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昊元 Blizzard 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预科AIVA 2005级硕士预科学生 现就读于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硕士
记者:请先简单谈一下你的学习经历,为什么选择艺术设计专业呢? 顾昊元:本人在国内时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艺术设计系,之前则是个不折不扣地书呆子。也许是呆子做得太久了,所以把自己的兴趣给扔了。但是高中三年终于腻味了无聊的数理化,最后自己决定报考交大的艺术设计系,并且在美术考试时幸运的过了关。从此开始了艺术设计学习之路。
记者:能谈谈你对伯明翰城市的感觉吗? 顾昊元:伯明翰是一个很复杂的城市,你可以说它安静,甚至无聊,也可以活跃甚至火爆,是个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完全不同的城市。不过比起上海拥挤的天空,在这里能每天看着日出日落还是件挺愉快的事情,遍地的渡鸦,海鸥,喜鹊,松鼠也是不错的景色。
记者: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给你最深的一点印象是什么? 顾昊元:自由度,这是我的课程的最大的特点。没有人会告诉你去做什么,除非你自己有个清楚的念头。当然,如果你习惯于被人使唤着干这干那,在这里也许会很郁闷自己不知该干什么。
记者:你现在就读的是什么专业?你最近修读的课程是什么?学习过程中哪个课程的教学方式或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 顾昊元:视觉传达专业。我的课程已经临近尾声。当然我只有一个延续的课程,也没换过导师,所以当然是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了。Chiu Kwong Man,我的导师。有时候很感慨自己为什么选到了一个疯狂的家伙,但是这对我来是有利无害。他的特点是火爆,孩子气,想法不停往外跳和间歇性的俚语。首先他会非常不客气的指出他认为你作品的缺点(很多英国导师似乎会过于gentle,以至于你不知道他们对作品的真实态度),当然对此你可以与他辩论。他似乎更乐于看到你说服他。其次他从来不会就你的作品主题直接给出设计方案,而是由你自己摸索,而他在过程中辅助。最后是他同时担任MA课程的核心课程,设计方法的授课,因此从他那里也学到了不少怎样思维的技巧。
记者:你觉得英国艺术院校的设计教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顾昊元:大量的校外活动,灵活变通和自主思考。
记者:你在留英生活中遇到的最困难的事和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顾昊元:最困难的还是对英国人的工作效率的不适应吧,可能是一贯以来的绅士风度所致。最开心的是在威尔士,爱丁堡两处的野外旅行的时候。
记者:你觉得中国留学生在学习艺术设计中有什么优势和不足之处? 顾昊元: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只是在很大程度上被现有的教育模式扼制了,尤其在设计课程上更是如此,这应该就是我们在这里的机会,当然开始时会不适应。至于优势,看起来老外对我们的文化非常的感兴趣,并且,他们的绘画基础……虽然那不怎么重要,但是的确也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记者:你觉得国内完成的预科AIVA给你在英国的学习有哪些方面的帮助? 顾昊元:作为一个缓冲,或者预热,的确使得我在来到这里时比起许多同学从容许多。毕竟对于将会展开的课程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记者:你将来的职业计划是什么? 顾昊元:只要和设计有关,并没有太大的限制。当然广告和插画是首选。目前准备开始在英国寻找工作。
记者:举出你在英国学会的三件事。 顾昊元:耐心,虽然我的耐心已经不错了 烧菜,技能可以迅速升级 社交
顾昊元作品:


更多文章内容请见: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中国预科专题
|