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平面设计平面人物与团队 → 正文
著名设计师沈浩鹏专访
作者: 沈浩鹏博客 来源: 视觉同盟转载 时间: 2008年2月20日


著名设计沈浩鹏先生

1 经常看您的博客,感觉您是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先来谈谈您典型的一天都是怎么度过的呢?

我可能算不上是一个勤奋的人,不过话说回来,二、三十岁的时候是非常非常勤奋的。除了见客户或者打早球,我一般都睡到自然醒,起来看看新闻之类(也包括股市行情等),然后去公司上班,跟同事讨论设计事宜,对他们所做的设计进行指导或修改,午饭通常在公司吃盒饭,整个下午到晚上6~7点,看书、思考设计、写东西等,然后下班回家,比较规律。
 
2 介绍一下“沈浩鹏平面设计”吧!

很简单,一个6人的小型专业设计公司(最多时8人),具有12年的历史,工作范围包括所有的平面设计以及展示、空间、造型设计。

3 请问“沈浩鹏平面设计”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有一个具体的框架吗?

这是个好问题,因为也是我一直在心中自问的问题!所以很难说得清楚具体的想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会朝着我理想的公司形态去发展和改变。我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就是:设计是一种服务行业,而且十分地被动,似乎大部分时间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客户的手中,如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呢?还有就是设计师总是在为别人创造作品,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创造作品,进而推向社会?我理想中的公司应该是打破平面和空间界限的,完全由自己掌控的创造型设计公司,设计师在其中的工作应该是十分自由和个性的,不为客户所左右,只为受众和社会着想,这也许就是我的发展目标。

4 从您的博客上我们了解到,您喜欢高尔夫球这项运动,能谈谈您对这项运动的感受吗?

最初喜欢高尔夫运动,也是因为一个客户(现在已是好朋友了)是高尔夫的痴迷者,是被他拉下水的,以前我是热爱网球的,而且打得也不错,但自从打上高尔夫之后,网球就很少碰了。高尔夫是一项最讲准度、诚信、礼仪的运动,也是跟自己较劲的运动,打高尔夫最锻炼心态,每一洞都有不同的球道、果岭和景色,有时真的很象浓缩了的人生,第一杆你尽可以把球挥向无边的远方,但你必须做到准确,要不后果不堪设想,当你以扎实的挥杆,使球飞向果岭,最后推进洞杯的一刹那,你就有一种成就感,可是紧接着新的一洞又在等待你的挑战!而且,每一个球场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球场,也会因气候、时间、旗杆位置的不同而变化万千,更重要的打球能看出一个的人的性格、品行,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好的心态、自我调节的能力。球场的绿意、空气能让人倍感惬意,所有的工作压力都随风消逝。

5 我们都知道您喜爱书法,谈谈您对书法的理解?在您看来书法和设计有什么关系呢?

的确,我比较喜欢书法,尤其喜欢书法那变化万千的线条,徐疾顿挫之间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我其实并不把书法当作字的书写,更把它看成是艺术的创作,所以不会拘泥于传统的流派,也不在乎是否能让人读懂,在线条的行走之间,任何一种的书法线条我都会去吸收,更多的时间我是在理解线条的变化,以及所形成点线面的浓淡与主题的融合。
书法在我看来是中国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图形符号,就象老外看书法作品一样,只看线条和图形结构,并不去琢磨其中的含义,我在设计中所运用书法的元素,要求自己不能牵强附会,必须用到时才会考虑。然而,设计跟书法艺术创作的很多原理是相通的,那就是如何用点线面去经营构图,突现张力,隐喻文化。

6 那么您是怎么看待当今日本的书法和平面设计呢?

实际上单从书法技艺的角度去看,日本的书法并不太好,应该说只学到了中国书法的一部分,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曾经看过最权威的日本书法历史的展览。但有一点是日本人很聪明的,那就是书法的意象表现比我们要早,也更重视,当书法渐渐淡化了它原有的书写识别功能之后,如要作为艺术留存下来,意象表现就变得非常重要。日本人深知在书法技艺上的缺失,所以在意象表现上就不遗余力,也卓有成效,进而也演绎成了日本书法的典型面貌。
日本的平面设计,在10年之前,大部分是以追求唯美当作出发点的,所以少有富于震撼力的图形,大部分是优雅的、清秀的、甚至是婉约的。也正是这样的追求,使得每个日本设计师的作品中,都散发着那种独有的日本的审美气质。随着新一代设计师的崛起,也受国际设计观念的影响,那种充满张力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但其中的日本气质依然浓烈,也在国际设计界独树一帜!日本设计形式美依然强于概念,也许他们在创作之初的概念中,形式的表现就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日本的设计中很少会出现视觉污染的作品。

7 在现代社会,已经模糊了平面设计和其他设计专业的界限。作为一个设计师,您认为自己更多的是一个专注型的设计师,还是涉猎范围较广的设计师?

我是属于涉猎广泛的设计师,因为我对建筑、室内、服装、家具、产品等设计都十分关注,目前涉足的领域有室内、商业空间、展示空间、家具、产品等,曾经还设计过一个小的休闲体育馆。

8 您的客户都是委托设计吗?对现在众多的项目竞标有何看法?

对,我基本上都是接受委托设计的,不喜欢参与竟标。有时也会偶尔为之,但前提是必须由客户先支付符合我要求的竟标费用,如果客户愿意,这表明对方是具有一定的诚意的,也是尊重设计价值的,可有时也适得其反,付了钱并不一定尊重设计,原因是欠缺基本的审美素质,也会遇到的客户对自己要做的产品完全没有方向,审美意识极差的。年前我就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做服装的客户请求我参与比稿,开始我是拒绝的,但后来客户愿意支付不低的费用,于是我就同意了。这个客户的产品在国内二、三线城市知名度很高,有资金了便想再做一个高端品牌进入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可是比稿下来毫无结果,问题出现在客户的决策者根本不懂自己将要创造的品牌的内涵,自己都根本不懂高端服装品牌的内核,却要制造出所谓的高端服装,显得非常可笑。最后选中的设计公司“名气”很大,代表作品就是上海2010年最火的活动标志,价格不到我们一半,但这还是足以让很多乡镇企业的老板折服不已!看来这次的经验告诉我们,介入之前还要了解清楚其他的参与者的层次。当然最终的结果在不长的时间内是可以看到的,就如当年的衫衫西服推出的高级服装品牌“法涵诗”一样,无非是烧钱。高端品牌并不是用最高级的面料、做工和高价格就能实现的,其中的文化内涵,不同于低端服装的营销策略,恰到好处的形象设计和广告谋略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虽然偶尔也会参与,正常合理的比稿我也是很有信心的。但我还是非常反对竟标这种方法,尤其是绝大部分客户没有具备充分尊重设计师工作的素质,有些手段甚至是卑鄙的。客户应该对设计师或设计公司进行充分调查后,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设计公司,然后进行委托,而且委托后就不应该对设计师有丝毫的怀疑,要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作用,这样的委托才会显示出价值!

9 如果遇到客户毫无理由的驳回设计方案时,您会怎么和客户沟通呢?

我很少遇见这样的客户,但也会有个别客户的意见没有充分的理由,大部分原因是客户方面的执行者没有理解最高决策者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首先努力了解决策者的真正意图,有可能的话,直接与决策者沟通,同时也充分阐述我的想法,如果设计的概念是具有说服力的话,一般客户还是会接受的。
如果真有那种毫无理由就驳回设计方案的客户,那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跟他说再见,要不然你会被他折磨得怒火中烧,基本上这样的客户连自己要什么永远都搞不清楚!

10 作为资深设计师,您对现在年轻一代设计师有什么想说的话或者建议?

说实在我很羡慕年轻的设计师,你们的青春岁月身处这样一个好的年代,可以放胆遐想和行动,不象我经历过那些动荡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的青春和想像力基本上是被禁锢的,为此我现在十分关注国内外年轻设计师的作品,从中也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以使自己保持那份内心的年轻和活力,也希望在设计作品中呈现出来。我想,年轻也许欠缺甄别能力,对于很多时髦的设计风格有时就会显得盲从,要学会消化和选择。由于现在教育的问题,很多年轻设计师的基本造型能力很弱,这在很多作品中就会暴露出来,因为电脑无法帮你解决这些问题。有些图形和字体的设计充满了想像力,可是由于造型能力的局限性,无法深入下去,最后的结果就不会那么完美,留有不少的遗憾。另外,有很多年轻设计师在某些小范围行业的设计上很酷,也很有建树,可遇到大的商业项目就捉襟见肘了,可见对于宏观的把握能力是如何的重要,但不管如何,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充分展现和保持那种年轻的张扬、敏锐的嗅觉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11 参加展览或比赛对设计师来说是个很好的证明自己设计实力的机会,但面对国内如此之多的所谓“国际性”的设计比赛,您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国内已有好几个国际性的比赛,已经很正规了,问题是如何做到持之以恒,而且应该重视展览品牌的形象建设,同时要做到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些展览和比赛其实是重合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需要加以区别。另外一个问题是参展作品性质的规范和制定,如果是注重实验性质的,那么就应该鼓励这方面的作品,评选的标准也依此而定。如果是必须公开发表的,那么标准又不太一样了。我记得法国肖蒙海报比赛在评选时,就要求必须是公开发表的,否则就拒之门外,可中国参展的作品几乎很少有接受客户委托而公开发表的,以自娱自乐为主,老外也很难甄别,所以这条准则也被中国设计师忽悠得形同虚设了。所以不管是展览还是比赛,健康正确的指导性很重要!

12 以您多年在上海做设计的经验来看,上海的设计现状与北京和深圳相比较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和国外的设计现状相比差距在哪里?

这个很难回答,原因是到目前为止,我还不十分了解上海的设计现状,因为近10年来,来自内地、港台和国外的设计师不计其数,我一直认为上海的设计行业藏龙卧虎,只是大部分都不愿意参加那些抛头露面的展览和比赛,基本都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之中,上海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商业大城市,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埋头在商业设计中,无暇顾及那些让设计圈内推崇的纯粹意义上的设计创作,所以这三个城市之间很难作个优劣上的比较。不管是上海还是整个中国的设计,其实跟国际设计现状的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社会对设计价值的认同程度上,同时也影响到商业设计的水准,但我个人认为上海商业设计的综合实力还是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这样的区别还会拉大。

13 您认为国外的“英国五角星设计工作室”这种工作模式是设计公司或工作室发展的一个趋势吗?这种模式如在中国想要发展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  

这种模式是自然形成的,也就是说设计行业发展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才会出现,无所谓趋势一说,本来国外的设计工作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类似“英国五角星设计工作室”成功的工作模式也不是太多。我以为在中国这样的工作模式很难获得持久性,因此也难以成功,因为这牵涉到一个民族性格的问题,再有从总体上讲,中国的设计群体(尤其是平面设计)远没有达到中产以上的收入水平,所以在吸引客户的魅力、沟通能力上,设计师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到最后就会在利益分配上出现矛盾,这也是根本性的问题。我注意到国内有些设计师正在建立这样的工作模式,我祝愿他们能获得成功!

14 谈谈您最近做的新项目吧?

新的一年,好多项目刚刚开始或正在进行之中,有高级别墅的室内设计、餐厅的形象和空间整体设计、企业和品牌的VI视觉形象设计等等。

15 您有崇拜或喜欢的设计师吗?

喜欢的设计师很多,而且是各行各业的,罗列出来就太多了,在这儿就省了吧。

16 您最近有看什么好书呢?为我们推荐一下?

每个月我都要买很多书,而其中除了必要的工具书之外,都是很好的书,看我的博客吧,有好书我都会在博客中推荐的。

17 您有特别喜欢的电影或导演吗?推荐一下?

好像没有,如果非要说出一个,那也就是斯皮尔博格,他的影片既好看又有一定的启示性。我其实对电影的兴趣一般,很少去电影院,基本都在家里看DVD,我有个高清播放器,非常清晰,跟电影区别不大,所以片子看得也不算少,可主要还是为了放松自己而看,仅仅是娱乐而已,因此,都看些轻松的片子,那些很沉重的内容不太去看,很喜欢看讲述自然的纪录片,比如“鸟的迁徙”等。

(责任编辑: art2000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