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关键字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专题 → 正文
“为坐而设计”策展人江黎采访
作者: fape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7年11月29日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承办的第三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近期举行颁奖仪式,视觉同盟采访了策展人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第9工作室导师江黎。

视觉同盟:请您介绍一下展览的情况。
江黎:这届展览的主题是“绿色、科技、人文”,跟奥运是同唱一个主题,这次展览的参赛作品大部分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走的,所以环保性的设计多一点,利用废旧材料和可循环材料、自然的速生材料等可循环再生的材料用得多一些,这些也都是比较契合主题的。现在展出的作品大概有70多件,整个展览加上30把椅子,昨天统计了一下大概是将近100张,还有4件大师的作品没到。

视觉同盟:“为坐为设计”的作品有多少件?总共交的作品数量有多少?
江黎:最后交上来的实物是70多件,最初交上来大约500-600件,因为一牵扯到实物,淘汰率就会挺高的。我们这个展览都是摆在现场的,参观者可以随便上去坐,有的禁坐,有的不禁坐,一下子就能体现出来,这也是我们这种大赛在形式上的一个特点。

视觉同盟:那您跟两年前的那届对比一下,这一届有什么样的进步?
江黎:因为这一届有了主题了,所以可能设计师在环保这个问题上会考虑得多一点,以前的这方面考虑少一点,仅仅考虑造型、结构、材料、加工,这次我们参赛者在环保的绿色设计概念上多动了脑筋,现在的状态我们也提倡环保的概念,也是想引导设计界对于环保的重视。从交上来的作品的品质来说,我觉得还是有一点进步的,但也不是很大的飞跃,我个人觉得跟上次差不多。

视觉同盟:请您对比一下学生作品和驻厂设计师作品的区别。
江黎:这是有很大区别的,学生的作品可能跟所在学校的教学方向有关系,实践能力的弱和强方面有差别。美院的学生比例要多一点,因为就近,而且他们也愿意做,做出的东西也还可以。驻厂设计师就不一样了,他们做出来的东西非常规范,完成的程度也非常好,在材料加工、工艺上都非常完善,但是从创意上来说,学生的创意思维更活跃一些,原创的感觉更强一点。

视觉同盟:您能给参赛的学生们一些建议吗?今后参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或者您觉得参赛应该为了什么目的而参加才对?
江黎:其实这个大赛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建设起来是想提升中国的设计水准,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这个事情。对于参赛的选手来说,如果要从事设计的话,应该不断地做设计,不要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才来做设计,应该不断地、自发地、自觉地去做,就像画画的、搞艺术的人一样,要有一种冲动、热情和想要做设计的愿望。

视觉同盟:下一届的主题有什么预想?
江黎:那是两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还没有进入考虑,从邀请展这一块,我们从这一届的“30把椅子展”增加到下一届的40把椅子,想让参赛的选手和相对比较成功的国际、国内的大师作品放在一起,然后共同提高。

视觉同盟:请您谈谈这两年来中央美院家具设计课程跟两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江黎:我们现在多考虑了在加工方面的可实施性,以前我们做一个家具、一个作品是用作品的方式来完成的,就像做雕塑一样,能把一件东西完成得完整就可以了,不会考虑将来生产的环节和市场的环节,而我们现在的家具设计在课程里跟学生强调了将来跟社会、跟企业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衔接,除了他自己的创意他自己能够完成以外,还要考虑到生产的环节、运输的环节和市场,当时市场方面我们相对弱一些,也可能是我们央美家具设计在市场定位上走不到大众化的、价廉物美的层次,更多地是想做中高档的、以艺术方式出现的家具,更有创意一点、更艺术一点,审美上面强调得多一点,手工艺的东西可能也会要加进去,因为这样会提高家具的附加值。

视觉同盟:您觉得这样更符合央美的特点?
江黎:对。而且我们现在更关注地域文化方面的内容,把它跟产品结合起来,而不是冷冰冰的产品。现在做产品也都在强调中国文化,但是中国文化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去表现,一般来说把中国文化符号化、表面化是一个方向,但是我们更想挖掘得深层次一些,像竹子这种材料,竹本身就有中国的文化含量在里面,如果能把竹子等这种本土的材料应用上,实际上现在很多家具厂、很多设计师都在热心于怎么把竹子给用好,并且能够用在现代设计里面,这也挺难的,到现在大家也还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方式,因为竹子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以手工为主的,现在的企业家就想怎么样能够把它规范、标准化,然后生产,跟工业生产能够结合在一起。对于企业来说,媒体应该呼吁这些,有很多电器产品、工业产品在表面装饰和表面材料上的使用可以多一点去考虑这种材料。

相关文章:设计要突显自己的创意-中央美院江黎教授专访

点击浏览第三届“为坐而设计”大赛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 carcy1983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视觉同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vudn2004”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English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联系热线 | 合作伙伴 | 艺术顾问 | 订阅 |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2024 视觉同盟 visionUnion.com)
Copyright © 2004-2024 VisionUnion.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192号
视觉同盟旗下子站:品牌专区 | 创意设计人才网 | 视觉同盟社区 | 视觉同盟论坛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