育所产生的创意产业,或许会导致整个未来的经济模式的改变,甚至是投资模式的改变,都可能会产生。因为它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的定位,或者是大的商业模式的定位变化。
   
视觉同盟:您认为设计教育能为中国创意产业的推动起哪些积极的作用?   
宋协伟:就像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重视教育一样,它不是一个短期效应。

一方面是设计教育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设计教育具体的实施单位,要主动地跟政府进行有机的、友好的合作。因为真正涉及到创意产业的一些体现,往往是有政府,有决策机构才能产生结果。设计单位或者院校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权利。我觉得跟政府的合作是特别重要的,政府在经济或者产业的战略上能够重视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实施、合作,对一切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视觉同盟:谢谢宋老师!

相关内容:中国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责任编辑: yimei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