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CG·动画理论与教程 → 正文
中国动漫产业过“热”背后是虚火?
作者: 胡亮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 2008年5月27日

编者按: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高附加值的动漫产业就在大力发展之列。近年来,一系列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促使国内动漫市场持续升温,造就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可是究其内在,却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动漫产业基地同质化现象严重、本土动漫产品原创性匮乏、动漫创作人才缺失、延续性产品开发不足、未能形成真正的动漫产业链等问题。本报记者就目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试着寻求一条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之路,打造出属于本土的“动漫春天”。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目前,全球动漫产业以强力的发展势头支持了新经济的复苏,在电脑动画和游戏软件等数字娱乐内容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全球电脑游戏行业已成为与电影、电视、音乐等并驾齐驱的最为重要的娱乐产业之一。

表面的繁花似锦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家动漫机构、45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46万多动漫专业在校学生。而在中国84万个各类网站中,动漫网站约有1.5万个,占1.8%,这一数字与2006年初同期相比增加了4000余个,增长率约为36%;动漫网页总数达到5700万个,增长率约为50%。

与数字意义上的行业繁荣相对应的是名目繁多的动漫节、动漫展、动漫赛事在近两年来的活跃。类似活动几乎每个月都会举办,地点除了杭州、广州、上海、香港、北京这些发展动漫产业较早的城市,合肥、武汉、宁波这样的动漫产业新兴城市也逐渐加入。

“如果用某些数据来说明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我觉得这是在玩数字游戏。现在我们的动漫产品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陈廖宇颇有些激动。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家在看有关动漫产业的统计数字时通常会发现非常乐观的数据,但要随便问一位普通的观众对哪个国产的动画片有印象时,一般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

《2007年中国动漫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所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数字内容产业产值2228亿美元,与游戏、动画产业相关的衍生产品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而中国的动漫产业刚刚兴起,市场容量至少有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存在的还有3.67亿未成年人,他们都将是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群体。

面对广阔的动漫市场,各地动漫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更是如火如荼,纷纷打造自己的“动漫之都”。北京开始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动漫产业中心;上海、广州、福州已初步形成以网络游戏、动画、手机游戏、单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

但是这些利好信息在陈廖宇看来,每年各地诸多的动漫节、动漫博览会,虽然活动规模很大,但就是看不到作为产品的动画片出现,而在国外类似的活动一定是以作者和作品为核心的。

“目前中国动漫产业的急功近利、盲目跟风,表现在动漫产业发展计划、动漫产业中心的建立缺乏长远考虑和规划。”陈廖宇说。

实则造血不足

追述动漫历史,不难发现,我国动画起步很早,并且曾在动画事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而坚实的足迹。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的作品;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而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动画事业的发展更是到达了顶峰,比如《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可以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巅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并且获得了众多国内外的电影奖项。

纵观目前中国动漫市场,不断攀升的数字游戏貌似描绘了一个繁华的中国动漫王国,还有不少人士宣称国产动画近年出现了生产创作“井喷”现象,不断的利好消息在这个动漫王国上空徘徊,然而那现象背后又是什么﹖

本报记者随机在北京小学旁采访了几位小学生,当问到他们喜欢什么动漫形象时,孩子们通常回答的都是“名侦探柯南”、“小叮当”、“咸蛋超人”等日本卡通形象;当问到孩子们对国产动画片的认识时,他们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国产动画片“又少又不好玩”。

记者还随机采访了几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答案基本一致,大家都较为认同日韩、美国的动画片,原因在于这些动画片内容新颖、有趣,卡通形象表情丰富夸张,招人喜爱。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上卖座叫好的仍然是所谓的舶来品,青少年喜爱的卡通形象仍然与“中国造”无缘,动漫系列产品大约80%的利润仍落入了日美卡通厂商手中。

业内人士一致表示,中国动漫产业的问题不是多上几个产业基地、多生产一些动漫产品来填补所谓的市场空缺就能解决的,国内动漫市场之所以被国外产品占领,根本原因在于本土动漫质量不高。

“中国动漫产业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的动画片质量和趣味性还不如十几、二十年前,最近几年一直没能出认可程度较高的动画片。” 从事动漫行业多年的北京互象动画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波对本报记者表示,动画是个慢节奏的产物,它需要一定的酝酿期,不能急于求成只讲数量不讲质量。

“很多动画片制做前根本不去市场调研,不去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是什么,说上就上,这种现象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王波说,现在我们的动漫就像在搞传销,不关注产品本身,不考虑是不是贴近消费者,只考虑项目是不是好报批,是不是能拿到政府的资金支持或是奖励。

(责任编辑: yimei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